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生态性变异背景下的岭南民族舞蹈走向研究(2)

时间:2014-07-08 17:26 来源:发表吧 作者:蔡昕宇 点击:

  1、文化塔基上的风格独特性。 日本舞蹈家石井漠说:“没有风格,舞蹈是绝不可能长时间存在的”。没有一种事物是处于独立状态,而对于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往往不能简单对其基本动态语言和动作韵律表面进行研究,而是需要一个宽大的塔基作为支撑,支撑的塔基核心就是文化底蕴。岭南舞蹈在一定时期会受地域文化、风俗人情、生活方式和心理特性等多方面影响,因而岭南民间舞蹈风格的生命力同样来源于其历史文化、人物和风土人情,只有将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语言符号、象征意义以及风格形态与舞蹈紧密相关的文化现象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和独特个性,才能使其以更顽强的生命力长久立于文化长河。

  2、关注其根(神韵),而非关注形。吕艺生先生曾说:“舞蹈意识的深层表现我们只有从它最初始的现象中窥探得更清楚”。岭南民间舞蹈由于其舞蹈本性,乐于展现绚烂多彩的身姿、动律以及脚步等,但也由于其综合的本性,使其无法在一种单纯局限的表面形式上生存。很多专业舞者在学习岭南民间舞蹈时候能够迅速将其动作要领、体态姿势以及技巧学会,表演起来动作流畅优美,但往往这样只是学习了形式美的形象动作,在表演该民间舞蹈礼仪规范、歌舞内容及风格特点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审美心理有所欠缺,导致形似魂不在,因此专业舞蹈所看重的不应单是对于程式化动作的强调,更多是动作中所蕴涵其岭南文化中信仰崇拜,所以深入其文化背景、语境和各种文化现象,将其整个社区的文化背景、风俗礼仪甚至是语言文字中去解读其蕴藏的深刻情感,这样才不会出现演绎中断层变异的情况。

  3、对民间舞蹈的传承人的支持与重视 。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环境和民风民俗的不同,一个既有创新意识又忠于其传统民族文化的舞者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在进行舞蹈或仪式活动中,讲究和注重的是本民族的民俗文化,注重的是信仰的作用,他们往往以独到的表现方式传达当地民众情感信息,因此对于现有的民间艺人应该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重视。此外,由于舞蹈言传身教传承的特殊性,对于有潜质的传承人要着重力度培养,甚至可以进行“隔代”传承。在某些地区,民间舞蹈逐渐走进学校,由老民间舞者直接教导学生,在学校开展“非遗”项目传承,使岭南舞蹈精湛的技术传达下去。

  4、岭南民族舞蹈精品打造的必要性。在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秉承“传承民间舞蹈的神圣使命感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不少舞蹈精品打造出来,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舞蹈语汇上体现出完整的岭南韵味,如大型民族民间组舞《岭南之舞》, 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的舞蹈搬上舞台,把静态的舞蹈词汇变成动态的舞蹈艺术。此舞剧复活了大量历史资料(包括濒危艺术),为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样本,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的道路。同时潮汕的英歌舞已经走出岭南,在全国获得各类大奖,如今不仅有传统男性为主的英歌,还有女英歌和少年英歌等,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大大促进英歌这一特色民俗文化的发展。此外广东歌舞剧院的《骑楼晚风》和《行走岭南》等,都以岭南民间舞蹈为素材,是岭南舞蹈文化展现的精品之作,为观众了解岭南舞蹈风情做出极大展示贡献。

  5、政府以及文化界的重视和关心。近年来,在政府以及文化届的大力支持下,已经举行了很多以贴近群众生活题材为基础形式多样化展现岭南民间艺术风采的盛会,而岭南非遗传统舞蹈大赛等比赛举行,也使民众更加了解和欣赏到岭南民间舞。另一方面,媒体界的大量宣传、岭南舞蹈的宣传讲座等的召开,极大地鼓舞了舞蹈工作者,同时为创造更好的岭南舞蹈、优良舞蹈人才的涌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此外舞蹈数字化理念的提出,建立岭南舞蹈三维动作数据库与数字化虚拟展示、代表性岭南民间舞蹈制成光碟等等,都是使岭南民间舞蹈健康有序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方法。

  结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岭南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生命情调和风韵美感屹立于岭南文化中一隅,我们唯有务实于岭南特定的地域文化下,紧握时代脉搏,以毕业论文格式文化为支撑,联合从事民族民间舞蹈的相关人才,肩负起保护和传承岭南舞蹈的历史使命,并对各个地区的特色舞蹈进行发掘和整理,积极深入探索和丰富岭南舞蹈的外延,使岭南舞蹈以其鲜活的生命力、特有的人文特色和地域风情常立于中华舞蹈历史长流中。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