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文心雕龙.练字》对书法“迹象”形态的美学价值(2)

时间:2014-07-18 16:21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晓斌 点击:

  (一)肥瘦与疏密的形态

  刘勰《练字》从字形的肥、瘠的角度谈论选字:“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则纤疏而行劣;肥字积文,则黯黕而篇暗。善酌字者,参伍单复,磊落如珠矣。”即强调简单的字与复杂的字,其外形的瘠与肥带来空间明、暗的不同,是练字的一个因素。在行文时瘠字与肥字交错组合,才会疏密有致。

  这一点与书法的“肥字减之、瘦字增之”的结字观也是极为一致的。王羲之在《笔书论》中说:“凡字处其中画之法,皆不得倒其左右,右相复宜粗于左畔,横贵乎纤,竖贵乎粗。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当须递相掩盖,不可孤露形影及出其牙锋,展转翻笔之处,即宜察而用之。”⑧强调了笔画肥瘦关乎字形结构的空间分布。元代书家陈绎曾也认为“字之肉,笔毫是也。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即肥,提飞则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⑨指出笔画肥瘦产生的因素,以及肥瘦不同的笔画如何分布于疏密不同的空间的要义。明代书家项穆论字的形态美时说:“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还说“犹人之论相者,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尚也”。⑩则把中国古代美女丰艳的审美标准,融通于文学、书法艺术的审美之中。

  (二)繁简与疏密的形态

  《练字》中“字形单复,妍媸异体,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讽诵则绩在宫商,临文则能归字形矣。”意为将字形简单的字与字形复杂的字排列在一起,会有美丑的差异。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文字又是语言的外形,语言诵读时是听其悦耳的声律,而行文时则是观其优美的字迹。刘勰的精彩论断,从汉字形态学的审美高度对笔画繁简字在行文中对空间疏密形式构成的影响做了高度概括。

  针对书法的疏密形态,王羲之也指出“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大字即笔画繁杂的字,小字即笔画简略的字。它们组合在一起时,要求宽狭调整以合其宜。唐代书家徐浩在《论书》中对此做了充分的发挥,他说:“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元代书家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更将其具体化,“中展圆则疏者均方,中蹙圆则密者均方。点画孤单者展一画,‘大’‘人’‘卜’之类是也。重并者蹙之一旁,‘棗’‘轉’‘影’‘欒’‘嶽’‘麓’‘森’之类是也。古者所无,不得擅写。”

  (三)重出与疏密的形态

  “重出”是文学中的一种现象,“重出”即重文。重文,指在一句话中重复使用同一个字。《练字》对“重出”的解释是:“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从审美角度出发,因为“重出”加大了局部空间的密度,在“重文”出现的位置上,往往会在这一空间上出现一个“黑点”,从而影响视觉的审美。所以,避雷同、求变化就成了练字的又一个重要原则。用字重复,常视为文章之大忌。同义词、近义词的出现就是为了避免重复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故刘勰《练字》指出:“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表面文章千篇易得,一字之变难求。

  于是,古代文人为了避犯,将“重文”中重迭的两个字不重写,后一个字作一小“=”符号于前一个字之下。“=”作为共用的媒介符号,是一个意象符号,表达着所有汉字“重叠”的意味,在日本假名中则用“々”符号来表示重迭。

  包括单联边的字在内,也存在重出的问题。《练字》中,“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状貌山川,古今咸用,施于常文,则龃龉为瑕,如不获免,可至三接,三接之外,其字林乎!”意为偏旁相同的字,比如类似于带山字旁、水字旁的字,实在避免了可联用三个,超出以外就会“联边”林立,造成行文上的瑕疵。对于此,笔者也认为,不论这个“联边”在字的哪个部位(上下左右),只要有三个以上半边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必然形成同边“量”的叠加,从而增加画面构图中局部空间的“分量”。所以,对单联边的字进行练择,加以回避,完全是从视觉思维考虑的,它与文本字义无关。

  同样,在书法中的“重出”现象也十分普遍,《练字》“避重出”的迹象形态审美观也就成为书法用字时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共同定律。如书法《兰亭序》21个“之”字,就用了21种写法,无一雷同。正如王羲之《书论》所说,“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这些避重为书法迹象形态的变化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使书法在“空间—形态”中充分展示了“第三符号”的艺术生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练字》对书法作为“空间—形态的第三性符号”形态审美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1.从汉字运用的技术层面看,《练字》的避重复、避联边,主要是避免空间的雷同,前面已做详尽分析。在书法上也尤其讲究这一选字的技巧,并对如何避重复、避联边,以求变化,作为衡量书家创作水平的标准之一。《练字》也客观地认为,“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即对于实在避不开重复与单联边的情况,也宁可相犯,不必计较。如“波涛汹涌”“汹涌澎湃”等,这些直接关乎到书法“空间—形态的第三性符号”的视觉效果。

  2.从汉字运用的艺术层面看,《练字》肥瘦观、疏密观的美学思想不仅指导了文学行文的用字,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书法形态审美,从而形成了书法自身肥瘦曲直、浓淡枯湿、“疏处可跑马,密处不透风”的形态美学价值观。而这种书法形态美学价值观又成为练字观的延伸与发展,并与《文心雕龙》的“练字”审美观极为一致,从而使书法成为了“空间—形态的第三性符号”。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0.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A]//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753.

  ③E.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11.

  ④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318.

  ⑤⑥莫·卡冈.艺术形态学[M].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6:345—351.

  ⑦户田浩晓.文心雕龙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85—86.

  ⑧謤羲之.笔书论[A]//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3—31.

  ⑨陈绎曾.翰林要诀[A]//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483.

  ⑩项穆.书法雅言[A]//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1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