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加拿大华文女作家张翎是一个具有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擅长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来书写女性故事,以她柔软敏感的触角去触摸历史风云下女性的悲怆。本从即选取其中篇小说《雁过藻溪》,试从女性象征意象、困境中的女性心理以及历史风云下的女性之痛这三个方面来解读《雁过藻溪》中的女性书写。
关键词:女性悲歌《雁过藻溪》女性书写张翎
英国女性主义作家伍尔芙说过,男女之间“本质的区别并不在于男人描写战争而女人描写生孩子这一事实,而在于每一性别的作者皆表现自身”{1},西方女性主义提倡的这一女性书写理论,在加拿大华裔作家张翎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被誉为“北美地区新移民文学的扛鼎作家”{2}的张翎是一个具有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这不仅表现在张翎特别擅长写女性故事,而且还表现在她独特的女性视角的选择,对女性性别内涵的个性理解以及柔美的、抒情的女性笔调。张翎用她那敏感的触角、细腻的语言触摸着历史风云下一个个女性的疼痛,这种疼痛体现在女性的历史命运里,散落在她们爱情、婚姻、亲情的各个角落里,最后她们穿越疼痛,振翅飞翔,在执着的追寻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雁过藻溪》这部中篇小说正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雁过藻溪》曾被加拿大《星岛日报》称作“是张翎最新一轮文学井喷中的首篇,在此之前,张翎的小说已经因文学性极强而引起专家关注,而《雁过藻溪》在此基础上,更向中国历史的纵深挺进,主题厚重,在她的创作道路上向前迈出一大步”{3}。然而,应该引起读者关注的绝不仅仅是主题的厚重。本文试图从这部小说中女性的象征意象、细腻婉约的女性语言、女性命运的温情书写以及寻找后的精神归乡这四个方面来解读《雁过藻溪》中的女性书写。
一、女性的象征意象——“藻溪”
张翎的小说大多是讲女人的故事,对女性命运的书写构成了张翎小说一条鲜明的主线。而以“藻溪”为代表的水意象,则在女性命运的展示中充当了重要的介质作用。海外华文评论家陈瑞琳曾把她比作“水做的女儿”{4},很多女性的故事都是在“藻溪”边展开,女性的命运总是与故乡的历史相连,“藻溪”成为女性命运的转折点,成为历史沧桑的象征物,如《邮购新娘》《空巢》等。《雁过藻溪》中末雁的母亲当年从藻溪边赤脚逃出了留给她伤痛的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而回乡安放母亲骨灰的末雁,在对故乡藻溪的历史溯源中找到了母女情感隔阂的答案,探究了母亲在政治历史冲击下的坎坷命运。
水是生命之源,由此引申而来的水,就具有了母亲般的滋养和哺育的意味。小说在“题记”里写道:“谨将此书献给母亲和那条母亲的河”{5},这一“题记”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在张翎看来,“藻溪”这条颇具诗意的河流,这条激发张翎创作灵感与哲思的“母亲河”,已经不仅仅是一条独立的河流和单一的水体,而是生命的源头、传承文明与文化的载体。
以“藻溪”为代表的故乡, 自然、恬淡、宁静,她如同哺育了儿女的母亲,在儿女的心中构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向心力,成为诸多女性寻求安慰和归宿的精神家园。《雁过藻溪》中末雁远离故土,婚姻触礁,与女儿关系隔阂,身心疲惫的她重回故土寻找精神根脉,“在那个叫藻溪的狭小世界里,她遭遇了她的大世界里所不曾遭遇过的东西”{6},最终她在藻溪边重新找到了自我,消解了横亘在母女间几十年的恩怨和隔阂,也透悟了人生。文本中“藻溪”的潺潺流水贯穿首尾,历史、女性、河流互渗互动,不仅有末雁与百川“水与火的缠绵”,也有母女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与误解,还有汉斯来信中穿插的索罗《沃登湖上》的一些片段,以水的安然和谐之境,抚慰现代人浮躁喧嚣的“内宇宙”。在张翎笔下,水的柔美、沉静与女性柔弱、不屈、顽强的个性结合在一起,两者形成了文化层面的呼应。张翎借助于对水的形态的把握洞悉生命的内在意蕴,把女性比喻成各种形态的水。水和人互喻,生动诠释了女性的精神品格,为小说增添了神韵。
