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散文诗《雪》是鲁迅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本文以《雪》中的雨、南方瑞雪、朔方飞雪等三种意象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鲁迅对生命的感悟和人格层次的追求,又从结构、语言等方面对《雪》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生命感悟;人格追求;结构;语言
有人称鲁迅的《雪》是“极美丽的诗”。是的,《雪》饱含诗情画意,斐然成章,确实是一首醇香扑鼻、动人心魄的好诗。然而,它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分行排列的诗,而是用散文的句法和形式写作的散文诗。散文诗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散文其形,诗意其神,是它的基本特征。正如其它体裁的诗一样,散文诗只有显示出某种诗的氛围、诗的气息、诗的情思,即必须具有诗意,才配称为诗。诗意往往要通过鲜明的意境表现出来,因而,散文诗也不能没有意境的创造。
《雪》的意境是鲜明而美丽的。鲁迅用他的生华妙笔,或浓笔艳抹,或拟形绘态,或写意传神,为我们描绘了三个有关“雪”的意境画面。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有如“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里,宝珠山茶嫣红如血,单瓣梅花白中隐青,蜡梅深黄,杂草冷绿,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经作者这样几笔点染,一幅江南瑞雪图赫然映现于人们眼底,杂花芳草,美不胜收。在那明丽、柔和的色调中,洋溢着一股盎然春意和蓬勃生机,它带给人的是多么强烈的冲动和喜悦。
江南雪野中的另一幅画面是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人情景。他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齐来塑雪罗汉了;塑起的罗汉“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芦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再经孩子们用龙眼核和胭脂给它妆点,它也就“日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俨然一个活罗汉。孩子们呢,对着自己的杰作“拍手,点头,嘻笑”,天真活泼,稚态可掬。本来已经是春意融融的雪野,再加上这番形神毕肖、声情俱来的童戏情景,更显得活力充盈,生机流淌。前后两个江南雪景的画面交互辉映,相辅相成,融化为一个和谐的意境。在这意境中,倾注了作者的理想和深情,正如《好的故事》一样,寄寓着鲁迅对于美好事物、美好人生、美好社会的热烈追求和无限憧憬。
第三幅意境画面与前面两幅相对立。这是朔方的雪景。“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肃杀、酷寒的氛围气息令人颤栗,毛骨耸然。但是,这并不是画图的全部。且看另一种景象:“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朔方雪一改它那“如粉如沙”的静态,呈现出蓬勃奋飞的动态,它显然是力的象征,而且是人格化的力。它遭受严寒的压迫,然而不屈服,不驯顺,而是忿怒,抗争,以至使天空也动摇变色。朔方雪奋飞不息、磅礴于天空的气势,显示出鼓舞人心的壮美,它融进了鲁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恨,以及他那“不问成败而要战斗”、“锲而不舍”地反抗“目前的压制和黑暗”的顽强斗争精神。
以上三个画面作品中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篇的艺术形象在委婉曲折中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雪》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在北京写成。当时,国内政治形势目处于南北对立的局面:南方以广东革命政府所在地广州为根据地,聚集着共产党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革命力量,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正在酝酿之中多北方则以北京为中心,盘踞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各派北洋军阀势力。南方代表着光明和进步,北方代表着黑暗和反动。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正是系于南方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而鲁迅这时正生活在反动统治的中心—北京,不但耳目睹了北洋军阀政府种种倒行逆施、祸国映民之举,而且还亲身遭受着反动政府及其爪牙们的迫害。南北不同的政治形势、身的遭遇,都会主鲁迅思想上引起强烈反响。触景生情,景因情显,鲁迅当然对朔方“凛冽的天宇”有着特深的感受,对蓬勃奋飞的雪花有他独特的发现,并由此及彼,联想到江南雪景的美好,作为自己理想的寄托。于是,巧妙的构思产生了,景情文融的意境形成了,发而为文,便是这篇形象生动、诗意浓郁的《雪》。《雪》是美丽的,它美在色彩明艳绚丽,情态栩栩如生,韵味蕴藉隽永。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寓于鲜明的形象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咀之愈细,其味愈浓。
语言是文学的“建筑材料”。作家驱遣语言的功力往往决定作品艺术形象的成败优劣。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语言大师,他不但有丰富的语言储备,而且有得心应手地驾驭语言的能力。犹如三军统帅,指挥调阅,出奇制胜,又如高明的魔术师,点铁成金,不着痕迹。《雪》的语言即体现了鲁迅这炉火纯青的造诣。作为散文诗,《雪》的语言富有鲜明而多变的节奏。节奏是诗的语言的基本素质之一。也应是散文诗之可以成其为诗的条件之一。节奏来自音节、声调、句子长短和内在感情的变化。《雪》的语言就是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不时变幻着句型、音节、声调的。如写江南雪景,表现喜悦、向往之情,采用的是较长的句型、大体整齐的音节和平缓的声调: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文字的节奏是舒徐缓慢的。在这种节奏中,我们仿佛看见作者注目凝神、爱怜不已的情态。而写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则用简短的句型、跳荡的音节、高扬的声调形成轻捷明快的节奏: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
了了数字,却拟态传神,声形毕具,生命的活力跃然纸上。到了写朔方雪的雄挥劲拔气象,就使用长短错落的句法、急促的音节、昂奋的声调,从而形成疾风暴雨似的节奏: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这一段文字一气呵成,笔力遒劲,读之令人心神激越,振奋鼓舞。
《雪》的语言很富有形象性。作者状物赋形,能抓住人事景物的特征,经过鲜明突出的描画,诉诸读者的感官,引起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应当指出的是,《雪》的语言的通体特色是简洁凝练,深沉含蓄。这也是鲁迅作品共同的特色。用语少许而意蕴丰富,略加点染便形神毕肖,言尽于此而意归于彼;他的语言具有醇醪的浓度、金子的光彩、神曲的音响。正如古人诗论说的:“诵之行云流水,闻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雪》正是这样一篇叫人百读不厌、愈咀嚼愈有味的优秀散文诗。
【参考文献】
[1]鲁迅.野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张立.鲁迅《雪》的意象和寓意[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3]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J].鲁迅研究月刊,1995(5).
[4]名作欣赏编辑部.中国现代散文名作赏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5]林贤治评注.鲁迅选集(散文散文诗 诗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6]严安政.生命的感悟和人格的超越—鲁迅雪的意象和内蕴[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9).
[7]刘彦荣.《野草》中的想象[J].文学评论,1994(5).
[8]郜元宝.鲁迅六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