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谈寿山石雕刻艺术创新

时间:2014-07-31 17:05 来源:发表吧 作者:郑福 点击: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以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筑起恢宏的艺术宝库,古老的文明留下丰厚的艺术遗产。作为一种人文创造,寿山石雕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它展示了民间艺术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创造力,体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

  创新是所有艺术设计的本源和核心,寿山石雕不外如是。笔者在二十几年的从艺生涯中,体会最深的是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代发展同步,要反映时代精神,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寿山石雕艺术创新中,我认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雕刻技艺创新,二是题材创新。那么,寿山石雕究竟是要侧重技艺创新还是题材创新,或者是两者和谐统一呢?这些问题看似老生常谈,却关乎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前途。本人认为,只有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新,才能继往开来,把寿山石雕艺术推向更高的层面,作品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在寿山石雕刻过程中,利用石头的不同材质、形状和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独特、色阶分明、主题不同的作品,是寿山石雕刻艺术的主要特色。随着寿山石资源的日渐枯竭,近年来寿山石价格在收藏市场中暴涨,与此同时,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氛和只重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业更使寿山石资源过量消耗而雪上加霜,批量化生产,造型千篇一律、风格平庸, 它们所占用的原材料相当不错,但未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也更容易因为艺术附加值低而遭到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冷眼和漠视。笔者实为扼腕叹息,于是更加注重艺术的创新,并身体力行地创作,希望能够在提升寿山石艺术价值中尽一份绵薄之力。

  谈到寿山石雕的艺术创新,不能无基础地凭空创新,而是要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例如林卿清的薄意,正是“在依赖于日积月累的精神涵养,勤学苦练,在活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静的体验中,自然能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渺。”周宝庭的古兽也是在古拙浑朴的外形下蕴藏着气定神闲、超然物外的精神底蕴。每一位雕刻师不仅要学习继承传统,更要敢于创新、不断创新,还要敢于超越前人、超越自己。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中国传统的石雕艺术,继承容易,创新难求。苏珊·朗格曾说过:“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一种艺术抽象的过程,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对某种特殊事物加以抽象的处理,使它断绝与现实的一切关系,看上去显得虚幻,同时,又要把它的外观表象突出来,使之达到高度的自我完满,并以某种具体形式呈现出来。艺术抽象所得到的仍是某个具体物,但它包含了比现实具体物更多的意味,包含了一种普遍意义。”雕刻家在面对每块原石的时候,要有所思,有所寄意地去创作作品,雕刻家是具有想象力的,在创作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独有的情感寄托的。在我看来,每块寿山石的颜色、质地及形状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活体。它可以活跃你的思路,启发于我们对美的想象。古人语“应物斯感”,“情以物迁”,只要把美好的感情融入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充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甚至表达自己的思想主题。

  雕刻家应该是执着的,我们坚守着自己的立场,执着于自己的创作理念,不变节,不半途而废,不急功近利,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艺和艺术理念,这样才能创造出富有个人艺术特色的作品。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厚瑰丽的国学资源,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也构成了一个巨大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宝库,每位雕刻家如果能建立起一种自觉意识,从其中汲取营养,提取素材,开拓眼界,获得灵感,那么,中国寿山石雕刻艺术的文化张力和生命活力,将会大大得以强化。

  创新让每件寿山石雕的作品更有活力,艺术表现力更加活泛,这也是艺术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能够因石而作,往往能够达到化腐朽为神奇,让每一块寿山石都能够焕发活力,表现出每一个雕刻艺术家的创造心血和艺术表达。在传承和发扬寿山石艺术的道路上留下自己兢兢业业地开拓的脚步,让历史的长流更加奔腾不息,让福建艺术精神屹立在人类精神文明艺术之林。每个寿山石的从业人员都应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共同营造具有时代创新、百花齐放特点的寿山石艺术。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