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故乡:梦开始和回归的地方

时间:2014-08-15 13:3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周荣 点击:

  摘 要:常跃强是国家一级作家,其作品主要是以散文为主,以描写故乡莘县的人和事,以及对故乡的回忆。莘县处于中原和齐鲁的交界,这也就决定了莘县这一片土地所独有的特色,那便是兼具中原文化和鲁文化。常跃强的散文化在表现故乡自然人文的时候,体现了莘县特有的文化交织和特性。

  关键词:莘县;乡土文学;中原文化;鲁文化

  中图分类号:I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012-01常跃强是莘县人,作为国家一级作家他描写了很多关于家乡的散文,通过散文的描写我们能够看到原来的莘县和现在的莘县,这种历史的变迁在他的笔下得到清晰的展现。散文中的语言独具莘县特色,并具自由,随心,放松,轻快,宽大,畅达,不惧不忧。也许回忆故乡是每个散文家必须的任务,在他的笔下故乡到处充满了可爱和清新,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时间给每个异乡人所上的课:家乡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莘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兼具中原文化和鲁文化,这种文化特色在常跃强的散文里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并将莘县文化全面的展现了出来,有利于读者接触独具特色的莘县文化。

  作为散文家,常跃强的语言独具气韵,而且兼具莘县方言的魅力。不可否认,常跃强散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词汇,这是对家乡语言的留恋,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他的这种语言风格在多个作品中有所呈现,例如在《鹌鹑王》《乡间风语》《一把黄油纸伞》《故乡的灯节》《沧桑风雨说燕塔》等作品中,其中尤以《鹌鹑王》中的表现最为显著。在《鹌鹑王》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如“腚蛋”“妈妈”“骨锥锥”“东拐子”等,这类情况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大量的出现。方言的使用可以很好的体现作家故乡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宣传了作者的故乡。即使是一句最为简单的话语便可以和其他人区别开来,这就是家乡的特质。

  常跃强的散文有大量回忆自己亲人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主旨是为了追忆亲人,同时也感化了读者。这类文章有《鹌鹑王》《淡淡的深情》《一把黄油纸伞》等,在这之中,通过作者细细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和祖父的思念。《谈谈的深情》一文述说的是真挚的母爱。作者常跃强用“淡淡深情”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全文,为自己的母亲写出了一首朴实而感人的颂歌,表现了一位东方农村妇女外拙而内秀的美德。文章的题目是《淡淡的深情》,既是“淡淡”又是“深情”,看似矛盾,却隐藏了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在母亲的内心,蕴藏着多美深切的母爱,而她却不让自己的这种情感流露出来。母亲对儿子深藏于内心的爱是谁也不能相比的。由此看来,“淡淡的深情”明明白白,实实在在。作者没有刻意加工,没有绮词丽语,但其中真挚的感情却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除了对亲人的描写之外,常跃强还有对莘县历史变迁的描写。例如在《沧桑风雨说燕塔》中,作者将莘县燕塔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出来,对于我们这些80,90后的莘县人来说无疑是上了一堂历史课。作品具体阐述了燕塔兴建的年代,什么时代进行了整修,什么时候被摧毁,什么时代又进行了新建……表面是在一个历史文物的变迁史,实则是在写一代人的回忆,以及作为回忆的对象在作为异乡人的莘县人心中所占有的份量,也是对莘县的深切怀念。作者借用对燕塔的怀念深切表达对故乡莘县的思念之情,无论故乡如何的变化,终要回去看一看的,就算离故乡再遥远,只要始终心系故乡,故乡的每一刻的变化都会传到耳中。

  莘县地处山东省和河南省的交界处,常跃强作为莘县的一名作家,身上一定会有莘县的文化特质,这便是中原文化与鲁文化的交汇。莘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就决定了莘县文化既不是完全的鲁文化也不是纯正的中原文化,而是两者的结合。钱穆曾说:中国的文化中保持最好的是山东人。傅斯年也有西移东夷说。这两者的结合便说明了莘县文化是有很强劲的文化根底的。鲁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各种体制中表现出礼乐制度对文化的影响,那么文化肯定也会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使莘县文化中有更多理性的东西,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总是能够超越感性。莘县人具有了这种鲁文化的根基,则趋于理性,而不会莽撞从事。中原文化则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及生命力强等特征,中原文化的所在地是河南。同时中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中原文化强大的支撑到现在,并将一直延续下去,这也就是中原文化的生命力极其的强盛。莘县在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下使得她具有了中原文化和鲁文化的交融点,既具有了鲁文化的理性,又具有了中原文化灵活和包容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常跃强的文学创作也就兼具了两种文化的特性,这也就和其他文化和作家区别开来,其作品中也就具有了理性和灵活的交融,这样的作品更有可读性。

  作为一名乡土文学的作家,常跃强在作品展现了其真实的一面,也传达了他家乡的特定乡土历史文化,包括特殊乡村习俗、地域风情、时代特征及人文理性等的民族文学形态。作为两种文化的交融者,他又将莘县文化所特有的特质表现了出来,无论是中原文化还是鲁文化,都有它所融合在一起的基质,这种交融在作品中集中表现在作者思维的转变和构思的完整性。作品在表现我们所熟知事物时让我们感动,撞人心扉,启人心志,令人感同身受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了解人生,这就是北大核心期刊文学存在的最大价值。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