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岁时节庆文化视野下的陶瓷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研究

时间:2014-07-04 16:07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明春 杨玲 张婉丽 点击:

  摘 要:人们的日常生活同传统文化联系紧密,尤其是我国“岁时节庆”文化相关题材的产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以景德镇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为研究内容,使用谐音、象征、典故等手法,分析出“岁时节庆”文化理念下的陶瓷产品设计方法并用于产品设计实践。

  关键词:岁时节庆;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百福呈祥

  从先秦时期,节庆文化的雏形出现伊始,内涵丰富、结构严密的传统节庆文化历经千年风雨,不但满足了民众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万物间的种种关系,成为人们世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文化食粮。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模式不断衍生、发展变化,人们开始逐渐重视传统文化,从陶瓷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来看,文化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产品设计以文化为依托,人文意识重,并逐渐回归生活。在陶瓷旅游纪念品面向传统文化的设计过程中,“功用与文化”等理念逐渐被重视,陶瓷纪念品在其创新设计过程中也开始融入现代家居生活中。

  1 岁时节庆文化

  岁时节庆,主要是指受天候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所影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具有某种特定风俗活动内容的那些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以年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传统的岁时节庆活动是农业文明的伴生,拥有丰富多彩的节俗文化链,不仅记载了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也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传统节庆文化有许多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保证了节庆文化的持久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之为节庆文化的要素,由文化的一般定义来看,其中主要应包括:日期,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一般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如“四时八节”;庆典用具,如门神、桃符以及鞭炮、锣鼓、风筝;节庆用语,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等;节庆饮食,南方除夕的红橘、荔枝等“压岁果子”“吉利果子”等。岁时节庆,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生活的节奏,顺应自然、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律,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近些年来,传统的岁时节庆文化也开始复苏,相关题材的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岁时节庆文化题材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人们通过购买传统文化题材的产品来追寻精神寄托,装饰家居生活。

  2 陶瓷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新

  陶瓷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承载了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意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重任,而且也是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象征物。从陶瓷纪念品的文化发展历程来看,不同时代的陶瓷产品折射了不同时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凝缩了社会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现代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已经构成了一种设计文化,造型与装饰的要求日益提高,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协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艺术化。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已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表现,它包含了功能性、经济性、审美性以及由这些所引发的其他内容,通过器型的形色制作工艺以及材料的运用,通过审视、评判、揣摩达到心理和情感的沟通与和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实用性是第一属性,产品的形式美是表现事物内容的外在形象,它与内容完美地统一结合。

  在进行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时突出“节庆文化”的特点,例如具有收藏与观赏陈列价值的装饰产品;贴近人们生活的日用礼品瓷;针对特殊题材设计的礼品瓷;纯艺术礼品瓷。在各种不同节庆活动中,相应的陶瓷产品设计也不一样。尽管设计的方法繁多,但都有明显的相同点:造型及装饰图案紧扣主题。表现手法大致分为四种:谐音手法,如“年年有余”,“鱼”与“余”谐音(图1),用图案表示则可看作是传统吉祥符号,图中要有莲花或莲藕,还要有鱼,即“连年有余”,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象征手法,如中秋的赏月、吃月饼,象征团圆和美好;谐音与象征相结合手法,如象征福、寿的蝙蝠和寿桃常用在一起组成吉祥图案(图2),一只蝙蝠、两只寿桃、两枚古钱即“福寿双全”常用在过年的时候;运用典故,即是以历史、神话传说故事、生肖为元素进行设计等。

  3 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分析

  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主要侧重装饰与造型设计,并将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图形元素重新表现在一个新的载体上,设定一种语言环境,既可以继续发挥原有的图形信息,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春节又称为年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年节时有放爆竹、贴春联、团圆饭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如中国结、剪纸、春联、“福”字等,都是在这些民俗活动中产生的。春节节庆装饰中的民间剪纸艺术,图案的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百福呈祥》(图3)是将变形的福字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在日用陶瓷上,取福字的美好寓意,结合现代设计的变现手法加以融合。给陶瓷产品整体设计增添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和节庆气氛。传承“福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中国红”运用到现代陶瓷产品设计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如《百福呈祥》这套陶瓷水具的设计,将“红”的喜庆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在中国节庆中还经常使用的就是“龙”和“凤”的图腾装饰。“龙”是中国的代名词,自古就代表着吉祥尊贵,将龙的图腾装饰运用在陶瓷产品上,更增添一份贵气与庄严。《龙祥》(图4)这一系列陶瓷香炉造型和装饰都源于图腾的元素。色彩是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琉璃黄元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代表性。红色元素在民间信仰、民间节日、民间婚嫁啊、民间服饰、民间美术、民间建筑中都被广泛地运用。《香韵》(图5)陶瓷多用无烟香炉的设计灵感源于中秋佳节团圆、圆满之意,俗话说“月圆人团圆”,每当到了中秋之夜,家人就会相聚一起赏月、吃月饼。这一陶瓷香炉在整体视觉感觉上给人温暖的感觉,造型运用了满月的元素,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淡雅的月光般的渐变色彩。每个细节都以不同形式的“圆”呈现“团圆”的理念。顶部的圆形凹槽可装香薰精油,内部可点香或蜡烛,多功能的使用方式更能增添节庆的温暖。寓意全家人团团圆圆。

  4 结语

  岁时节庆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将陶瓷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岁时节庆文化的现实意义结合在一起,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现代多元艺术化设计,运用传统装饰“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等表现方式,实现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达到产品创新设计与传承我国文化的最终目标,也进一步拓展了陶瓷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黄涛.节日纪念物与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J].温州大学学报,2009(9).

  [3] 刘红.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构建[J].艺术评论,2013(4).

  [4] 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5] 邹昌林.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