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谈多媒体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利弊(2)

时间:2014-07-09 15:17 来源:发表吧 作者:裘楠 点击:

   2.2 音像播放,主次错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而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教学增强了生动性,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有的教师却频繁地运用多媒体,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比如教学《梨园金曲》这一课时,有的教师介绍京剧的"唱、念、做、打"、"口、手、眼、身、步"这些基本功全部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整堂课下来,教师几乎不用什么范唱、范奏,一直是课件中的音乐在演示,学生看不到教师的亲自示范,就失掉了亲身体验,而且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取代,割裂了音乐课堂所特有的情感纽带。课堂效果就大打折扣。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

   2.3 盲目依赖,喜新厌旧。多媒体课件突破了传统的媒体限制,以其随机、灵活的特点,把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为广大音乐教师所喜爱,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各具特色,各具所长的其它媒体。有的老师不管上什么课,不管上什么内容,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要做课件,纯粹是为了课堂中有课件而做课件。错误的认为不用多媒体上课观念落后,就不是一堂优秀课。于是,所有的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动画等应有尽有,看起来似乎很热闹,可实际效果却很一般。

   3.运用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音乐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音乐教师在强化专业训练的同时,应该努力学习和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便适应目前及将来的教育发展形式。但在运用多媒体时应注意遵循的原则。

   3.1 遵循发挥学生主动性原则。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因此,假如迎合教师事先设制好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程序、机械的学习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不能把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和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取音乐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3.2 遵循师生互动原则。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声情并茂的范唱和眉目传情的表演是电脑永远代替不了的。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也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优化教学的手段。因此,不宜制作从头放到尾的课件,而应在教学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师生交流。如在上"行进中的歌"这一单元中的《当兵的人》时,我穿上了迷彩服,戴上帽子。一副军人打扮,然后在《当兵的人》的音乐声中跟同学们一起交流军训时的生活及部队中军人的生活、形象、精神,接着我充满激情地为大家唱这首歌,最后,我和学生用坚定有力的步伐在歌声中行进。这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使得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3.3 遵循合理利用多媒体原则。在音乐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如果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单纯追求所谓课堂效果,为电教而电教,则是一种本末倒置。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样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强大,但有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样能够解决问题,这时可选择使用其它媒体。幻灯、录音、实物展示等传统的媒体在提供事实、创设情境等方面仍大有可为,且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实施新课标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因为图"时髦"而盲目的使用,更不能完全漠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音乐教学中的使用。

   勿庸质疑,多媒体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确实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包办一切,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生动的课堂离不开教师根据学情所做的现场调控,也离不开亲身示范等传统音乐教学手段。因此,我们要从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使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从而开创音乐教学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04.1

  [3]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10

  [4]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5.6

  [5] 《中国音乐教育》 2005.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