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行道类汉字的道德文化意蕴分析(2)

时间:2014-07-01 15:46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肖丽 点击:

  二、自然规律

  在道德层次中,规律、约束是第二个层次。如“道”字:“道”字在现已出土的甲骨文中不曾见过,而今人们见到的最早的“道”字是在两周金文的“貉子卣”的铭文中。其字形为“”或“”。前一“道”字其外部两边均从“行、辵”,指道路,中间为“首”字,代指人。“行”、“首”合起来的意思是:人行于路上。金文大篆的后一“道”字增加了“止”字,更突出了行走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部》认为:“道,所行道也。从走,从首。”这就是说,“道”的本义是“人行走的道路”,名词,会意字。辵还有“乍行乍止”解,提醒我们在人生路上不要只顾埋头奔走,要休息,也要停下回望自己走得对不对,有无偏离。人行于道上,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路径走,才能到达目的地,同样办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因此,“道”引申指“道理”、“学说”等意思。因“道、途”词义发展,义项承载过多,退出了表“供行走的道路”义常用角色,由“路”取代。金文中的“道”有许多解释,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云:道字中的“”当为“首”字,学者们认为它是人或兽类的头部形象。“行”中有“头”,说明金文的“道”这个字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路。对此,文达三指出:常识告诉我们,女人和雌兽的生殖道即阴道是胎儿娩出时所必经的唯一通道,而胎儿的正常出生一定是一个以其头部为先导的、有一定方向的运行过程。道字最初展现的不是人行走的道路,而是一幅颇生动逼真的胎儿娩出图。由此进一步推测,“道”字的原初意义有两项:一为“女人和雌兽的生殖道”,即阴道,此为名词。一为“导引”,此为动词。[6]另外道字从字形上看,是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如《周礼》中王城的道路、参之以远古村落中的道路,远古文化中神庙或神坛的建筑结构之路——无论是城、村、庙、还是坛,其路是对天路的一种摹拟,带有天威的路。路是这样一种东西,让人沿之而行,顺着路就通达,不依路就困难,是一种法则和规律的具体体现,按照中国的整体直观思维:“道”是规律本身,是通向规律之道,是规律的具体运行。在这三层含义的合一上,“道“就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理。理重在说得出,讲得清,看得见的规则、条理、逻辑。道不离人,人行道上。人在道之中,这个由 “首”来代表的形象,最初是神,后来演化为人:王与士。[7]这个“首”无论是最初的扮神之巫,还是后来的敬神之王和体道之士,都在强调主体对体会天道和实践天道的积极作用。帝王们要敬天保民,以德配天,道与德紧密关联,表示美德、善事、有德行者如《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人生须走“正道”法自然,正道就是自然的运行、原理、原则,违背自然之道,人类受灾受难。如,四季是自然之道,若错乱,万物无法生存;再如,星球的运行轨迹,若偏离轨道而行,宇宙难以和谐共存。人亦要遵循父子君臣之道、夫妇之道等等,否则则父子冲突、兄弟相残、君臣无义,饱受违逆自然之道的伤痛与折磨。

  再如“律”、“役”等字都是从彳部,与行走有关而蕴含了道德文化。如“律”字甲骨文为,杨树达认为“律从聿声,实兼收聿字之义”,甲骨文的律左边是手持笔,他理解为“手握笔以刻画甲骨器物,行区分之义,进而有了接线、标准、行列之义”,形成一种规范、准绳。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约束,出现律法律文等。役字在《说文》中字形为,会意字,象人守在路边持殳击人,本义是服兵役,戍守边疆,衍生出职责、职分的意思,如陆游《晓赋》中“万物各有役,吾生何所营。”坚守岗位、服劳力之事、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是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等可以探索运用的道德层面为第三层。如“行”,行是会意字。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道路。“行”的小篆为,非常形象的指示道路的形状,即十字路口,演化出的双人旁“彳”。有表抽象道路意,如《丰》九四《象传》:“遇其夷主,吉行也。”“ 吉行”即“吉之道”。又《小过·象》:“君子以行过乎恭, 丧过乎哀, 用过乎俭。”“行过乎恭”之“行”系德行义, 意指君子应重德行, 唯不应过于恭敬。出土文献中的简帛《五行》篇有探讨德之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现实出德与行的关系。再如“术”, 形声。从行,术声,本义是城邑中的道路。术,甲骨文即是(又,抓)+(八,分,剥离),造字本义:从植物茎上剥下青。术”合并了“術”之后,“术”不读它原有读音 zhú ,而转读被合并字“術”的读音 shù, 術的小篆为,《说文》解释为“术,邑中道也。”《广雅》释“术,道也”,后引申为方法、技艺、计谋、法律等等。比如算术,就是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就是遵守一定的方法技巧。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汉字并非初创便很完美,能满足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得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我们从中,学习文字与文化的关联,分析行道类汉字的演变发展,探索古人造字智慧和深厚的文化蕴涵。

  参考文献:

  [1]余延的.汉字的演变与文化传播[J].汉字文化,1998.

  [2]顾颖莹的.基于汉字构形的汉字意象可视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5] 李振华.“德”字与德文化渊源[J].江汉大学报.2002.

  [4]文达三.老子新探[M].岳麓书社,1995.

  [6]程德祺.殷代奴隶制与商品经济.[J].殷都学刊,1989.

  [7]张法.中国文化的字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