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包山花鼓戏与其他花鼓戏艺术形态的比较鉴别(2)

时间:2014-07-15 13:57 来源:发表吧 作者:章蔓丽 点击:

  二、音乐形态的比较分析

  在包山花鼓戏与其他花鼓戏音乐形态的比较分析中,也可以洞察到它们之间的同异关系。

  1.音乐溯源不同。包山花鼓戏音乐源于当地的民间音乐,并与来自安徽凤阳的花鼓调的音调相结合,构成声腔剧种的音乐形态。包山花鼓戏音乐取材于民间的花鼓灯舞、采茶舞等民间舞蹈音乐艺术的素材,还将原生态的花鼓曲艺的坐唱音乐也收入囊中,构成了以民间音乐为基础的,民间舞蹈、曲艺音乐为辅助的,以凤阳民歌花鼓调⑤为基调的音乐形态。在音乐艺术的形象塑造上,也保留了表演唱、歌舞、说唱等音乐表演艺术的成份,汇集了诸多民间艺术门类音乐之精华,显现出既有姐妹艺术音乐形象的特点,又不脱离戏曲本体音乐基本特征的风格特性。包山花鼓戏音乐形态组合的主要元素有民歌《花鼓》《十二月花名》《鲜花调》和《凤阳花鼓调》等,有民间舞蹈音乐《茉莉歌》《篾篱阵》《拜年调》《贺新春》《穿阵》等,有说唱类型的曲调《你打鼓来我打锣》《凤阳出了个朱元璋》《打海棠》《闹湖船》等。

  2.音乐体制不同。包山花鼓戏早期的音乐体制属曲牌联缀体⑥,现为板式变化体结构,对主要曲调的应用仍有较强的曲牌体套路。湖南花鼓戏的音乐源于民间小调和牌子曲的演唱演奏音乐,加入了民间歌舞音乐形成花鼓戏音乐的主体部分。民间艺人在演出的实践过程中,吸收融化了打锣腔和川调的音乐元素,形成了以当地民间音乐为主外来音乐为辅的音乐形态。其中的民间小调由民歌小曲和丝弦小调组合,而丝弦小调即为明清时期当地广为流行的时调小曲音乐系统。牌子曲以民歌、锣鼓调组成,构成了唱腔曲牌和文武场曲牌的主要来源。

  湖南花鼓自诞生以来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联缀体,现已辅以板式变化体的形式。湖北花鼓戏的音乐以打锣腔和大筒腔为主轴,受到皮簧声腔剧种音乐表现手法的影响。打锣腔是以鄂东民歌、小调为基础,受清戏影响下产生的花鼓声腔剧种音乐⑦。大筒腔以大筒胡琴为主奏乐器而得名,而大筒腔的音乐渊源于四川的梁山调。初始阶段的湖北花鼓戏以锣鼓伴奏,并伴以帮腔的形式,构成鲜明的曲牌联缀体列,后来普遍地过渡到板腔体列的音乐形态。

  安徽的皖南花鼓戏音乐形态有主腔和花腔之分⑧。主腔由四平调、扭子调、淘腔等组合而成;花腔的音乐均由民间音乐构成,并始于曲牌联套体,后衍变为板式变化体。凤阳花鼓戏音乐源于当地的民歌,以民间花鼓调为基础,由此派生出民间歌舞、曲艺类型的音乐,构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形态。

  从包山花鼓戏与其他花鼓音乐形态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包山花鼓戏和凤阳花鼓戏音乐形态的构成方法相似,其他花鼓戏音乐形态的构成各有套路。它们之间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是始于曲牌联缀体。现在音乐体制发展不平衡是它们之间艺术构成差异的表现,而主要的差异则表现于它们之间的音乐之源方面。

  结语

  包山花鼓戏和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情感因素和文化意识,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状况、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⑨。因此,保护它不仅是要保护其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传承”。我们应当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和认识它,用音乐社会学、比较音乐研究的手段研究它,使这一手口相传的文化链得以延续,传承花鼓戏这一草根的文化品种,使之更好地符合群众的审美情趣,为民族音乐宝库添砖加瓦。

  注释:

  ①周传家.民族戏曲的活态保护[J].当代戏剧,2007(2).

  ②陈江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浅析浙江省云和县包山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J].安徽文学,2008(6).

  ③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戏曲曲艺》编委会、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1983:124,396.

  ⑤李荣新.论明清时调小曲的渊源与发展——以“凤阳花鼓戏” 的生成为研究个案[J].北方论丛,2007 (3):19—21.

  ⑥马小雨. 曲牌联缀总是情——探索曲剧唱腔音乐的联曲体结构形式[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4).

  ⑦刘正维. 论打锣腔系统[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 (4):69—81.

  ⑧张冬菜.中国影戏声腔综论[J].戏剧,2010(2).

  ⑨翁敏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J].中国社会导刊,2005(11).

  参考文献:

  [1]陈江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浅析浙江省云和县包山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J].安徽文学,2008(6).

  [2]时白林.安徽戏曲音乐的源流与特色[J].音乐研究.1993(02).

  [3]杨龙英.传统戏剧的精品打造和品牌建设——以包山花鼓戏《福妈嫁囡》创作为例[J].大众文艺,2013(05).

  [4]何晶.浅析地方戏曲唱腔特点与课堂教学的巧妙融入[J].大舞台,2012(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