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郑春辉从事木雕艺术二十余年,其作品采用镂空雕、透雕、浮雕及莆田传统精微透雕等雕刻技法,将中国画和中国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意蕴融入到木雕作品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木雕艺术风格。
关键词:郑春辉;木雕;风格
中图分类号:J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026-02郑春辉生于木雕之乡福建省莆田市,儿时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五岁便能用粉笔画出不凡的作品,十七岁跟随民间艺人学习木雕,深得传统木雕之精髓。在长期积累和不断实践中,郑春辉练就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雕刻技艺。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刀法纯粹干净。作品题材涵盖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主要代表作品《故园山水梦中诗》、《诗韵江南》、《家园》、《百鸟朝凤》、《桃花源》、《清平乐》、《故乡》、《庆丰收》、《乡情悠悠》、《百骏图》、《春晓》、《春风又绿江两岸》、《江南春早》、《清明上河图》等等。其中,郑春辉和他的创作团队历经四年多创作的大型香樟木作品《清明上河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其创作木雕作品迄今有九十余件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多幅作品被省级以上的艺术馆、美术馆及博物馆的机构收藏和展出。
一、山水田园,诗情画意
郑春辉创作的木雕作品题材丰富,涵盖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近年来其大胆从莆田传统木雕的雕龙画凤和古典人物慢慢转向山水田园创作,作品意境幽远,充满着诗情画意。郑春辉创作的山水田园作品风格大致可分为自然风景和农家生活两类。其代表作《桃花源》(如图)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的作品,描绘的是人间仙境桃花源的美丽景象。作品中大山矗立,雄伟壮丽的山体纵横交错,起伏叠嶂。郁郁葱葱的草木包裹着整个山体,占据了整幅作品的三分之二,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其刻画的牛群有的在专注的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在山体中涧的树林下缓缓驶来一条船,船头上站立着一人,仰望着上空,仿佛对桃花源这一美好生活充满憧憬与向往。远处的山体下出现了几座农舍,无不给画面增添些生活气息。农舍的屋顶上飘着几朵浮云,似云似烟的由近及远,赏之犹如置此山中遨游,身临其境,予人恬静、闲适之意。此作品采用中国长卷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技法,边走边看,在山阴道上,如在镜中游的感觉。作品中又加入了西学的透视关系,增添了较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其构图严谨,结构合理,整幅作品传达出自然、流美之意。另一类是描绘现代农家的生活场景,具有现代生活气息。郑春辉创作的山水田园作品中常常会出现梯田、榕树、三合院、甘蔗林、稻田等景物,这些创作素材都是对儿时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眷恋,可以看出其对家乡山水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农家风情作品描绘的多是闽地的乡村山水田园景色,将闽地传统的村落刻画的淋漓尽致,表现农家生活的情景充满着温馨和恬适,远处的高山,退为背景,刻画得较少,层次分明。梯田中耕作的农民俯身在劳作,有插秧的,有犁地的,用这样的细节来歌颂闽地劳动人民勤劳奉献的精神。由此可见,郑春辉在继承传统木雕风格的同时,又另辟蹊径,笔墨当随时代,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特征。欣赏这类作品让人倍感亲切,把观者引入画卷中。正如一位台湾客商所说:“观郑春辉此类作品,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涌上了心头,令人不禁怀旧。”。
二、依物象形,巧思成趣
多年来,郑春辉一直思索和探究如何利用每一块木材原本所具有的形状美和色泽美,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相结合。木材本身就具有天然纹理之美,其给人古拙、古朴之感。郑春辉善于把握木头本身自然天成的特点,赋予其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作品《江月不随流水去》(如图)构思巧妙,结构合理,造型独特,富有创意。作者大量保留木材原本的形状、形态,只经稍微几刀雕琢,赋予作品生动活泼的画面。此作品描绘月亮映入流淌的江水中,猴子们想从江水中去捞起月亮,精细地表现出挂在树干上的三只猴子,一只猴子翘首张望,另一只猴子使劲地拖住奋力在水面上捞月的同伴。