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论《日瓦格医生》的知识分子与革命主题

时间:2014-07-23 17:16 来源:发表吧 作者:韩宇瑄 田思敏 点击:

  【摘 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都不失为一部波澜壮阔、意蕴多重的鸿篇巨制。一直以来,对于该作品的主题的解读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本文通过考察作者的创作意图、俄罗斯民族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作者在任务身上寄托的社会历史寓意,试图揭示出《日瓦格医生》较为本质的主题——即知识分子与革命主题。

  【关键词】知识分子;革命;俄罗斯文学

  “文艺的发生和发展不过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它的存在和本质、发展和影响也只有放在总的历史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和解释。” i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与时代、历史发生显性或隐性的关系,以人文关怀与理性观察的视角,显示出自己多重意蕴的主题。

  与一切意蕴多重的伟大文学作品一样,《日瓦戈医生》的主题也随着作品所受到的广泛关注而引起了多种视角的解读。然而,许多研究者往往过多地注重作品所带给人的主观审美经验,以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于作品做出剑走偏锋式的描述,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社会历史意蕴。要考察《日瓦戈医生》这样一部规模宏大、意蕴多重的作品,不能不从作者本身的创作意图与时代社会历史的角度去考察,从而得出对于作品主题的宏观把握。

  一、史诗品格的时代缩影:来自作者创作意图角度的分析

  从作者本身的创作意图来看,作者显然将《日瓦戈医生》作为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去营造,它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和时代的理解体现于长篇散文形式”的一种尝试,是他“第一部真正的作品”,他想在这部小说中勾画出“俄罗斯近45年的历史形象”,并表现他“对艺术、对《圣经》、对历史中人的生命以及其他等等事物的观点”。在《日瓦戈医生》的观念视野中,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人道使命感。帕斯捷尔纳克本人表示:“我有责任通过小说来详述我们的时代——遥远而又恍若眼前的那些年月。时间不等人,我想将过去记录下来,通过《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赞颂那时的俄国美好和敏感的一面。那些岁月一去不返。我们的先辈和祖先也已长眠不醒。但是在百花盛开的未来,我可以预见,他们的价值观念一定会复苏。我一直在努力将它描述出来。我不知道《日瓦戈医生》作为小说是否取得了彻底的成功,但即使小说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我仍然觉得比我早期的诗歌具有更高的价值,内容更丰富,更具备人道主义精神。”ii引文中的“他们”,显然指的是作者所寄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而《日瓦戈医生》则正是一部为知识分子在革命中风云沉浮的史诗。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历史使命感与对于革命风云激荡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深切同情,帕斯捷尔纳克将关注的眼神聚焦在了知识分子与革命的主题上,以人道主义为底色,为我们提供了至少从高尔基的《母亲》就开始了的主流革命文学图景之外,透视俄罗斯和苏维埃历史的另一种更复杂的历史视野与观念视野。

  二、个人命运的时代变奏:来自社会历史角度的分析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20世纪初期的俄国历史跌宕起伏,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内战、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大清洗”、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接二连三地响应着高尔基“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的呼唤。俄国的政治经济形态和文化生活因十月革命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分子的命运也因此与革命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帕斯捷尔纳克本身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仅是这些历史变革的直接经历者、参与者,而且又是在这一系列历史事件发生十余年后的冷静审视者。《日瓦戈医生》因此而成为在历史的语境下,对知识分子在革命时期命运沉浮描述的一部作品。作家曾借小说人物之口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点:“人不是生活在自然界,而是生存于历史之中。”《日瓦戈医生》中,人的命运不再是社会历史规律仆役,与此相反,小说中个人的、个性的因素位于普遍的因素之上。帕斯捷尔纳克如此理解人的历史生存:“生存,在我看来,是历史的生存,人不是某一地点的住户。年代、世纪—这才一是他的居住地点,他的国家、他的空间。他是时间的居民。”iii也就是说在帕斯捷尔纳克看来,历史发生了什么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历史发生的事情中选择什么样的位置。因此,小说赋予历史以独立的存在,历史具有了创造的性质。人与历史成为同样重要和有同等权利的因素,都具有创作、塑造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历史话语和当时在苏联国内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的话语形成鲜明的对照。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的话语是关于革命的话语,在小说中通过革命运动的参加者表现出来的。而帕斯捷尔纳克借日瓦戈、拉拉、韦杰尼亚平、西蒙等人,即作者心目中的只是分子传达出来的历史话语,主要是关于生活在历史之中的个人的自由、信仰,历史的发展与自然的生长相似的观点。

  三、人物选择的命题解答:来自作品人物角度的分析

  作家还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思想来对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作哲理思索和深刻反思。基于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分子一词在俄罗斯有着特殊的含义,特指“由知识渊博、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职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iv “不仅包括学术性,而且包括精神性,即社会责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v。以普列汉诺夫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及其引发的争论为开端,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关于“知识分子与革命”的讨论便从未中断。帕斯捷尔纳克作为一个最初以诗人面目登上舞台的敏感知识分子,无疑受到了上述争论历史所沉积的影响,而《日瓦戈医生》只不过是对于这一传统的延续。在小说中,以对十月革命的态度为划分依据,帕斯捷尔纳克为我们集中展现了三类俄罗斯知识分子对于革命所持有的认识。而小说中不同的知识分子在革命中选择的不同道路,就是帕斯捷尔纳克对“知识分子与革命”问题的回答。

  第一类是旧势力、旧制度的代表,以及投靠旧政权的知识分子,他们反对革命,如科马罗夫斯基,加利乌林;一种是革命的积极追求者以及最终站到新政权一边的知识分子,如安季波夫、游击队领袖利韦里;而最后一类是以日瓦戈为代表的既不投靠旧政权也不投奔新政权的独善其身的知识分子。最后,在历史的诡异风云之下,第一类知识分子被革命所消灭,第二类知识分子被革命所吞噬,第三类知识分子被革命所猜忌而命途坎坷。尽管如此,作者对于最后一类历史观的偏爱态度是显而易见的。在渴望革命、赞叹革命到疏远革命、背离革命,乃至独善其身的过程中,日瓦戈始终没有投靠旧政权。和安季波夫、加利乌林、戈尔东、杜多罗夫相比,日瓦戈甘愿做历史的边缘人,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不随波逐流,在精神上保持自由个性和独立人格。虽然日瓦戈一事无成,像个“多余人”,帕斯捷尔纳克无疑是肯定他的选择的,在他身上凝聚了自己对十月革命的思考。日瓦戈的经历是作品知识分子与革命主题的最显性体现,体现出俄罗斯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后真实的思想历程,从而也展现出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知识分子在知识分子与革命关系中的悲剧命运与历史反思。

  注释:

  i卢卡契:《马克思、恩格斯美学论文集引言》(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卷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ii 转引自帕斯捷尔纳克答美国记者问(参见《日瓦戈医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iii 引自阿格洛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iv 引自李哈乔夫,陆人豪译.《谈谈俄罗斯知识分子》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

  v 朱达秋:《知识分子概念的俄罗斯文化意义》 《俄罗斯文艺》2008,(3)

  【参考文献】

  [1]周力.20世纪初革命中的俄罗斯知识分子[J].俄罗斯文艺,2008(4).

  [2]宋卫琴.呼唤人性尊严——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日瓦戈形象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