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无论从内容、题材和风格方面都独具艺术魅力。其艺术歌曲作品的创作构思,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采用中国古诗词或现代近体诗词作为歌曲歌词,在艺术表现上以其唯美、细腻的音乐线条展示诗词本身所蕴涵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黄自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注重钢琴伴奏在歌曲中的展示和体现,使钢琴伴奏声部的音乐具有活跃、流畅的特点,丰富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真正使伴奏与旋律、诗词三者紧密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风格;特征
二十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新中国前最鼎盛的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从20年代初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到了30年代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探索路程。最突出是以黄自为代表的上海国立音专专业音乐家的创作;以聂耳为代表的“左翼”音乐家的创作;以冼星海为代表的“抗日救亡”音乐家的创作;以陆华柏、谭小麟、夏之秋为代表的“国统区”的音乐创作,以及郑律成为代表的解放区革命音乐家的创作等,这些音乐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现实,与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们所表现出的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不仅使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走向了成熟,而且还将它推向了一个历史的前所未有的高峰。
黄自(1904—1938),字今吾,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江苏人,作者曾留学美国学习作曲,先后在欧柏林大学及耶鲁大学学习心理学和音乐,1924年春以其管弦乐音乐会序曲《怀旧》的演出,获耶鲁大学音乐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被聘为国立音专教授教务处主任,主要作品有:管弦乐序曲《怀旧》、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清唱剧《长恨歌》;爱国歌曲《旗正飘飘》、合唱曲《抗敌歌》、;艺术歌曲《九一八》、《热血》、《南乡子》、《花非花》、《玫瑰三愿》、《天伦歌》等,艺术歌曲创作主要分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和为音乐会创作的艺术歌曲,其典雅清新的音乐语言,成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的典范。
一、古代诗词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相结合
众所周知,19世纪后期是欧洲浪漫主义达到鼎盛的时期而逐渐出现拐点的时期,而20世纪初的音乐基本上还停留在浪漫主义的末端,而黄自先生正好在20世纪初去西方学习,深受浪漫音乐的熏陶,所以写出的歌曲作品都有着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特点。纵观艺术歌曲的创作,无论是舒伯特或舒曼所写作的歌曲大多是来自本民族的诗人所写作的诗词,配以优美的旋律表达人物生动的内心,无论是从钢琴伴奏方面还是从歌曲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刻画,使音调与歌词、旋律与钢琴都处在同等的地位,而黄自先生的创作在这些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上独到的加入了中国元素,使唐宋名家诗词变得更加的生动,使得歌唱者和听众都得到了无与伦比的享受。
如歌曲《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原诗词共4句,而黄自先生在将这四句诗词配以钢琴时巧妙的运用了音乐中“启承转合”的写作方法,无论在诗词朗读的逻辑重音,还是在音乐中的和弦处理都恰当的使这首词原来的韵味得到了体现,他所创作的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从一定意义来说重新的定义了中国歌曲的性格,充分的体现了“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意义。这首歌曲的创作从根本上区别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借西乐之旋律填词,兴国乐之光”的创作模式,从真正意义上打开了具有中国音乐性格的歌曲创作模式。黄自在作曲中为了表现这种飘渺,在旋律中采用大跳的进行,节奏平稳,感情徐徐到来;在钢琴伴奏上,左手也是旋律的进行,有些模仿古琴的吟唱,高声部仿佛飘在旋律之上,使听者更好地感受到这首乐曲的飘渺感,而这种高低声部平行八度的进行,使乐曲更显得空洞,增加了古词原有的境界。曲体结构采用起、承、转、合的形式,民族调式,全曲采用了,把中、西理念巧妙的结合起来。
二、现代诗词艺术歌曲
黄自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中的歌词汲取了古代诗词精华的同时也积极的表现出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其创作的现代歌曲正是用当时正兴起的白话文”、“新诗”等当时较为新颖的形式。在1927年所成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专,所汇集的音乐家与文学家中韦瀚章、龙榆生等人,时常对旋律与歌词的结合进行创作与探索。1933年6月,黄自所出版的歌唱曲集《春思曲》,其中就包含了至今在日常教学以及音乐会经常演唱的经典曲目《思乡》、《春思曲》和《玫瑰三愿》三首作品,三首作品皆为精品。
《玫瑰三愿》 词创—龙榆生
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蓝杆下。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蓝杆下。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
龙榆生(1902—1966)在家族中行七,故又自称龙七。20世纪最富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与夏成焘(著名词学家、现代词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唐圭璋(终其一生,专治词学)并称三大宗师。从1928年起在上海音专任教,与萧友梅、李惟宁、黄自等著名音乐家工同为中国音乐兴盛共同奋斗着,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词与音乐结合的问题,尝试把传统诗词规律用于现代歌词的创作。龙榆生一生于词的音乐性研究用力甚勤,对平仄四声、句度长短、韵位安排等深入的探讨运用在歌词中有着更深入的研讨。1932年3、4月间,淞沪之战(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停战后,他来到音专校园,看到玫瑰凋零、景况凄凉,于是写下了这首词。经黄自谱成乐曲,成为一个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龙榆生因在上海孤岛时期曾从命于汪伪政府,于是一直没人再提起他。1966年病逝于上海,享年64岁。
这是黄自1934为此创作的歌曲,虽然篇幅很小,但无论是旋律曲式结构、和声运用,还是词曲结合等方面,都显得极其典雅、精致。在课上,刘老师请了两位同学现场演唱和伴奏,听了以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歌曲感情非常的细腻,写出了花儿的命运,玫瑰是非常娇的,黄自把玫瑰喻成女人的命运,音乐里反映出的音乐灵魂很到位。歌曲演唱中的玫瑰花,玫瑰花的叹息式歌唱音调与“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的咏叹式抒情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歌曲的性格对比更加生动鲜明。歌曲的结构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段采用6/8节拍,第二段采用9/8节拍。钢琴所支撑的主要和声,复调旋律的小提琴模仿均与歌声相呼应,从而达到了新的艺术境界,这样的作品在当时同样是很少见的。曲体结构采用A、B单二部曲式,以动机发展为手段,采用模进的手法;6/8和9/8节拍交替,并采用了西洋大、小调交替结合。内容以赞美和感叹的口吻,曲折地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之情。作品体现了中国东方的“小园香径独徘徊”式的落寞与忧伤,与温婉的宋词意境默默相通,似中国的“小咏叹调”。
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的感受到这位我国20世纪初的音乐巨匠写作的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真挚的情感以及对艺术歌曲创作的执著,这些艺术歌曲旋律美妙,歌词寓意深刻时刻,这些无不影响着当今的音乐创作。正如黄自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发展中国自己的音乐,中国的音乐绝不是抄袭外国作品或如西洋人用五声音阶作旋律的骨干便可以做成的,它必须由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与灵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术修养的作者创作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于苏贤.歌曲的钢琴伴奏写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