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关于执教《大飞人》的动作探析

时间:2014-07-30 17:01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欣辛 点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就导致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精神领域中,杂技成为可以有效地愉悦人们的一种方式。在此背景下,由于《大飞人》在杂技项目中属于代表作,笔者在长期的杂技生涯对《大飞人》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本文就是对《大飞人》中的动作进行解析。

  关键词:大飞人;杂技;空中飞人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158-1

  所谓的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又称杂技表演。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也创造出璀璨的杂技文化,在空中杂技节目当中,《大飞人》是其中的代表作,特别是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空中飞人”这样的高空杂技节目将我国的传统杂技推向杂技发展的尖端。笔者身为一名杂技演员,在自己的杂技演绎生涯中曾经尝试多项杂技项目,可是自己拿手的还是《大飞人》这个节目,经过对这一项目的多年苦心钻研,针对教授《大飞人》也积累很多经验,在这里提供给大家进行共同探讨。

  一、我国杂技的历史渊源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在表现其猎获和胜利的欢快时,被再现为一种自娱游戏的技艺表演,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杂技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是《飞去来器》。这是一种用硬木片削制成的十字形猎具,原始部落的猎手们常用这种旋转前进的武器打击飞禽走兽,而在不断抛掷中,他们发现不同的十字交叉,在风力的影响下,能够回旋“来去”,于是它就成了原始部落在氏族盛会中表演的节目。

  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文学记载了。《史记·李斯传》记载过秦二世曾经在甘泉宫看角抵戏的情形。当时的角抵戏,像今天的摔跤表演。《列子·说符》还介绍了民间曾有在空中掷投五剑、七剑的表演。隋炀帝设立太常寺,教授杂技技艺,并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在长安端门外天津街举行过百戏演出。杂技到了唐代又有发展,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中都有反映。白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中有描写“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诗句;元微之的乐府《西凉伎》中也有“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的诗句。到了宋代,杂技艺术已有了40多个节目,那时,有人能表演挑一担水在绳索上行走的绝技。

  二、奠定《大飞人》的基础

  古代就曾经有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的谚语。而《大飞人》这一项目是属于高空杂技中的节目之一,对其实施表演的“接抛台”高于地面将近十几米,而在两个“接抛台”相互之间有十三米左右的距离,在此惊险无比的动作,可以时时刻刻将观众的目光吸引而来。从动作上来看,《大飞人》这一项目虽然看起来显得比较简单,可是转体、翻转等这些动作时刻考验着演员的基本功,尤其是演员的跟斗水平;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空中抛接相应也会有特别高的臂力要求。那么在进行训练的环节时,就必须做到让演员每天应该要有半个小时的俯卧撑,以便对演员的臂力练习加强;还应该让广大演员进行跟头练习,除了拥有规范与标准的动作,还应对于空中翻转的节奏进行掌握。

  三、动作设计

  在对《大飞人》这一杂技项目进行排演的过程当中,可以对以下的一组动作进行设计,十多个演员站在“抛接台”上之后,首先是进行“平身上飞人”“空跳飞人”这样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则是演练“前扑转一百八十度飞人”“后提三周飞人”“直体三周飞人”,之后则是“转体一千零八十度飞人”“双人对飞”等这些动作。具体来看,整个节目的组成分为七组动作,也具备着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连贯动作。在“接抛台”上演员进行来回对飞,必须要让各组飞快的转换动作,绝对不应该拖泥带水,要一气呵成从头到尾完成。第二个特点就是越来越大的难度。从动作上来看,则是从简单到繁杂,从容易到困难,这样就让整个节目从低到高层层铺垫,层层发展,一直延续到最后达到高潮。第三个特点就是将“险”字突出。各种空翻动作与转体动作的进行都是在距离地面十几米高的高空中,这样就会让人们感受到刺激与惊险的节目,险象环生,尤其是“飞人”完成空中转体一千零八十度的极限动作,这就让节目到最后定格在高潮处。

  而在表演过程当中,演员在空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转体、空翻、抛接,舒展动作,准确到位的抛接,配合灯光与音乐、服装等这些方面的效果,形成特别大的视觉冲击力,刺激与惊险的感觉时刻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广大杂技评论家就曾提出,《大飞人》这个杂技项目能够很好地把跟斗、高空技巧与力量有效地结合到一起,节目编排上档次,技巧有难度,属于高空杂技节目的精品。

  参考文献

  [1]聂翠青.杂技带给我们的——大型原创主题杂技秀《我们年轻,我们去追梦》观感[J].杂技与魔术.2010,(02).

  [2]潘世明,何荣任.杂技表演专业校团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4,(01).

  [3] 蒙田.以饱满的舞台激情敲响血与火的警钟——记深圳市福永杂技艺术团杂技情景剧《平安保卫战》首演[J].杂技与魔术,2013,(06).

  [4]申莉,徐有成.从“创意”到“创力”的匠心独运——记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协奏·黑白狂想——男子技巧》[J].杂技与魔术,2013,(0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