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传统显性符号在小高层新中式风格建筑中的表现
在新中式风格建筑的作品中,我们能直接看到的许多传统元素符号,都属于传统显性符号。传统显性符号是新中式风格实践的载体,如传统的纹样、色彩、家具、灯具等的运用。这些符号通常是设计师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其重新设计或组合,制作成富有现代感的艺术品。传统显性符号在小高层新中式风格建筑中的表现与其他同类风格建筑一样可以通过打散重构、移植嫁接、抽象变形等方法来实现。
(1)打散重构。打散是将某一个运用到的传统显性符号进行分解,分解的形式可以是规整的,也可以是自由无意识的,而重构是对打散完的元素或某一个完整的符号,进行重新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重复连续构成、渐变构成、集结发射构成、特异构成及变异构成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建筑设计,整体建筑造型用传统建筑中的“斗拱”进行打散重构而成,整个国家馆的建筑由四根粗大的方柱支撑起层层叠加的斗状主体,秩序井然、堂皇端庄、宏伟壮观,使得“斗拱”在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中,用全新的设计手法演义新中式风格的现代表达,突破人们对传统斗拱的理解。将传统显性符号用重构的设计手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中式风格个性的典范。《白地馆》建筑造型源于传统显性符号中的青花瓷瓶,将青花瓷瓶立面水平等分30份,将等分所得的30份圆环用4个或6个组合单层空间单元,其中6个的组合为一层空间,4个的组合为2层以上的楼层空间,再将组合的单层空间再次组合成整体建筑空间。(图2)建筑造型的过程是“打散→重构”,通过打散重构,《白地馆》建筑造型将传统显性符号在新中式风格建筑中体现出个性。
(2)移植嫁接。移植嫁接可以是将完整的显性符号或解构后的显性符号进行替换,也可以将显性符号中的色彩、材质进行更替设计。2006年由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结合当地的建筑风格,把博物馆安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细节的设计上,更是用移植嫁接的手法将传统显性符号发挥得淋漓尽致。博物馆的山水园北墙,设计了一面苏州最具传统特色的假山,苏州传统的假山采用的是太湖石,利用太湖石“瘦、皱、漏、透”的特点,制作出群峰起伏、奇峰怪石的效果。而贝聿铭先生在山水园的片石假山设计上,采用大小不一的大片石,利用片石的整体性体现假山的气势雄浑,在假山背后的白色北墙则犹如一张大宣纸,白墙与山石一前一后的衬托,使整体景观犹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同样是假山,贝聿铭先生利用创新的思维,将片石替换太湖石,使假山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传统园林全然不同的意境。在超越不了历史文化时,设计师转变思路,可以通过移植嫁接的方法跨越历史文化,使之成为时代经典。移植嫁接的方法在《白地馆》建筑中体现在色彩的移植。建筑的主体颜色移植于青花瓷的白胎。三层与五层的衬底玻璃为蓝色,移植于青花瓷的青花色料,虽然青花艺术“料分五彩”,为了使原本丰富的造型不过于杂乱,只简单地用一种蓝色点缀建筑,充分发挥色彩对建筑的美化作用,通过蓝色与白色的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来丰富造型与色彩的关系,使建筑素雅又不单调、简约而不简单。总之,在新中式风格建筑中,移植嫁接的方法应该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对传统显性符号进行延伸与拓展,使传统艺术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发展。
(3)抽象变形。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里说:“抽象就是提炼,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里所说的‘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2]因此,设计方法中的抽象是将传统显性符号整个或局部进行提炼概括设计。变形同样可以将传统显性符号整个或局部进行变形设计,常见的做法有改变比例、夸张特点、错位组合等。抽象变形可以将一些具象显性符号抽象简洁化,也可以将一些简洁的显性符号内容丰富具体化。例如,苏州博物馆屋顶的设计采用了传统建筑中坡屋顶的形式,新的屋顶通过抽象变形的设计手法,演变成简洁的几何效果,三角形与四边形构成整个建筑屋顶,使其焕发出新中式风格建筑鲜明而强烈的民族文化时代特征。《白地馆》建筑抽象变形的设计手法运用在两方面。一是整体建筑从青花瓷瓶的演变过程。(图3)首先将青花瓷瓶用夸张的方法将其旋转变形,然后将其错位组合,形成一个青花瓷瓶演变后全新的建筑姿态。二是建筑青花窗的抽象演变,利用树为原形,将其树干、树枝、树叶利用抽象变形的方法,得到一个抽象简洁的树的形象。抽象变形使新中式风格建筑具备传统韵味的同时又能体现现代简洁时尚的风格。
4 总结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新中式风格建筑的设计师们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在借鉴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后,通过《白地馆》建筑的设计,发现传统符号在新中式风格建筑中的使用方法是多样的、灵活的、可持续的。新中式风格建筑的创新一方面有待于设计师在传统文化中不断挖掘适用的传统符号,另一方面还需在现代设计方法上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新中式风格建筑作品,才能在小高层新中式风格建筑中设计出传统的时代经典。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古典文化大成·诸子百家卷 管子[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
[2]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5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3] 孙长初.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4]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7]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