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自2003年建系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了华南地区舞蹈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与平台。十年来的舞蹈学科建设,使得舞蹈系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配备、招生就业、教学研究、艺术实践、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走在华南地区同类院校的前列。实实在在为广东省舞蹈高等教育、岭南舞蹈文化发展以及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贡献了一份力量。作为一名伴随着舞蹈系成长,看着它从点滴发展起来的一线青年教师,并带着真挚的感情书写这十年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舞蹈系 舞蹈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一、前 言
星海音乐学院位于岭南文化中心——广州,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本科高等音乐专业学府。55年筚路蓝缕,55年薪火相传。星海音乐学院始终以培养高素质音乐、舞蹈人才为己任,弘扬“冼星海精神”,传承岭南音乐、舞蹈文化,践行“求真、尚美、崇德、敬业”的校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优良,形成了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在华南地区有着绝对的办学优势。主动承担了整个华南地区音乐舞蹈理论研究与表演实践的“领衔”重任,引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音乐教育、音乐研究与音乐创作的发展。
学院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艺术教育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促进专业的交叉发展,大力发展与广东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学院现设有音乐学系、作曲系、现代音乐系、声乐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音乐教育系、艺术管理系、流行音乐系、舞蹈系、乐器工艺教研室、基础部和研究生部等14个系(部、室)遵循全国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的原则,积极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近几年,学院以音乐学省级A类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专业的交叉发展,培养学科专业新增长点,拓宽专业方向,提升新办专业方向的办学质量,促进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化。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立足广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音乐与舞蹈教育中心,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并对学院的办学给予高度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需求。我院于2003年在社会音乐系舞蹈班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舞蹈系。并于,同年招收了第一批舞蹈专业本科生,成为了华南地区创办舞蹈专业较早的高等艺术院校之一。在首任系主任:梁朗行副教授(原广东舞蹈学校副校长)的带领下发展成为在广东地区同类别艺术院校中具有领先水平的院系。舞蹈系作为省级艺术院校的教育平台,在往后的深入发展中将运用何种方式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这次恰逢舞蹈系建系十周年以及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组的要求做此项调研工作。也正好借此次机会为舞蹈系做一次相应的回顾性调研。以便我们弄清往后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为广东舞蹈高等教育事业如何更好的、合理的发展出谋划策。以下是笔者对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过去十年发展历程所作的汇总报告。将分别从舞蹈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生源、人才培养、就业情况、办学特色、舞蹈教学资源合作等八个方面来进行材料总结。
二、办学历程及发展现状
(一)专业设置
舞蹈系成立于2003年,经过10年的发展,舞蹈系已形成本科、研究生相衔接的办学层次,形成了教学、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四位一体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本科设舞蹈学专业,两个方向——舞蹈表演与教育、舞蹈与音乐专业,学制四年;研究生设舞蹈编导专业,学制三年。
舞蹈系从2003年起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招收首届本科班时专业名称为“舞蹈学”。由于一些原因从2005年招生时专业名称改为“舞蹈表演与舞蹈教育”。2009年起在对已往毕业学生工作情况回访及社会用人需求的认识上,于2009年和2010年做过两次专业名称调整。2009年招生专业名称定为“舞蹈表演与理论”和“舞蹈教育与管理”专业。2010年招生专业名称定为“舞蹈表演与教育”和“舞蹈与音乐”专业。沿用至今。
(二)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原则,推行了为培养多层次、多规格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的一整套改革措施,取得明显的成效。如推行学分制并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涵盖整个音乐、舞蹈学科所有专业方向的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理论、公共基础课与选修课,形成了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以专业基础理论与人文课程为基础、以艺术实践为辅助的多层次课程设置体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意及时吸收当前国内外音乐、舞蹈文化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灵活多样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从而大大地提高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①
作为一所专业艺术院校,其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与丰富,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根本利益,这也要求我们在课程的安排上需深思熟虑。就本系现行的课程安排,基本上解决了教学要求。按照当下的实际情况,本系遵循的是多而博,少而精的设置方式。整个教学计划运行表分为三个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它们组成了舞蹈系基础教学的构架。同时,在所有专业舞蹈课程之外每学期相应的会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系里进行讲学与授课。特别是学院在音乐知识以及实践等方面与舞蹈系有许多的交叉合作与衔接。艺术的交融与合作,学科的交叉与合作,教育教学方式的探讨与合作,都是舞蹈课程本体发展的有力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所学内容上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已满足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三)人才培养
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系在不断调整专业结构的同时,逐步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先后三次全面修订和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三类课程进行优化,并加大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整合相关课程,构建以学科课程、人本课程与社会课程三位一体的创新型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方案在突出音乐与舞蹈学科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将“适应社会发展”作为主体性结构内容纳入整体课程体系,突出其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有利于社会文化发展对各类艺术人才的需要。
按照现行的目标是培养以舞蹈为主音乐为辅的专门人才,主要的培养定位是为文化系统的各级舞蹈专业团体、群众艺术馆、企事业单位艺术团和教育系统的各级学校(大、中、小学)等输送专门人才。这些只是一个既定的目标,因为具体合适的培养方式还需要社会的考验,也需要时间来积累相应的经验。而怎么样在社会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我们更加具体的思考与判断。
如何在大学四年中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综合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是我们思考的关键问题。因为,这直接考验着舞蹈系人才培养方式的合理性与社会适用性。毕竟,实用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经过八届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认为舞蹈系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华南舞蹈就业市场的需要是可行和保险的!我们急于思考的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稳扎稳打的继续发展下去做好做稳这项事业。
我们非常明白舞蹈系在舞蹈高等教育事业这条产业链上所处的位子。金字塔上的人毕竟是少数,塔基厚实了才有塔尖的光芒。培养舞蹈事业的基础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舞蹈系培养人才的出路就是在舞蹈专门化与普及化的范畴之间找到平衡。是要区别于中央院校所培养的高、精、尖型的舞蹈人才,而我们所需要培养的就是懂得实践操作、能跳、能编、能教的普及型专业人才。是适用于广东本土艺术环境的综合型的舞蹈高端人才。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