
崇拜引发爱慕,距离带来持久,禁欲铸就神圣。通过三个关键词的分析,在钟雨和老干部这场看似完美平等的爱情中,其实我们看到的是钟雨,抑或说是作者对传统男性观念的全面继承和表达:对象征男性世界的男性个体的崇拜、对传统女性“爱情-婚姻”命运的艳羡、对男性塑造下无性之爱的推崇……这样的书写无疑没有走出“男-女、阳-阴、刚-柔”的传统两性定位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传统仰视视角。而这种对于爱情的无限制赞美无疑与传统才子佳人、花好月圆式的男性书写无异:寻找爱情,寻找男子汉,其看似鲜明、现代的女性意识之下,其实寻找的不过是又一个当下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唐明皇和杨贵妃、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
那么,在这场爱情中,作为“被崇拜”的老干部的爱情观又是什么呢?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干部这样的话语:
“逢到他看见那些由于‘爱情’而结合的夫妇又因为为‘爱情’而生出无限的烦恼的时候,他便会想:‘谢天谢地,我虽然不是因为爱情而结婚,可是我们生活得和睦、融洽,就像一个人的左膀右臂。’”
“要知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感情原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地方,她并没有伤害另一个人的生活……其实,那男主人公对她也会有感情的。不过为了另一个人的快乐,他们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爱情……”
从这样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干部的爱情观:在他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并非不道德、不幸福或是不应该存在。他满足于现阶段“左膀右臂”般的亲人式的婚姻,他清楚地知道爱情在婚后便会变质,生出无限烦恼。而与此同时,他却肯定并向往爱情。爱情的产生对他而言无可非议,然而他不会为了围城之外的爱情放弃原本的婚姻。
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老干部爱情观中的矛盾之处:他一面称满足于无爱的婚姻,一面却对爱情充满向往;一面对告诉钟雨你不应该非难这样“不道德”的爱情,放任暧昧蔓延,一面却说家庭对我很重要,家庭是爱情的坟墓。
这样的矛盾深层体现出的是老干部冠冕堂皇光环之下赤裸裸的自私与大男子主义。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他却试图在“无爱婚姻”与“无婚爱情”中左右逢源。一如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在《飘》中所描绘的阿希礼对斯嘉丽的默认挑逗和保持距离同时存在,老干部对钟雨抱有的不过是证明自身魅力以及弥补无爱空虚的爱情游戏心态。
“我们曾经相约:让我们互相忘记。”相约忘记亦不过是情场老手在爱情中的男性手腕罢了。这样一个自私的男人怀有着绝对男权本位的爱情观,他用欲擒故纵让这个女人为他死心塌地,以女性禁欲为代价彰显自己的崇高责任,甚至用一个女人的一生来满足自己无爱婚姻的遗憾。
由此可见,在这场看似自由、平等、美好的爱情中,其实钟雨与老干部的地位从未平等。面对作为男性的老干部,钟雨的身份更多的是波伏娃笔下一个纯粹的恋爱的女人。
她仰视他,她的心为他所牵,她的生命甚至因为他才获得光彩与意义。老干部,成为牵动她一颦一笑、喜怒哀乐的情愫所在,成为她生命的全部。而对于老干部呢?他有妻子、有事业,钟雨于他,或许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
然而,此时的张洁并未看到这场爱情中如此的男性本位与不平等。出于对女性爱情命运的全盘认同与推崇,她用爱情的空泛与神圣掩盖了这样的不平等,从而忽视了光环之下,赤裸裸的传统男性观念与触目惊心的女性悲剧。
在《爱》中,老干部,是作为高大、完美典型的“男子汉”形象出现的:他代表着革命、代表着忠贞,他懂爱、懂感恩、有坚守、有思想。同时,老干部这一形象亦是作为一般性出现的。作者以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却以转述珊珊母亲笔记内容的方式再现了钟雨与老干部的爱情故事:作为爱情男主角的老干部其直接话语与行动在小说中完全缺席——读者直接感受到、接触到的只是钟雨的回忆、记录中经历浓缩提炼、甚至重新组合的名为“老干部”虚像,而非姓甚名谁的男性具象。
对老干部如此的虚化处理体现出上文提到的父权社会里,女性以男性为中介,眺望世界的姿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们是深闺中不知世事变迁的局外人,她们通过父亲获得阶级身份,通过丈夫获得存在价值。面对男性,她们报以的是观望世界的态度。男性于她们而言,代表着权利、荣华、阶级,代表着高尚、责任、伟岸。可以说,她们爱上的那个人,已经不是作为涓生、卢嘉川等有血有肉的作为“个人”的男人,而是象征着知识、革命等社会代码的作为“类”的男性。十全十美的老干部,与其说是作为情人而存在,不如说是作为整个男性世界而存在。
这样的两方面特征体现出这一时期的作者面对男性进行文学塑造时矛盾而微妙的心态:一方面,她们无法完全跳脱“天-乾-男-夫-君-阳尊”的传统二元化分与“男人视事业为生命,女人视爱情为生命”的传统女性命运规定。仍对男性抱有引导者、启蒙者的憧憬,对爱情抱有花好月圆的幻想。而另一方面,伴随文革之后“人”的意识的回归,她们亦开始关注女性作为不同于男性的性别存在以及其内心的渴望。文中老干部话语的缺席,除开女性惯性“仰望”的传统思维所致,其也可以看做是新时期女作家对于男性的一次大胆阉割:在这场仪式中,女性反客为主,从“被塑造”到“塑造他人”。作为女性的钟雨在从属于自己的、女性的眼睛里,记录了自己认为的,而非男性认为的海枯石烂。
参考文献
[1]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西蒙·德·波伏瓦(法).第二性Ⅰ、Ⅱ[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