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发生阶段,创作动机的触发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外在机缘即外在刺激物,它能使作家的内在蕴藉和奔突的热情找到倾泻的渠道,使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意图,并把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有用材料和艺术发现贯串起来,使文学创造由意图变为行动”。[10]P122具体就《橘颂》而言,“橘”就是“外在机缘”,“橘”是触发本篇的创作动机。从篇中描述的橘的叶、枝、果等外形来看,细腻逼真,如在眼前,屈原应是直接面对“橘树”这个“物”而创作的。由眼前之橘联想到橘之独立不迁,由此而感,创作本篇。这在理论上是解释得通的。
诗人面橘而作,还可以从诗人采用“颂”这种文体看出。研究《橘颂》的创作动机,不能离开文体。最早指出《橘颂》属于“颂”体的是南北朝时的文艺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颂赞》中说:“及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喻意,又覃及细物矣。”指出《橘颂》属于“颂”体。至于“颂”体的特点,《文心雕龙·颂赞》说:“四始之至,颂居其极。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夫化偃一国谓之风,风正四方谓之雅,雅容告神谓之颂。风雅序人,故事兼变正;颂主告神,故义必纯美。”“颂”的功能在于“告神”,因此文体风格庄严肃穆,这由《诗经》中的“颂”可以看出。屈原作“橘”之“颂”,可见橘树在楚国的地位并不一般。有学者认为,“橘”是楚国的社树、神树。“在楚人的心目中橘树本是社稷的象征,这值得一说的。据《论语·八佾》载:‘哀公问社。宰我对曰: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集解》引孔氏曰:‘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楚地所宜之木为橘,橘树即楚社之木,故《橘颂》誉为‘后皇嘉树’。可以想见,在当时的楚国宗庙社稷中一定遍植橘树,且为楚人歌颂的对象”。[11]“《橘颂》所颂的‘受命不迁’的‘后皇嘉树’,即楚人社树”。[12]既然“橘”在楚国人民心目中有这么高的地位,那么,屈原在创作《橘颂》时就不可能是一般性的创作,而是在诸如某种“颂”“社树”的仪式下进行的。如果这种说法不错,那么诗人创作时就不能不面对橘树。如《橘颂》篇所说,“绿叶素荣”、“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精色内白”等应当都是现场看到的景象。从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看,屈原作《橘颂》应该就是面对橘树,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三、屈原写作《橘颂》的年代。
上文已云,《橘颂》的创作时间是某一年的秋冬之际,但具体在哪一年,还要进一步考定。
《橘颂》的创作时间事实上是可以从文中找到蛛丝马迹的。文中说:“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关于伯夷,“决非尧时名臣伯夷”,[13]P18据《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伯夷、叔齐,乃孤竹君之二子。其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后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伯夷乃是隐士守节的典型,屈原以伯夷为典范,实际上也说出了屈原的身份与此类似。
屈原有隐居守节的心态,《橘颂》应该写在《离骚》之后。因为在《离骚》中,诗人说“回朕车以复路兮”,又说“退将服修吾初服”,表示出退出朝政的意愿。退出之后,诗人表白“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这与《橘颂》说的“苏世独立”相似。又说“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与伯夷隐居守节相映成趣。不难看出,《橘颂》是写于《离骚》之后的作品。对于《离骚》的创作时间,学术界也有不同意见,但金开诚先生作出的在楚怀王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前305-前303年)这三年之中的判断,[14]大致是不错的。
楚怀王二十六年之后,秦、楚两国连连交战,但郢都相对比较平静。楚怀王三十年屈原尚谏武关之会,彼时屈原尚未离开郢都,生活比较平静,这与《橘颂》中的情绪平缓相一致。到了顷襄王三年,子兰为令尹,“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此后,屈原作品里的情感一直颇为激烈。《橘颂》的作期应该不会晚于顷襄王三年。这样,《橘颂》的作期范围就可大致确定,即楚怀王二十六至顷襄王三年之间。
至于具体在哪一年,有一件事应该值得注意,那就是楚怀王三十年的武关之会。《史记·楚世家》载楚怀王三十年,秦昭王约楚怀王会于武关。怀王对此犹豫不决,“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反复权衡之下,怀王决定赴武关之会。《屈原列传》载:“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但是“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怀王遂行。结果,“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楚怀王上当,屈原是尽了责的,所以在这件事上是没有过错的。《橘颂》篇说“不终失过”,或许指的就是这件事。这样看来,《橘颂》当作于怀王三十年之后。
综合起来判断,《橘颂》的创作时间应该在怀王三十年至顷襄王三年之间,即公元前299年至前297年之间。彼时,屈原已知得罪令尹子兰,心中流露出隐居的意向,同时坚持独立不迁的个性,故而准备效仿伯夷,隐居而守节。这应是《橘颂》创作的时代背景。
参考文献:
[1]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陈子展.橘颂解[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28-34.
[3]曹大中.〈橘颂〉确是屈原绝笔[J].贵州文史丛刊,1987(3):103-108;82.
[4]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王夫之.楚辞通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6]徐建国.柑橘生产配套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7]沈兆敏,刘焕东.柑橘营养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8]汪瑗.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9]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吴郁芳.《橘颂》作者为伯庸考[J].江汉论坛,1985(4):58-60.
[12]吴郁芳.楚社树及荆、楚国名考[J].求索,1987(3):118-120.
[13]周建忠.楚辞论稿[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4]金开诚.《离骚》创作年代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77-83;7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