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岭南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

时间:2014-06-27 11:31 来源:发表吧 作者:朱纯等 点击:

  3.2 手法传承,特色造景

  传统的岭南园林常用的布局手法是在建筑庭院中凿池置石、周边间以四时花木、配植高大乔木留荫,亭、廊、桥、舫、景门、花窗等园林建筑则穿插布局,结构精巧、色彩艳丽,空间通透开敞。为了达到既在功能上经济,又在景观上“小中见大”的效果,园景构图上常设置缩小尺度的山、池、亭、桥、路等来扩大空间感觉。巧用景门、景窗、假山、框景来增加景深层次,辅以迂回小径延长游览路线。园林空间组合灵活多变、过渡自然,建筑小品意境含蓄多姿[1]。

  十七景的再造,是通过景石、景墙构建以及水景营造、绿化造景等手法再现古代瑶溪景观。特别是听秋居、藤花堂、景融轩、河南茶室、双洲涤砚池等五处展园建筑均呈现了岭南建筑风格,并分布于临近水边处,如是充分运用造园对景手法,在视觉上形成对景,丰富了水上景观,让景融入自然,成为整个展会的五大亮点。听秋居位于海珠湖东北边,由听泉亭、庭院、溪涧叠水、石桥等组成。园路将游客带入花木点缀、空间开敞、小中见大的庭院,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擅长以庭院和庭园组合、庭院艺术与建筑布局密切联系的特点。面对清澈的溪流,阴凉舒爽,即便酷暑也有秋天的感觉,充分展示“茶香客对坐,耳边无限秋”呈现出非常自然写意的生活场景(图6-8)。

  3.3 风格传承,古建再造

  传统岭南建筑一般采用青砖灰瓦、满洲窗、灰塑等传统岭南建筑元素,建筑通透、轻巧;木建筑外立面以木色为主,灰瓦屋顶,给人以纯朴自然的感觉。“听秋居、景融轩、枕涛屋、河南茶市”等景点的建筑和景观营造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用材、做法,均延续了岭南园林的传统。

  “听秋居”的主题建筑外墙体采用“糯米+粘土+少许石灰”建造而成,保证墙体的坚固性、承载力以及防水等功能;墙底铺装大理石,发挥防水功能;屋顶为当地海草,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势。这些都是古时当地居民楼的典型筑造方式,体现了岭南园林的自然性、生活性以及实用性(图9)。

  “景融轩”造型独特,“舟屋虽非水,篷窗亚沧浪”,为船舫造型,临水而建,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式等岭南标识性建筑特点,显示出景融轩的古典美(图10)。飞檐斗拱式的屋顶高而尖,不仅有利于排水,还有利于通风散热;墙身采用青砖砌成,屋顶采用青瓦盖置,质朴隽秀,且透气性好。无论建筑材料还是建筑手法都体现出浓郁的传统岭南造园艺术特色,都因地制宜、密切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十分注重庭院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而且借用水面,起到很好的开拓视野的作用;让建筑融入环境,景观衬托建筑,达到在屋内看园景,园内看建筑的效果,突显出岭南园林造园的独特手法。

  “茶市”还原了古时茶市的建筑、贸易和繁荣面貌,将广州人日常生活与茶的故事通过建筑、雕塑、茶田和漫画演绎出来。采用青砖灰瓦构建两旁建筑,建筑形体轻巧,构造简易,体量也较小,建筑的外形轮廓柔和稳定,大方朴实,采用大理石作为地面铺装,再现古代海珠茶室的繁华景象(图11)。 展现了岭南园林建筑以生活型为主,实用功能极强的务实风格。

  3.4 植物配置,特色传承

  岭南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常绿,繁花似锦,用于造园的植物材料尤其丰富。自古以来,岭南园林中应用了大量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比如:观花乔灌木、色叶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等,尤其是观花乔木在园林中应用较多。岭南园林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特点,营造出不同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植物景观,这是岭南园林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次海珠湖公园园博会景点的植物景观建设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的多彩性和丰富性。针对原来“植被大面积为草坪,缺少主题开花植物”的不足,堤岸以原有植物为主,适当增加开花植物搭配,并沿路设置鲜花带;依湖岸的曲线变化及庭院景观种植水生植物,湖岸和木栈道两侧则种植落羽杉及水杉,美化沿岸景观,同时注重增加观花植物,加种大面积桃花和部分樱花,形成一定的视觉效果;在原有树林草地及樟木林中增加开花小乔木、灌木和时花,增加景观的层次及色彩;原有红花楹段种植大面积茶树,点缀茶田,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此外,特别注重发挥观花乔木的景观和文化功能。比如:营造“十丈红棉道”古景,以原有一株高大红棉为视觉焦点,周围配以平台坐凳及景石刻字,以蜿蜒小路引导游客进入“照影红如火”“青山绚四围”的意境中。木棉树体高大雄伟,开花如火如茶,春季红花满树,十分壮观,明代李哗《暮归》中写到“醉里已知春色老 ,西风开遍木棉花”,特有的花文化是岭南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瑶溪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木棉作为广州市市树,更加凸显其文化精髓。

  4 结束语

  岭南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造园风格注重实效、顺应人意、遵从自然;布局追求实用与通风,追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拥挤中求畅朗,流动中求宁静;朴实中求轻巧,繁丽中求简洁。植物素材丰富,配置手法细腻、自然;木、竹、石、砖、瓦、蚝壳、三沙土等建筑材料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2]。突出体现了“适用为度、适时而变、兼容并蓄”的岭南文化特征及“开放兼容、多元并蓄”的文化个性[3]。岭南园林具有独特的发展过程和浓郁的地方风格,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与江南园林、北方园林鼎峙的三大园林之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对传统的岭南园林进行传承和弘扬,在传承的同时创新发展?这是摆在园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重建与延续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传统园林,让广大市民关心和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使文化得以传承,大放异彩,需要各方引导和行业的不断推动。

  海珠湖公园重现瑶溪美景,将公园建设、岭南水乡和瑶溪文化因地制宜地融合在一起,将瑶溪文化内涵通过景观要素表现出来,在挖掘和赋予景观要素文化内涵方面,做了积极而有效的尝试,使得传统和现代要素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园林作品。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和借鉴。

  岭南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植物生长特点及文化习俗,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营造出更多有深刻文化内涵、满足现代生活需要、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园林佳品。

  参考文献:

  [1] 刘惠连.岭南园林文化及造园手法探析.现代农业科技[J].2010(3):237-239.

  [2] 夏昌世,莫伯治.岭南庭园[M].曾昭奋,整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13.

  [3] 范建红,陈烈,张勇,等.岭南园林发展变迁的地理透视。热带地理,2006(1):87-9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