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美食家》是经久不衰的名篇,而从休闲美学这一全新的角度可以分析《美食家》的独特之处与现实意义。作者用“美食”的视角描绘了苏州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这是一种闲适、融合的审美意象。而作者更是通过高小庭与朱自冶的斗争,向人们提出了“应当如何休闲、如何看待休闲”的问题
【关键词】美食家;休闲;美;心态;社会风情;文化创造
一、休闲中的社会与文化之美
《美食家》的“美”不仅仅在于“食”,作者想要展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形式与对这种文化的思考。在笔者看来,这就是一种休闲的文化。
作者在文中交代了苏州休闲文化的根源:
历代的地主官僚,富商大贾,放下屠刀的佛,怀才不遇的文人雅士,人老珠黄的一代名妓等等,都欢喜到苏州来安度晚年。这么多有钱有文化的人集中在一起安居乐业,吃喝和玩乐是不可缺少的……
可见,苏州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变得精致而成熟。所以人们的休闲活动就到了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地步。
从人物活动上看:朱自冶一天的行程就包含了多种传统形式的休闲:美食、茶楼、泡澡……而文章中的细节:大姑娘唱小曲、教堂会、坐小摊、吃了饭要睡一会儿……显示出苏州人休闲的思想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从人物的心态上,休闲之感就更能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中,朱自冶泡澡时的精神状态最为典型:“沉浸在一种满足、舒畅而又懒洋洋的神仙境界里……四大皆空,万念俱寂……周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和甜美。” 这种从容、恬静的精神状态是对休闲最好的解释。
作者通过写休闲,传达出苏州的社会风情:一种在悠然的休闲慢节奏生活中体现的融合之美。
小说中描绘的茶楼里清幽的环境、小巷中温馨的氛围、人们逛马路、吃小摊时的热闹,可见苏州人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小说的主线虽然是“斗争”,却也充满温情,各种政治运动、人际争锋,最终因为这种休闲的氛围而得以融和。
陆文夫用他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从“美食”的角度,在一系列“休闲”中,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充满意蕴与情趣的画卷——一个充满休闲风情、融合人情的苏州。可以说,《美食家》中的休闲之美,既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态度、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上,又体现在作者缓缓讲述的笔端中。
二、从小说中探寻休闲的审美内涵
休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比劳动更容易接近美、感受美的方式。人在休闲的时候,不会像劳动时一样,刻意追求实用目的,也就不需要刻意与实用功利拉开距离来获得美感。而从休闲中产生的美感,不是由外部的利益或者效果带来,而纯粹是处于人用心去享受休闲活动审美意蕴而带来的身心愉悦。
如果人们为了追求生活的更高质量,把休闲变成一种更精致高雅的形式,那么休闲就成了一种审美活动。休闲“能孕育出创造性的结果,展现出个人的价值”正如文中的朱自冶,由于他对吃、对一种休闲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他决心重新编写菜谱。
朱自冶的菜谱正典型地说明了:休闲不仅能让人感受到美,也能创造美。而以休闲为目的的创造,放下了许功利的因素,人们单凭自己的爱好去创造,创造出来的东西便更具有一种审美意蕴。
推而广之,一座城市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在休闲中创造的。正是千万如同朱自冶一般的“好吃之人”,创造出了苏州乃至全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也正是千万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创造出了人们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
《美食家》这篇小说,也是作者把自己多年的休闲经历沉淀之后的审美创造。据记载,陆文夫自己也是一个乐于享受生活的人。正因为这种丰富的经历与情感上的欣赏,陆文夫才能描写出这样一幅动人的社会风情画。
作者的这份休闲的情怀也传达到了读者的心中。很多读者在读完之后印象最深其实是作品中呈现的各色美食以及苏州人闲适的生活。读者也许不会深刻地去反思历史,却能在作者创造出的充满情趣与意蕴意象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正如文中所说“文化大革命可以毁掉许多文化,这吃的文化却是不绝如流”——很多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出人的记忆的,唯有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生活之美是永恒的。这也许正是休闲的意义。
三、在斗争中思索人们应有的休闲态度
高小庭与朱自冶斗争了一辈子,也思考了一辈子,总结起来,就是人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休闲活动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思考。最典型的例子是高小庭与丁大头的对话:
资本家说清炒虾仁比白菜炒肉丝好吃,无产阶级尝了一口之后也跟着点头。他们有了钱以后,也想吃清炒虾仁了,……苏州的吃太有名了,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文化……
可见,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必然就会有更高的追求: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想要在工作之余用一种精致、高级的方式来调剂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朱自冶在解放前的那种用剥削他人达到自己休闲目的的方式固然不可取,但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所有的休闲活动,因为休闲不仅是调剂劳动的劳累的方式,更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自由与生活的美的重要方式。一味地否定一切休闲活动,就会破坏掉它们原有的那种文化与美。
如果人们能够通过自食其力获得一种休闲、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休闲的文化就应该得到提倡。“高雅的文化形态与健全的生存方式的统一,才是理想的人生。”只有人们都能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休闲,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的。
从高小庭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待休闲态度的变迁。而一个国家如何很好地对待休闲也正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有人说“朱自冶那凸了又瘪,瘪了又凸的肚皮,便已是那时‘生活的晴雨表’,更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在朱自冶肚子最瘪的那几天,是国民物质最贫乏的那几年,也是人们的精神最贫乏的几年。可见当一个国家不重视休闲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会好的,一个国家也将是没有生气的。
但作者并不是一切休闲活动都持乐观的态度:新时期高小庭眼中苏州的变化让他百感交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金钱去休闲,休闲的形式多样了,但这被应酬、排场等功利因素渗透的休闲活动的质量却大不如前,人们在其中也难以体会到以前的那种闲适和愉悦了……这变了味的休闲正是现代人休闲的写照,也是作者的隐忧。
如何让休闲发挥其作用,回归其本质,使人们真正在休闲中获得美感,正是现代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休闲:即他从酒席上逃出来之去阿二家的家宴“没有应酬,没有虚伪,也谈不上奢靡。”休闲最重要的还是一种心境,“休闲的快乐并不完全在于物质上是否满足,重要的是在于拥有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感”,只有拥有了休闲的心境,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处处发现休闲的美感,而不应该是在休闲的时候还保持这功利的心态从而污染了休闲之美。只有努力把经济学论文利益方面的东西远离休闲活动的休闲才是纯粹的、充满了人间美好感情的休闲,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休闲,才是美的休闲。
【参考文献】
[1]陆文夫.美食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美)杰弗瑞·戈比著,康铮译,田松校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黄兴.论休闲美学的审美视角[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4]赖勤芳.休闲美学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美)克里斯多夫·爱丁顿,陈彼得.休闲:一种转变的力量[M].李一,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英)罗素著,张晶选编.什么是快乐人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