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汇泉广场设计中的问题总结
(1)中轴线景观变化不足,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情绪。
(2)座椅数量不能满足人流较多时的需要。
(3)缺少将当地文化的融入.
(4)广场空间“开阔有余,围合不足”
(5)没有给旅游者——一个很大的使用者人群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三、对未来城市广场设计的建议
(一)深入分析广场文化背景和周边环境
城市广场是个相遇的地方,是集中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小岛,是稀少的精神空处中的文化地带。没有文化的广场,就像一个没有演员的舞台,是文化赋予广场以生命。所以在进行城市广场设计之前,对其背景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了解其文化背景和周边环境,根据当地居民和游客需求进行广场设计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所使用。如汇泉广场可以将“海文化”融入其中,因为是大海孕育了青岛,也正是青岛的存在让这片海域更加迷人。汇泉广场又是青岛占地面积最大的广场,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只有对广场进行充分的实际考察,才能设计出适合青岛的广场,才能充分展示青岛海洋文化的魅力。
(二)对城市广场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
城市广场可被对照为工作区域的对立物,它就如同伊甸园,在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纯净和率真,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我们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愉悦。然而在不同条件下,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需求影响着城市广场设计的空间规模和划分。
广场空间的大小并非简单的面积问题,它受活动内容、结构布局、视觉关系、光照、条件、空间围合、周边建筑等诸多因素共同制约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对比衬托有关。设计者可以利用点、线、面结合对广场内部空间环境进行塑造,立体结合的广场绿化,水景,保证广场具有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为使广场空间具有层次性,常利用地面高差,绿化,建筑小品,铺地色彩,图案等多种空间限定手法对内部空间作第二次、三次限定,以满足广场内从集会、庆典、表演等聚集活动到较私密性的情侣,朋友交谈等的空间要求。因此,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要有适当的围合感,一定的向心力和独特的凝聚性,从而充分发挥广场的社会交往空间功能。
(三)根据使用者需求组建城市广场的脉络
城市广场和路径表现了两种相反的生活方式:一个是定点的,另一个是游牧的,对于到场和运动来说,它们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物质存在方式。场所形成于人、设施、货物、体验、想法、情感所经路径的地点位置,而路径就像是人身上的脉络,连接着各个场所并实现它的功能。所以在设计中,需要根据路径纵横交织的特点和作用,使其贯穿于城市广场的各个节点。设计者可以依据人流量的不同,对道路进行主次划分。
借助于对脚底和眼睛来说都很明显的铺面变化,例如从人行道铺装过度到砖面能够把广场界定为单独的空间,同时又不妨碍进入。不同材质、形式和颜色的道路铺装,使游人有一种不断变幻的感觉,从而对广场充满好奇,用心来体验耐人寻味的风景。
场所的丰富来自于相遇。十字路口是场所的一个标识,神话的、魔幻般的十字路口为路径创造确定了方向,所以标识在广场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标识不仅具有引导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广场所在地的文化进行宣传。由于其标识功能的可识别性,所在标识应被置于易发现的地方,且所指示的内容要清晰和易识别。
(四)充分利用广场使用状况评价的信息反馈
它们如何被利用,那些地方成功了,以及那些要素受到忽视。这种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成为使用状况评价。这种研究可以为设计者提供相似空间使用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反过来又可以加深设计人员的认识并最终完善设计。
如何促进那些确实存在于许多人生活之中并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户外空间。使用状况评价导则可以为明天城市广场的建设者、设计师和未来使用者提供参考,并为人们带来愉悦、舒适、寄托心灵、富于意义、美仑美奂色人性场所。
四、结语
城市广场是对社会和文化维度的考察,与我们对他的感受密不可分。住宅之所以被看做住宅,就是因为它们有各自的特征,是某个人的或为某个人而存在的。因此设计师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使用者的生活方式、需求和习惯为基础,因地制宜的为城市广场打上当地文化的烙印。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的客厅,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城市发展会因有丰富多彩的城市广场空间而更加增辉添色。
参考文献:
[1]王维仁.关于城市广场公共性的思考[J].新建筑.2002(03).
[2]张玮.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079.6681-6682.
[3][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
[4]朱元恩.解读城市广场建设的盲点[J].中国园林.2004(02).
[5]刘先觉.美国城市广场与园林绿化[J].世界建筑.1985(02).
[6]杨颖.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以成都沙河三洞古桥公园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