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天堂

时间:2014-07-15 17:00 来源:发表吧 作者:占芳雨 张静 点击:

  摘 要:中国赏石文化由来已久,各个朝代都有名人爱石,赏石的标准有以前的“透、漏、瘦、皱”到现在的“形、质、纹、色”,赏石的标准一直在变化,但是始终贯穿着君子比德的思想。

  关键词:赏石;透、漏、瘦、皱;形、质、纹、色;君子比德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027-01

  一、赏石的由来

  中国自古就有佩戴玉器的习惯,以示君子如玉有高尚的德性。可是玉的采取和制作的过程尤为复杂。“美石次玉”,石之美者曰珉,似玉而非玉,更容易采购,而且体积够大,放置庭院中更添意境。中国人自古就崇尚自然,水石草木就成了构造园林必不可少的元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一直都是中国园林崇尚的不二法则,园林就是自然的一个缩影,而不是单纯的人工仿制,人们总是希望造成“鬼斧神工”的效果。而其中的石头更是造园主人的挚爱。

  二、名人多爱山石

  人们喜爱石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可见其历史的悠久。南北朝时期就有帝王喜爱把选中的石头放置于自己的庭院中。后来,唐代的白居易也是喜爱石头的人,他曾做“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双石》),以石为友,而且乐天同时还是首次发现太湖石的瑰丽,并把其放于园林中得人,“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视缕簇缩,尽在其中”记载于《太湖石记》。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米芾,爱石成狂,对着友人家得石头跪拜,称其为兄弟,人称“米癫”。帝王爱石总是大手笔,宋徽宗建造艮岳时,收集天下奇石,劳民伤财弄的怨声载道,直至金兵南下,建好的艮岳也是无福享用太久就亡了国。北京恭王府里面有一座假山,这座假山就立于石碑之上,碑文上有“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可见人们也爱给石提词,用以表达自己的志趣。

  三、赏石头审美体系的形成

  爱石的文化流传已久,跨越千年,在其中也对石头的鉴赏逐渐形成的体系,有了特定的标准。清初李渔曰:“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在宜然,漏则不应太甚。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者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始与石性相符。(选自《闲情偶寄》)”后人又加了“皱”字,作为评判的标准之一,就石的外观而言,多纹多络,纹络褶皱凹凸不平,大洞小孔似连非连。

  上海豫园,是明代的私人园林,设计精巧,布局细腻,风格雅致,园林中楼阁错落,山石众多,玉华堂前的“玉玲珑”是“透”中佳作,放一炉香在“玉玲珑”下,每个洞都会有烟雾袅袅而出,用一瓶水从上部浇下,每孔都会有水流出,真可谓路路相通,彼此相连。留园位于苏州,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园内空间营造处理巧妙,假山与叠石出自当时名家周秉忠之手,山石峥嵘,“冠云峰”相传是当年宋徽宗建造艮岳时遗留下来的花石纲,“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为波涛所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就是说的“冠云峰”的特点,而且“冠云峰”从各个方向看去呈现的都是不同的景象,面面有惊喜。福严禅寺中的“邹云峰”是江南三个名石之一,邹云峰高2.6米,是石英峰中的佼佼者,邹云峰表面多深密褶皱,菱角分明,壁立峭峻,峰峦叠嶂、纹络崎岖,把评石标准中的“皱”做到极致。

  四、君子比德和爱石的关系

  古往今来,如此多的人喜爱山石,除了社会风气、政治原因、攀比之心,那么更深入人心的山石是什么了?人们多爱梅,大多爱它高洁的品质,它迎霜而开的傲骨;喜爱竹子大多也是为竹子空中有节,具有宁折不弯的特性。其实就是一种君子比德的思想。把山石人格化,山石的岿然,坚定,永久此刻和爱石人的情感特征是一样的,用山石来表达自己不媚权贵,坚贞不二的追求,文化方面的审美,比拟高洁品质的鉴赏意识此刻占据上峰。客观山石和主观的园林主人的情感此刻达到了统一,产生了共鸣。我们传统的文化恰恰此刻就增添了我们产生共鸣能力的主要载体。

  孔子曾在《论语·雍也》里面写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其实就是“君子比德”的思想,自然界中的事物总是引起人们的感情,给人们品德的一种寄托。人们在面对一座山峰的时候,总是会觉得安然、稳健。有一种人文情怀始终贯穿与赏石文化的过程中。

  赏石文化发展到现在,喜爱石头的人群扩大了很多,由以前的文人、士大夫为主力的群体,扩展到现在各个阶层,赏石的标准也有原来的“瘦、漏、透、皱”发展到现在的“形、质、纹、色”。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人赏石仅仅只注重石头的外在形态,简单的追求玩赏石头过程中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赏石本来的“道魂气韵”,赏石赏的就只剩下石头形态。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物质充实着我们的同时,也腐蚀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精神的家园绿地越来越枯萎。我们赏石的人越来越多,又有多少不是单单喜欢它的形,喜欢它的外在,或者更简单一点,仅仅是为了跟风,装点一下自己的门面,还有很多人赏石的时候是爱着石头本身的气质,爱着它的骨气,恋着它的坚贞永恒,追求着它的浑朴刚正、光明磊落。而忘记了赏石时的“君子比德”。赏石不仅要品味山石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形体,更要记住我们赏的山石本身的气韵,它的沉静淡泊、浑朴刚正,这样外在的形和内在的韵结合的时候,我们的精神绿地才能永不枯萎。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