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探究“跨界”手法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2)

时间:2014-07-22 17:15 来源:发表吧 作者:黄霄 点击:

  三、立足景观设计本体运用“跨界”手法

  在景观设计中,跨界设计手法的运用方兴未艾。众所周知,大凡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方案往往是多学科交叉、渗透,跨界融合的结晶。其流程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跨界思维与手法在每个阶段都会得以显现。其中,前期的工作,包括涉及到跨界设计的内容,全都是为具体景观方案的设计做准备。它主要包括对场地的调研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收集。在这个阶段,景观设计者应当拥有一定的跨界知识储备,如地理学及植物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调研时能够初步掌握场地的土壤、地形、水文、植被等基础信息;同时,在查阅资料文献的过程中,除了收集场地周边的自然状况之外,还应着重关注场地的历史文脉,或周边与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文化遗产等等,并从中提炼出具有符号性质的视觉元素,这就需要景观设计者具备一定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力,其过程类似于Logo(商标)设计,需要针对一些文脉符号进行简化、抽象并表达。让这些具有人文内涵以及地域特征的视觉元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整个景观设计方案的主题、灵魂,从而使方案增添浓厚的人文气息与艺术色彩。中期设计阶段,则是根据前期工作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在设计绘制方案平面图纸时依据科学的尺度,跨界引入美学原理,注重形式感的塑造。诸如在设计道路系统、绿化区域、休憩区域等功能分区时,将直线、曲线以和谐的比例关系相互融合,引入几何形态的构建。这一理论来源于蒙德里安、里特维德等人创建的风格派,他们倡导:好的艺术应该是基于几何形体的组合和构图,要在纯粹抽象的前提下,建立一种理性的,赋予秩序和完全非个人的风格,他们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角去体验美、评价美,对后来的景观、建筑设计都有深远的影响。而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即应当注意“聚”与“散”的关系。在平面图纸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景观设计者运用相关美学原理与平面设计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将功能区域的分布以最和谐、最具美感的方式和比例进行设置。这也是上文提到的跨界设计思维和能力。与此同时,在设计相关的景观设施过程中,亦需要运用跨界思维,充分考虑与运用人体工程学知识,使景观设施兼顾实用功能与形式美感,达到两者和谐统一,避免因单一设计思路而造成的诸如:景观设施基本尺寸和比例失调,美感缺失的问题。而在后期制作景观效果图的过程中,亦需要景观设计者具备跨界思维和眼界。景观效果图,尤其是场景内容较为丰富的效果图,我们通常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将场景中的主体物的三维模型构建起来,而配景所需要的植物、人物、周遭环境等元素则选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贴图。在这一步骤中,依托跨界设计思路,可将一定程度的摄影后期制作技巧运用进来。比如在处理画面景深感时,要充分考虑到物体透视效果的准确性,前景、远景可适度做出一些虚化效果,以突出中景的主体效果。这亦是在传统风景绘画中增加画面纵深感、空间感的一种技法。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根据展示的内容,将效果图的画面色彩风格做出一定的调整。比如主要表现公共建筑整体效果时,可适当降低画面亮度,调整画面色相偏冷,增加光影对比度,以突出建筑物的材质感和体积感。而在表现街道或私人庭院等场景时,应将画面调整为暖色,并适度调整衬景的色彩饱和度,以营造温馨气氛。在进行方案册或设计展板的排版时,切忌将原本优秀的设计图纸以随意的方式排布其中。我们同样可以依靠跨界设计思维,运用美学原理,将方案设计内容编排进版面的“网格”之中。所谓“网格”,即文字部分和图片之间的比例及位置关系网。在西方传统绘画中,画家在构图时往往会运用底稿上的网格线,对画面中的主体物进行精确的定位;同时,依靠网格线确定画面内容之间严谨而优美的比例关系。而早在1957年,西方建筑设计领域就将一种被称之为“九宫格”的体系引入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之中。“九宫格”包含了原始、抽象的格栅,并由格栅划分出九个方块组成最基本的空间和方位。在此基础之上,设计者依托九宫格所产生的严谨的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进行相应的设计实践。由此可见,无论是“网格”还是“九宫格”,都是在追求一种和谐而有秩序的比例关系。在景观设计排版中,我们同样可以运用上述的方法对版面布局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定位。

  总之,创新思维是景观设计之魂,而在景观设计中立足本体,运用跨界手法则无疑是创新思维在该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从建构、改造空间布局和形式的具体方案设计,再到后期方案编排这一过程中,应当跨界汲取养分,运用跨界设计创新思维,充分凸显该学科具备的交叉性的特点,使景观设计拥有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赋予更高层次的形式美感。由此可见,在创新思维指导下的跨界设计手法在景观设计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这一学科及设计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让景观设计从曾经单一性的“有界”到“跨界”,并通过跨界设计这座桥梁,最终发展成为和各相关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互动,最终达到“无界”融合的新境界。使之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艺术个性,并与国际化设计语言相接轨的新景观设计,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需求。参考文献:

  [1]俞孔坚,刘冬云,孟亚凡.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公伟,武慧兰.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3]李伟.走向综合性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重温Hideo Sasaki的一篇旧文,见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1

  [4]贾明洋.建筑设计中的跨界设计[D].中国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3

  [5]公伟,武慧兰.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