以“藻溪”为代表的水意象既体现出“江南地域文化对创作主体的创作影响”,又“显示出审美主体借助水叙事,渴望表达更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的殷切”{7},最终把水作为构建第三地空间的具体表征物,正如论者所言:“独特的故乡水意象的选取与展现更体现了女性作家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柔婉的内心,使作品具有飘逸、灵动的阴柔之美,表现出明显的女性色彩与女性风格。”{8}
二、困境中的女性心理
张翎写得较多、写得最好的,是女性的心理空间,尤其是困境中的女性心理。她笔下的人物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必须有一颗敏感的心。因此,张翎的故事首先都是关于心灵的故事。她笔下最常见的是那种离异独居的单身女性,往往是身处此地的困境,而心灵却在向往着更远处的一个完满。这种特殊而又暧昧的身份,无疑为张翎带来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张翎经常以人物的婚恋为中心,在各种事变的聚焦之下来透视她们的心理。这一方面显示了她的女儿本色,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她捕捉细腻感觉的能力。
《雁过藻溪》中的末雁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留学加拿大的知识女性,具有非凡的聪明智慧,事业上完全能独当一面,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却异常的天真无能,在国外与丈夫“毫无理由”地离婚之后,返乡送母亲回祖坟安葬,这一次藻溪之行却成了一场发掘自我的旅程,她发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自身身世的惊天秘密,还经历了错失在青春岁月里的成熟过程,有对自身潜藏的欲望的渴望、对母爱的顿悟,还有在爱情婚姻方面的感悟。小说通过描写她对越明的恼怒、失去汉斯的悲痛以及对百川的欲望,显示出了女主人公的寂寞心理。总之,“在那个叫藻溪的狭小世界里,她遭遇了她的大世界里所不曾遭遇过的东西。”{9}就探索女性心理的多重可能性而言,这部小说是很成功的。
在末雁无奈的慨叹背后,我们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张爱玲那“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不过,张爱玲式的无奈、绝望和悲凉,在张翎这里应当不是本意。张翎小说中的人物总会在此时此地遭遇困境,也总有命运无常的感慨,但她们仍然极力寻找沟通和慰藉,在彼时彼地寻找到绝望之后的希望、苦难之后的慰藉。文中的末雁虽然遭受失母、离婚的多重打击,但从来没有关闭心灵的窗扉,这点从她和汉斯、百川的心灵对话中可以读出。
三、历史风云下的女性之痛
有论者指出:“张翎最擅长在‘风月’里融进‘风云’。从《望月》到《交错的彼岸》,再到《邮购新娘》,几乎都是一部中国现代史的别样演绎。”{10}确实,张翎的小说常常于虚构中包孕着时代风云、历史沧桑。然而,中篇小说《雁过藻溪》则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雁过藻溪》中有着土改运动的影子,往日的乡亲们被阶级仇恨膨胀了自己的恨和欲望,对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展现了狰狞的面容,张翎仿佛故意不去聚焦昨日那些汹涌激荡的宏大事件,但透过平静的文字看到深处,穿过那被兽性喘息淹没的地主宅院时,我们仍能感受到土改时期被放大到极致的人性之恶。但这也仅仅是作为张翎笔下女性人物命运发展的背景而存在的。
张翎说过女人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与历史无言的抗争。《雁过藻溪》中,张翎正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她试图通过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和聚散离合,挖掘女性内心,揭示被遮蔽的女性命运,使历史因为有女性的存在和参与而显得真实和丰厚。触摸和感受历史风云变幻中三代女性的悲怆,表现出了作者充分的女性自觉意识。
母亲黄信月,少女时代无端地被卷入土改政治斗争的漩涡中,经受了丧失人性的折磨、羞辱。她逃出火坑,沉默寡言了一辈子,至死也不敢吐露女儿的身世之谜。对于一个母亲、一个女人,这样屈辱而难以启齿的一生,她内心的煎熬该是多么难以忍受和痛苦,何况自己的亲生女儿,一直抱怨于她,始终不能给予教育论文理解、谅解,更使她至死都难以瞑目。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