郑春辉形象地雕刻出猴子活泼机灵的神态,细腻地表现出猴子根根分明的细毛,通过猴子的细毛,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出猴子内在的骨骼结构,这无不表现出郑春辉对动物造型结构的深入理解。观其作品《赤壁赋》,郑春辉巧妙利用木材本身形状、色泽所具有的独特之美,稍经加工,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作品特定含义,展现出赤壁之战当时的场景。此作品郑春辉花了大量心血,几经思索和研究,画了大量的设计图稿,最终才定为此稿,这无疑体现出了郑春辉对木雕艺术的执着追求,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其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此作品在雕刻上似乎没有下过太多的功夫,但在构思上别具匠心。正如罗丹所言:“美丽的风景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的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的思想……你看一看艺术家的杰作吧!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品在宇宙中得到的启发的思想和意图。”作品虽简练、简单,但又不失神采、气韵,传达出大气磅礴、波澜壮阔效果。此作品能使读者引起想象和联想,把观者引入当时战争的情形,使观者产生共鸣,予人悲观、壮丽之感。
三、技艺精湛,精雕细琢
郑春辉在长期坚持和不断深化的技艺中练就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雕刻语言。其刀法纯粹,干净有力,线条流畅华美且刚柔相济,集浮雕、镂空雕,透雕,精微细雕为一体,可以发现其自家面貌已经形成。郑春辉在熟练掌握传统的木雕风格基础上,时常不满足既得的成就,不断求新求变,终于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郑春辉创作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是世界上最长的木雕,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北宋画家张择端所描绘的《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表现了北宋都成汴京的繁荣景象,共描写人物五百五十多人,牛、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余乘,船只二十余艘及各式店铺民房。郑春辉对此画进行二次创作,雕刻较为费工费时,对雕刻技艺的要求也十分苛刻。郑春辉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将设计好的图样画在木料上,然后逐层剔地,使之形成立体或半立体的效果。深浮雕用于塑造大体轮廓,在视觉上立体感很强,错落有致,在局部细节中运用镂空雕,透雕等技法。作品内容丰富多彩,画中的景物、人物虽繁琐、复杂,作者却能表现得惟妙惟肖,欣赏者无不被其鬼斧神工的技艺所打动。郑春辉和他的创作团队历经四年才完成,作品展现出宏伟壮丽,大气磅礴之势。其构图合理、巧妙,结构严谨、密丽,情节跌宕有序,雕工细腻且精致,刀法灵活且多变。郑春辉采用精微细雕的手法,依照中国山水画的写意笔法,把平面的山水画转化成立体的形式,使整幅作品生动逼真,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作者在材料形象和空间的处理上显得收放自如,画作中的人物、动物、树木、茅屋都是按照比例来构图,运用微雕刻画得极其细致,在树木的雕刻处理上则应用中国写意画的表现手法,显得较为粗狂。在处理人物和动物时则采用中国工笔画的表现手法,把人物、动物表现的神情各异。郑春辉通过刀法的强弱来表现木雕的凹凸之感,使画面重点突出,内容丰富且生动。
四、结语
郑春辉经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雕刻形式语言,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创作的山水田园作品,具有中国画的特点,作品如诗境一般,意境幽远。作品依造木材原本千姿百态的特点,依物象形,把木材原本的形状、色泽表现的淋漓尽致。郑春辉的雕刻技术继承发展了莆田木雕的传统技艺,技法娴熟,刀法灵利,造型风格多样。其作品无不散发出清新俊雅之意,赏之予人神怡,品之令人神思。
参考文献:
[1]郑春辉.郑春辉木雕艺术[M].福州:海峡书局,2013.1.
[2]苏六河.沉香之美[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4.
[3]张正忠.田园山水画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7.
[4]徐华铛.木雕动物表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
[5]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莆田市档案馆.守望与传承[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8.
[6]吴志跃.传承与守望—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8,10.
[7]苗红磊.木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