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闽南民俗文化的艺术审美研究

时间:2014-07-31 17:04 来源:发表吧 作者:陈顺文 点击:

  摘要:闽南的民俗文化不仅包含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更是孕育了独具一格的具有强烈地方特征的审美趣味。闽南民俗文化具有技巧的灵活性、文化的发展性、艺术的纯朴性等艺术审美价值。在审美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关注其文化特征,还要加强对闽南历史的了解,以动态的眼光来欣赏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闽南;民俗;艺术;审美;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194-1

  闽南指的是福建的东南部地区,该地三面环山,一面濒临台湾海峡,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地形多以丘陵为主。古时当地土著为古闽越人,他们崇信鬼神,大兴巫术,具有非常典型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在唐初和唐末的两次北方移民后,闽南的民俗融合了中原地区的风俗文化,呈现出丰富多样、千姿百态的形式。闽南的民俗文化不仅包含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更是孕育了独具一格的具有强烈地方特征的审美趣味,这正是闽南民俗文化的艺术审美价值所在。

  民俗文化艺术审美的本质与民俗文化活动的本质具有一致性,两者都源于社会实践,都以符号为连接,经历了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使用动作、语言、色彩等形式所承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信仰。闽南民俗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该地区民众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形成,这种民俗文化的形成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形式,对社会人们的人生观、审美观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一、技巧的灵活性

  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闽南地区的人们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一些民俗文化的操作技艺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以布袋木偶戏为例,可窥其一斑。布袋木偶戏是闽南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它是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带有强烈的闽南地域神秘色彩。布袋木偶戏在表演时,通过艺人将手掌穿入木偶布袋中来支撑布偶的身体,根据剧情的变化做出舞刀、弄枪、骑马等高难度的动作形态。

  布袋木偶戏的主要艺术审美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袋木偶戏的造型工艺美,闽南布袋木偶具有鲜明的民俗地域风格,在历史的传承中积累出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和造型手段。就木偶头的制作上,需要进行选料、定型、雕刻、磨光、填色、开脸等设计工序,在进行造型设计时,设计师要注重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神似的审美特征对木偶的五官进行比例的规划,并根据对五官的调整来表现不同的人物个性。除此之外,在木偶的服装、兵器等用具的制作上也十分精美。二是布袋木偶戏的表演技艺美,布袋木偶的表演是表演者运用手指力量和表演技艺对剧情进行充分的展现,表演者一般要经历严格的训练,练就手指的灵活性,以迅速连贯的指法使木偶做出舞蹈、跳跃、弄枪、射箭等高难度的行为动作,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观者享受到身临其境之感,表演者以高超的技艺为观众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

  二、文化的发展性

  在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下,大多数的民俗文化会形成一定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如果一个地区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其民俗文化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变化,这就是闽南民俗文化中的发展性。这个方面,木板年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闽南最初的年画是以驱鬼祈福为主要内容,主要受当时巫风活动的影响。随着唐代以后的大移民活动,闽南文化与大量的中原文化相结合,使得木板年画中既具有北方的浑厚气势又蕴含南方的温婉柔情,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这种艺术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木板年画的造型设计上,木板的造型设计具有夸张和变形的特点,这是工匠突出构图象征的具体表现,其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威猛和刚正,在静态的年画中赋予人物动态的形象。另外,审美价值还体现在木板年画的线条雕刻上,其线条雕刻使用柔中带刚、互相贯通的用线方式,通过对年画起承转折的勾勒,形成刚柔并济的画面效果。

  三、艺术的纯朴性

  闽南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一带,远离省会,在交通不够发达的古代,这里处于比较偏僻的地带。因此,该地与其他地区缺乏文化交流,纯朴的文化形态能够较为纯粹地保存下来。以浦南大神尪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大神尪”是傩文化的独特形式之一,浦南“大神尪”的演出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的“闹热日”上演,其表演形式主要是由三个舞尪人带着面具来分别扮演县官、书童和大头娃娃。这个表演的目的在于驱逐妖魔,求取人们生活的安定。

  经过岁月的沉淀,大神尪表演依然保存着原始的纯朴性。就形体设计上来说,大神尪中三个角色的身高足有2米,这样高大的形体不仅起到了神灵的威慑作用而且还自然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就舞蹈动作而言,大神尪的腰腿舞蹈动作非常夸张,一方面原因是受限于高大的傩面具,另一方面夸张的舞蹈动作能够带来幽默滑稽的欣赏效果,这样夸张的表演结合歌仔戏的打击乐就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艺术审美价值。高大的形体设计和夸张的舞蹈动作,是原始傩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这种纯朴的特征,正是大神尪独特的审美价值所在。

  四、结语

  民俗文化对于一个地区或民族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具有非凡的意义,对民俗文化的艺术审美价值研究,有利于提高当前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对闽南民俗的审美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关注其文化特征,还要加强对闽南历史的了解,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欣赏闽南民俗文化的独特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静容.闽南习俗文化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2]郑镛.论闽南文化的特质及其生态保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