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析王铎行草诗卷的形式

时间:2014-07-28 16:58 来源:发表吧 作者:周光辉 点击:

  一、概述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痴庵、嵩樵等,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作为17世纪中叶杰出的书法艺术大师,王铎擅楷、行、隶、草等书体,其中尤以行草最为世人所重,其行草书法气度雄厚、笔性老辣、涨墨淋漓、章法宕逸, 自成一家,风格独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

  二、王铎行草诗卷的点与线

  王铎行草诗卷中的点变化丰富多彩,打破了“二王”点精巧研美的风格,使小字点的势态由精巧研美流变得既天真浪漫又浑厚朴拙。王铎用笔毫大胆顿挫以及灵活跳动,将小字的点画方向感弱化,突出大字点画的面积使其显得厚重。

  王铎行草诗卷线的变化十分丰富,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铿锵有力;笔力雄健,用笔提按明显,按下程度大。二是沧桑浑厚;时而滞、时而涩,线条粗者重似千钧,细者犹如盘丝。三是方圆兼备,时常把藏与露、转与折、中与侧这些相互矛盾的元素和谐统一起来,形成线条多变的风格。四是虚实、疏密有间;线条有虚有实,虚如万岁枯藤,实如厚重磐石。

  三、王铎行草诗卷的字形

  王铎的行草书字形或正或欹、或断或连、或粗或细,大小对比强烈,其主要特征为:紧劲奇宕,欹侧相生,劲险中求稳,变化多端,尽可能地显示力量和势态。

  (一)轻与重

  在王铎的行草书诗卷里面,我们发现跟他的行草立轴一样,几乎每行都有几个字的形体特别重,形成了块面或者片面的形状效果,其中又穿插着轻形的字,使得矛盾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有,在整幅作品前面的一两个字,王铎都是将其加重,给观者亮出第一个着眼点,也可以说是整幅作品的“字眼”。这些字形轻重对比有度都是因为王铎用笔的大胆灵活,精妙无比。

  (二)疏与密

  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王铎在字的层面上处理得疏密有度,形成收放、松紧、张合的矛盾视觉。有时候,疏的字会让人心胸开阔,密的字会让人紧揪心弦,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些都是笔触在纸面上停留下来达到奇妙的空间视觉效果。

  (三)正与欹

  单字的正与欹直接造成了行的起伏变化,是构成王铎诗卷、立轴多种书法形式跌宕多姿的重要因素。分析王铎行书单字的时候,我们看不到绝对的平正,他巧妙地利用各部件方向的不同来达到一种势的均衡[2]。

  在王铎诗卷作品中,我们会发现某些结字的倾斜度通常较大,常常给人欹侧不稳、跌宕起伏的观感,有时候连欹侧的方向也不一致,左倾右斜,甚至某些字的方向倾斜20度角以上。

  (四)方与圆

  王铎行草用笔主要学“二王”,通过运用逆锋、藏锋、顺势平推、圆转、实转、绞转等笔法使得字形方圆兼备、变化各异。虽然王铎善以方折笔取其险利,但也经常用圆势的字形化之。

  四、王铎行草诗卷的墨法

  众所周知,王铎用墨精彩绝伦、奇幻无穷,其墨法有干枯有润湿、有雅淡有浓肥、有光泽有暗淡等等。特别地,王铎在“涨墨”的使用上更是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涨墨”的神奇效果增加书作的艺术效果以及增强艺术表现的视觉冲击力。与立轴一样,王铎在行草诗卷的创作中用墨大胆、丰富,突出涨墨效果,整幅作品墨色变化对比强烈,枯湿浓淡对比明显,富有节奏感。王铎墨法体系的建构与完备,尤其“涨墨”法的形成开启了墨分“五色”“六彩”的世界。创造出了墨法运用的高峰,标志着墨法已然从笔法中独立出来成为书法的重要组成元素。对后世书家,如黄宾虹、林散之等在墨法上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五、王铎行草诗卷的章法

  王铎的行草诗卷往往数字相连,而且分组地连缀聚合,其技巧高超,章法豪迈奔放、气势恢宏,充分体现出明代书家书法艺术创作尚“势”的时代风格特色。

  (一)字间联系

  王铎行草诗卷的基本章法是横无列竖有行,那么,这样就要求了字与字之间的紧密性。字间的联系与字的结构、线条和呼应密切相关。整体上来看,王铎行草诗卷中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相隔幅度不会很大,但在细小中疏密多变,联系形式丰富,结体正欹,运动节奏强烈;并且,通过“紧压字距”加强字间联系,使其绵密,如此更衬出行间的疏宕。

  (二)行间联系

  同样地,王铎行草诗卷的行与行之间的组合与安排也是颇为丰富,有疏有密、有宽有窄、有舒有缓,而且情趣生动。正是因为有行间的变化,这样才使得整幅章法神采飞扬、摆动起伏。如果我们把诗卷尺幅看作一个绚丽夺目的舞台,那么每一行就是在群演中激情扭动、翩翩起舞的舞者,彼此间互不碰撞不相关,却又彼此相吸引相盼顾。

  (三)空间布白

  正是由于有了字间和行间的变化多端、错落有致,王铎行草诗卷中的空间布白也因此有如此多的变化与错落,才会构思精妙。王铎行草诗卷的空间布白与每一行的字数多少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每行的字数安排在3到7个字,很少超过8个字。当然,常见的也有安排一行只有一个或两个字,那是因为王铎的故意安排,使得整幅诗卷在错落中留有“诗眼”。这些留出的“诗眼”对书法章法的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整幅作品章法抑扬顿挫、纵横四伏、张合摆动、变幻无穷,从而增强了书法审美效果。

  总的来说,王铎行草诗卷虽然没有他的立轴那样鸿篇巨制,但在行草诗卷中的形式特点和艺术特色都带有王铎自己鲜明的书法特点,而且表现得依然酣觞淋漓。

  参考文献:

  [1]周红日.试析王铎书法艺术 [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2]张剑勋.王铎行书立轴艺术分析 [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刘建丰.论王铎书法的“涨墨” [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