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略论草根博客文学:文学的转变与回归(2)

时间:2014-06-23 16:5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启龙 徐哲 点击: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都有一种交流的需要,20世纪法国文艺理论家罗兰·巴特也一直呼吁文学的对话功能,他认为传统文学的缺陷就在于它是一个封闭的文本,只能听到作者的声音,所以他认为文学必须是开放的文本。“在今天可以被重新写作的东西即可写文本。”⑧传统的文学是“可读性”的文本,它没有为读者和作家建立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作者与读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被分开,文学作品只有在作者创作完成并发表后才能公布于众,而且如果读者在接受文本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也无法与作者进行沟通,无法参与到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时性”则为文学提供了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天地,读者再也不是纯粹的文本接收者,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他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以正式的身份参与到文学的创作中,与“草根作者”形成互动体系,使“草根博客”成为一种集思广益的集体性创作。

  同时,博客的审美性和传统文学的审美性有着不同的性质。传统文学创作要求语言的唯美。语言的双关、寓言、象征、隐喻、暗示等一系列修辞手法,已经不是草根博客作家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博客的审美不仅仅是文学性的,还是视觉的因素,甚至音乐性的因素,很多人的博客在艺术设计上很讲究,并且一打开就能听到音乐,这些因素都会在人们阅读博客文字时影响审美的过程。“博客文学”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乐,FLASH、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装饰自己的博客空间,使文学作品被充实成为丰富的多维文本,尽可能让读者参与到一次感官上和思想上的试听盛宴。

  从上述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来看,“草根博客”不仅发展了传统文学,而且在许多方面相对传统文学更是有所转变和发展,并且以它特有的风格为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本源回归:开花散枝,落叶归根

  “草根博客”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发展,而且从文学创造的类通性上来说,它也是对文学的回归,回归到了更加原始的层面上。

  首先,文学起源于民间,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文学却被统治阶级所垄断,文学在日益艺术化、典雅化的同时,也愈来愈脱离俗众,而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责任和审美承担,文学中的民间审美意识日渐淡化,底层民众的文学话语权被慢慢剥夺。

  文学产生于劳动人民劳作时的口号,由于表达要求的彻底释放,“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成为博客写作的一个特点,文学又回到了它的起源点,将庙堂文学还原为民间文学。由此看来,最原始的作家就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而“草根博客”又将这种传统应用到了文学创作中。这可以看出是一种对传统古典文学的回归。

  其次,上古文学时期,文学刚刚萌芽,文学的审美追求为求真,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草根博客”对上古文学的回归趋势。如同我国古代《诗经》《乐府诗集》等,都是来自民间的声音。而“草根博客”也是来源于普通劳动人民的文学作品,“草根”在日常生活中将人们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化为文字,在这一点上与诗经时期的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博客本身就叫日志,并且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博客写作实际上是随写随评,随评随改,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智慧共享、集思广益式的“集体创作”特色。博客创作的这一鲜明特点,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读者对写作产生了某种干预性。“似个人化写作的博客,其实已经预先‘内置’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大众的情绪和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又属于一种窥视文化。”⑨草根博客文学大都存在小圈子共处现象,在这点上它与古典文学时期的文学交流十分接近。传统文学交流就是以趣味相投的小圈子进行的,古代文学中就有许多因为创作理念、创作风格、创作主张相同或趋同的人而组成不同的文学流派,比如江西诗派、邺下文人集团等。而“草根博客”上各式各样的博客圈实际上也是如此,一些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博主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博客圈”,如“情感沙龙”“文海兰香” 等等。写手们在这些圈子里互相交流,相互切磋。这样的小圈子式、部落式的文学交流和创作群体的聚拢,也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回归。

  四、结语:俱“网”矣,数风流,还看今朝

  博客文学的兴起,使草根皆作家的时代已经来到,文学新样式的定位也引起了文史学界的关注,如近些年关于文学边界大讨论的兴起都是对于当代文学发展的全新思考。著名作家二月河曾这样评网络文学:“大河奔流、泥沙俱下”,我们也不能否认网络文学的众多弊端和对传统文化的蚕食,像“文学大盗”的产生、网络术语的滥用、文字语言的混淆模糊等等。

  “草根博客”是草根平民阶层满足成为作家心愿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讲述自己故事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文学从精英走向民间的重要渠道。尽管,目前“草根博客”还处于初级阶段,博客写手面对突如其来的言论自由还有点不知所措,有点忘乎所以,尚不能成熟地处理和解决自由创作和精品创作的关系,导致在博客中任意放纵自己,造成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写手本身文学素养的提高,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类型,必然会随着它的成熟与完善,使草根们带来的博客文学与传统文学相互补充,成为当代核心期刊文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① [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第131页。

  ②⑨ 欧阳文风:《博客的兴起和文学创作方式的转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第114页,第117页。

  ③⑦ 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第36页。

  ④ 黄鸣奋:《网络时代的许诺:“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文艺评论》2000年第4期,第4页。

  ⑤ 陈登报:《论博客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第240页。

  {6}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⑧ 张伟:《公开的私人话语——博客文体审美特征探求》,《兰州学刊》2010年第4期,第133页。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