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电影《英雄》的“文武合一”叙事策略考察(2)

时间:2014-07-22 19:17 来源:发表吧 作者:郑殿辉 点击:

  (一)孔子的“文武之政”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不义之战,未曾中歇。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提倡“文武之政”。“文武之政”从根本上说,就是推行王道,以礼乐文化作为牧民之本,行仁德之政,辅之以刑。孔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仕哲学,而在最初阶段的“修身”,孔子提倡“通五经贯六艺”,“六艺”作为“修身”的基本技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个人不仅要完善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而且要掌握射箭、驾车的实战技能。而即使在射箭对决时,也要讲究君子之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孔子所提倡的“文武之治”思想,尽管不受用于当时社会,但孔子以德治国、以礼化民的思想,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推崇,成为影响最为深远的封建统治思想。汉朝在吸取秦朝灭亡经验后,采纳“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逐步治愈了几百年来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悉数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无不是以推行“文武之政”为前提的。

  (二)以武立国,以文安邦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表现,任何一次政权的更迭,无不经过战争洗礼与武力暴动。如果说武力是朝代更迭的催化剂,那么文治则是历史发展的稳定剂。武力建立新政权需要文治去维持,文治无法解决社会矛盾时,则需要武力去改写。文武悖离或文武失衡,社会也将失衡而面临剧变。秦始皇一统江山称雄天下,却不懂文治的道理,以武力奴役百姓、镇压百姓,妄图通过武力维系国家至千万世。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将兵器化为乐器,化武为文,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暴力政治。继而武力镇压文人,焚书坑儒,暴露出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结果自然是百姓揭竿而起,削木为兵,最终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

  新中国的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同样验证了文武必须合一的思想准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夺取政权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党领军”也成为了中国核心的文武关系。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武装革命口号,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三)武舞互融,文武合一

  “武舞”即武术的舞蹈化,“武舞”是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存在的文武合一形式。早在先秦时期,“武舞”就作为战前的一种军事演练而存在了。后来,“武舞”的形式也愈加多样,古时军中枯燥乏味,常常以表演性的“剑舞”、“刀舞”为娱乐形式,鸿门宴中记载的“项庄舞剑”即为一例。武术与舞蹈的融合,直接影响了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尤其在京剧的打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的武侠片最早也是脱胎于戏曲,不仅故事内容取材于戏曲,连空间形态也是借鉴戏曲的舞台表现形式。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武舞”,为武侠片提供了许多创作源泉,也同样为新世纪武侠片的“文武合一”叙事提供了创作灵感。

  与以往武侠片相比,《英雄》少了熟悉的“眼花缭乱”的动作设计,也少了血弑宿敌、除暴安良的快意恩仇,却多了视觉上的审美愉悦,也引发了观众对历史的反思,对英雄的诠释。而这些,与《英雄》采用的“文武合一”叙事策略是紧密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承了数千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触动观众藏在心底的文化情结,才会激起观众的审美共鸣。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纪以来,非只《英雄》一部影片注重“文武合一”的叙事策略,更多的儒释道哲学主导着影片的叙事暗线,在许多影片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文武合一的妙笔。《夜宴》中太子无鸾“哈姆雷特”式的复仇是以一场假面舞展开的;《剑雨》中的细雨,受佛门点化放下屠刀,化身曾静,用精湛的剑法功底切出豆腐“金字塔”,飞针高手雷彬平日却是面条行家,武功诡异的彩戏师擅长的是杂耍和魔术;《新少林寺》中悟道的一句“练武是参禅,做饭也是参禅”,更是点明了文武本同源的佛门哲学;《一代宗师》中叶问与宫二切磋武学,实则以武会友,以武传情……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武侠片开始注重丰富影片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实质。不仅要追求动感,更要追求质感。形式固然重要,内容更是不可或缺。相信今后的论文网站武侠片只有不断完善技术手段,注重融合文化底蕴,继续围绕“武侠精神”,才能承继优良传统,开创武侠片的新篇章。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