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古代小说中猿猴抢婚故事流变及其思想特征

时间:2014-08-15 11:5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刘伟 点击:

  摘 要:猿猴抢婚故事由来已久,从魏晋时期文人的志怪小说到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其故事一直流传不绝,并且在流变过程中又包含了许多思想,包括早期图腾崇拜思想与宗教思想。

  关键词:猿猴抢婚;故事流变;图腾崇拜;宗教

  中图分类号:I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006-01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古就流传了许多神话、传说或志怪故事,其中一类关于猿猴的作品颇为有趣。在大量猿猴故事中,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母题是“猿猴抢婚”,它经历了从民间神话传说到后来文人创作,故事婉转多变,那么在我国古代小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其中又孕育了怎样的思想?

  一、猿猴抢婚故事流变

  猿猴抢婚故事见于文人笔端颇早,早在西汉焦延寿《易林》卷1《坤》之《剥》中就有记载:“南山大玃,盗我媚妾。怯不敢逐,退而度宿。”这里的“玃”即是猿猴之意。猿猴抢婚故事有两种类型——“盗妇型”与“劫夫型”,基本又以前者居多。

  时至魏晋时期,猿猴抢婚故事开始完备,其中,西晋张华《博物志》中的记载是中国关于这一故事较早的相对完整的文本叙述,它曲折地反映了汉晋时期生活在蜀南地区羌族的猿猴图腾崇拜及抢婚等社会习俗,将在下文论述。东晋干宝《搜神记》卷12亦载此事,大致与《博物志》同。

  唐代笔记小说和传奇小说的兴起与流行为猿猴抢婚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较早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卷16《毛篇》载之较简:“猳国,蜀西南高山上有物如猴状,长七尺,名猳国,一曰马化。好窃人妻,多时形皆类之,尽姓杨,蜀中姓杨者往往玃爪。”其后唐代著名传奇《补江总白猿传》进一步发展,吸收了我国古代有关白猿的传说,这除了表现出古人对猿猴的崇拜之外,还有道教的成仙思想于其中,因为在古人看来,白猿不仅善变,而且十分长寿,“五百岁渐成黄而为雌,又数百岁方变为白。”

  宋代《太平广记》、《太平寰宇记》、《路史》等作品中皆有记载猿猴抢婚故事,小说形态各异,有简有祥,多彩生姿;宋以后作品神仙色彩削弱,其因主要是当时儒、释、道三家的合流使得道教神仙思想发生变化,由对缥缈仙境的追求转向对人生现实苦难的慰藉和拯救,具有较多的现世色彩。如明代《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即是一例。

  二、猿猴抢婚故事思想特征

  随着猿猴抢婚故事在文人手中的流变,不免就赋予其各种思想性。总来的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古代图腾崇拜思想

  关于这种思想在《博物志》中就有体现。它反映的是古代的一种图腾崇拜,据考证,是羌族的猿猴崇拜。蜀南羌族猿猴崇拜由来已久,《北史·党项传》记载曰:“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中有宕昌、白狼,皆自称猕猴种。”《博物志》中有言“皆以杨为姓”,显然这是个关于种族起源的传说,并且具有鲜明的图腾崇拜色彩。其他文献如《搜神记》中作“蜀中西南高山之上”;《酉阳杂俎》记为“蜀西南高山上”;《太平寰宇记》中为“蜀中西南高山”等,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此故事应出自蜀西南及南部山区,而在汉魏时期,这一带正是羌人的聚居地,所以说其是羌族猿猴崇拜是无疑的。

  羌族自古即有抢婚风俗,《新唐书·吐谷浑传》曰:“婚礼,富家厚纳聘,贫者窃妻去。”这种习俗一直延伸到解放前夕,据资料《羌族思想史资料汇集》中记载:“男方向女方求婚,若女方不愿或女方父母不答应的,男方就约青年友好乘女方在外劳动时将其抢回家去成婚。”可见,生活在蜀南地区的羌族原本就有猿猴崇拜思想,加上一直流传的抢婚习俗,于是造就了早期志怪小说《博物志》、《搜神记》中的猿猴抢婚故事。

  (二)宗教思想

  其宗教思想主要是道教思想,这在唐以后小说中尤为明显。

  首先,关于猿猴抢婚中猴子的形象,唐代的《补江总白猿传》、《欧阳纥》,明代《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中皆描写为“白猿”,这带有明显的道教色彩。道教追求产生,道教里出现的神仙往往是白眉白发,柔长飘逸,器宇轩昂,这与白猿的浑身白色不谋而合,更甚者,白猿是被当做长寿的象征。

  其次,关于被抢女子。她们被抢时往往带有神秘性,如《欧阳纥》载曰:“守者怠而假寐,忽若有物惊悟者,即己失妻矣。关扃如故,莫知所出。”在男子不知不觉中妻子即被窃走,与道教“来去无踪,羽化成仙”相映成趣。此外,关于被抢女子的救助方式上,也愈来愈呈现出道教色彩。在《欧阳纥》中杀猿救妇之人尚为欧阳纥本人,“随着妖猴非凡神功的强化,斩杀妖猴的力量也一步步宗教化,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的得道高僧对猿也无法可施,只能借张如春之口道出:“我闻申公平日只怕紫阳真君”,于是只好苦等三年,请紫阳真人率神将论文答辩其降伏。紫阳真人即道教神人,尊道倾向还是十分明显的。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8.

  [2]江畲经.历代笔记小说选[M].上海:上海书店,1983.

  [3](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