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论中国大众误解“低碳生活”概念的原因(2)

时间:2014-08-05 11:21 来源:发表吧 作者:仰民 点击:

  就实际情况来看,一部分老百姓之所以认为 “低碳生活”是个“洋玩意儿”,是因为在现在各种媒体上所讲的“低碳”都是与“减排”、“环保”相关的一大堆数字或理论。这相当于在为一位大妈开健康讲座时,您非要用“肾上腺素”之类的医学术语为之讲解,想必她自然会认为“低碳生活”与之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格格不入。其实“低碳生活”这个概念与中国的老百姓距离并不遥远。

  一方面,如果从中国的传统世界观、哲学观来看,“低碳生活”其实与中国传统中的“天人合一”如出一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世界的描绘中,天在上、地在下、周围为四方,人在当中。如若详细描述,人在当中还不仅仅是一个方位上的概念,就拿“五行”理论举例,四方分为“金”、“木”、“水”、“火”,而中央的“土”正好将组成世界的“五行”结成了一个整体。这恰恰说明了,中国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共生共存、相生相克的逻辑整体,人必须尊崇自然、顺应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正是这个道理。而“低碳生活”其实强调的正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以牺牲和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代价,应该将人类与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发展的整体来考量。从此出发点不难看出,实则在理论原点上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语境的观念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再一方面,从“低碳生活”的方式特征来看,无论是“节能”也好还是“减排”也罢,实则离中国老百姓传统的生活观念是非常之近的,它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省”字。具体而言,当我们将“低碳生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就是希望大家做到诸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可以吸潮”;“面膜纸可以用它擦首饰、擦家具”;“茶叶渣晒干做枕头,不仅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尽量不使用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等等。想必,当把这些内容一一描述出来,就算是一个再为传统的老者,也能明白“低碳生活”到底指的是什么。因为,这些都是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持家”息息相通的内容。

  所以,其实“低碳生活”这个概念对于中国百姓不仅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还是一个极为熟悉、极为亲切的生活方式。因而它不但不是一个“舶来品”,更是一个具有浓厚“本土气息”的“老话题”。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难以接受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宣传与倡导的过程中,忽略了说“实话”、讲“实事”的“实事求是”传统,致使如此一个现实而又具体的主张变得“接不到地气”……。

  最后,“低碳生活”是新一轮“西方列强”的“文化殖民”?还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历过百年国耻的民族而言,在这个问题上的抵触心理,是基于中国老百姓民族自尊心的反作用下而产生的排斥心理。可以说它是“低碳生活”在大众层面难以被接受的深层原因。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大众倾向判断其为“新殖民主义”,其实是有一定历史和时代原因存在的。不可回避,对于这样一个由西方社会“首举义旗”的概念而言,其中强势文化的色彩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这个以“西方”掌握话语权的时代里,时代主流理论在立场、理念、观念上的强制性色彩,更是无需再作出任何自欺欺人的辩解。所以有些学者会发出,“低碳生活”概念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不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经济压迫的论调。而当这种论调与民族主义情愫、历史事实相结合后,便自然而然地会出现排斥“低碳生活”的意识。其实其本质是民族意识对西方主流意识的抵抗。

  那么,我们是否就应该无视“低碳生活”——这种时代潮流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在当今这个时代,虽然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价值体系”是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主导,但是我们更不能忽略,时至今日的地球早已不是过往时代中那个“各自为政”、“天各一方”的世界格局。由于国与国之间错综发杂的利益关系,早已使得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与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政体的国家或民族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虽然“西方价值体系”是目前人类价值体系的核心取向,可是当我们适当跳出民族主义思维模式的限制,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一时代价值取向时,不难发现,这种看似点状或集团化的价值取向,实际形成了一个放射性的逻辑结构,它内部的关系形成犹如“蝴蝶效应”式的、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逻辑系统,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体实际情况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低碳生活”的概念虽然在其产生及推广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具有以“西方价值体系”马首是瞻的色彩,但从宏观视角来看,在其理论前行的发展指向上,的确也是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中华民族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它更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排斥当今时代的主流思想,势必会造成中国走回到“闭关自守”的老路上,使我们缺席于走向文明、进步的时代专列。

  综合以上三方面内容,可以看出,中国百姓之所以对“低碳生活”观念有诸多误解,主要是由于在我们倡导这种观念的同时,在意识形态引导上、宣传与推广方式上、理论的读解与转译上,缺乏与中国本土文化、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适当的结合、转化与融合,致使概念出现一种强制性、理论化、条约化的僵化特征,使其不但缺失了“低碳生活”概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情制宜的原有特点和初衷,更掩盖了“低碳生活”概念其自身的宏观性与全局性,导致普通大众并不能理解“低碳生活”与其日常生活、切身幸福、自身发展的紧密关系。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