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与西方文化在发展上有着鲜明的不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服饰文化作为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人类对服饰的理解和发展,无不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服饰的发展历史、特色区别以及原因,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总结了一些东西方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异同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服饰 东西方文化 人类文明 儒家思想 海洋文明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同时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人类文明的发展经过了从野性到文明的进化,服饰也从直接借取大自然到特定的设计而显示出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不同的文化观念、社会阶层甚至宗教信仰。如今人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服饰判断这个人的社会地位、个人品位;从某地区的服饰的裁剪、缝纫、抛光等技术判断该地域的技术水平、该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们对服饰的审美在表现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的同时,也在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因此服饰包含了广泛而深刻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内涵。综上所述,服饰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一、服装的发展历史:中国与西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上层阶级的服饰比较肥大,喜着长裙,服装款式也很多,舞者的衣袖可以长达几尺,胡服则佩戴各种款式的帽子,体现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至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拉近了西方与中国的交流,中国服饰也传播到世界各处,北方民族喜着有袴褶的短大衣,女装的特点则是上身简约下身较为复杂多样;到了隋唐时期,国土逐渐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唐代与西北少数民族以及印度波斯等地来往较多,胡服很受皇家妇女的欢迎,她们的服装也成了举国的时尚标杆,短上衣陪长裙,加以高腰的缎带;到了明清时代,颜色来划分阶级成为一大特点,龙袍为黄色,代表皇室的专用,平民只可用紫色、绿色、粉色等;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中国民族服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服装倡导简单实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中山装逐渐成为男性的主要选择。受苏联影响,连衣裙在城市妇女中非常流行,但在农村,外套和裤子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服装。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出现了反映出时代精神和迅速发展的服装。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崇尚自然和人体美,服饰具有随意性和曝光度,没有太多的约束。频繁的战争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操练,因此,宽松的衣服就显得非常实用;在中世纪,严格的等级制度使服装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冬天”,女性穿着长外套长袖,紧紧地裹着厚厚的衣服;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先驱的西方资产阶级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回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而追求开放的着装观念;现代西方的服饰观念相对开放,人们的穿衣风格很少受到传统影响,自然随性是特色。如牛仔裤受到美国西部淘金人的青睐,它体现了一种简单、诚实的美,它不仅赢得了矿工们的青睐,也迅速渗透到世界市场。这种“牛仔文化”体现了自力更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牛仔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穿着舒适,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思想。
二、东方和西方服装差异的原因
上述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服装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首先,东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东方文化源于内陆文明,国土广袤,长期农耕生活的人们追求时间与自然的融合、平衡,因此在服饰上人们追求的是流畅、自然的风格,服饰自然下垂,局部和整体的统一是服饰的一大特色,长衣长袍是长期的服装特点。而在起源于岛上文明的西方,人与海洋是在斗争中求生存的,人们借助船只与外界交流,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文明环境,跨装的硬领、聚集的花边以及不同部位对线条的要求是服饰长期的特点。不同的文明环境也造成了东西方审美的不同。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的思想,儒家认为形而上学的精神是最美的,孔子《论语·雍也篇》有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服饰体现温文尔雅的精神境界,大袖长袍宽带体现了一种超然与优雅。而西方认为服饰的功能之一就是展现人体美,注重对人体轮廓塑造的追求,紧身的胸衣纤细的腰围是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中西方对服饰审美的差异也就造成了对服饰功能和意义定义的不同,中国服饰追求精神的体现,松树和竹子代表高洁孤傲的贞操,常被作为图案装饰衣服;松散舒适的衣袍体现了人们的坦率和正直;不是太长也不是太短,正是中国人儒家思想“中庸”态度的体现。如果说中国服饰是一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西方服饰正是奔放盛开的鲜花,立体、明快,三维的剪裁夸张的线条,明确展示了着装者的身材,简短和明确正是西方的时尚追求。
三、中西服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西方的思想与文化也在互相交流、影响和融合,体现在服饰上也一样。在当代的服饰时尚发展潮流之下,人们很难通过服饰来判断着装者的国度,中国的服饰文化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接受、所喜爱,中国的服饰也走向了更西化的发展道路。我们可以在T台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时装设计者把中国服饰的元素融入设计,丝绸、刺绣、盘扣以及祥云、牡丹、团龙的图案。与中国传统服饰相比,旗袍的改变尤为明显,由最早的平直宽松到紧缩腰部与背部,以及长度的缩短、领子的多样变化、布料也更为轻盈。
中西方的服饰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以及独有的文化内涵,都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也是人类文化的宝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交流学习的同时,也要继续把具有独特意义和内涵的文明特色发展下去,这也是东西方服饰文化、甚至思想文化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3]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14]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M].上海: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
[15] 孔子.论语·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6] 李怡.唐代文官服饰文化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7] 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18] 满意,李宁.服饰美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9] 曲江月.中外服饰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
[20] 王维堤.衣冠古国:中国服饰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1] 邬红芳.中西服饰文化的比较研究[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
[22] 张竞琼.现代中外服饰史[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6.
[23] 张竞琼.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