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简析电影《暖》的色彩运用艺术(2)

时间:2014-06-23 16:2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一林 点击:

  而与此相呼应的是,影片在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时,也是采用冷色调处理:绵绵细雨,潮湿的环境,让人感到委婉而清凉。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没有火山般的爆发,只有一种沉默和忍耐,暖对井河由最开始的逃避,到后来井河登门拜访,暖对他在家里的招待,期间穿梭着两人当初纯真而美好的回忆,却更加反衬出现实世界里错爱的无奈。

  这时我想起李白《秋风》中一句话:“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这时画面中间有一段两人在狭小天井中的对视,墨绿斑驳的墙壁,零零碎碎的绵绵细雨,一切都是凄凄凉凉的,惟一拥有热气便是火炉上的水壶,热气轻轻冒出盘旋在两人中间。煮沸的水就像两人的内心一般,虽有激情荡漾,但却因壶盖的阻碍只能冒出丝丝清烟,喑喑残喘。正像词人纳兰性德在《虞美人》一词中说:“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最后直至井河的归去,伞下的距离似乎是两人最近的距离。高大斑驳的石墙下,狭小潮湿的长巷中,一切色彩都是黯淡的,伞下的身影被剪出寂寥的剪影,投射在石墙上,留下哀伤的痕迹,无限苍凉。但是暖没有被黑暗吞噬。是因为哑巴丈夫,为她点亮了一盏不是很亮的灯。

  三、红色与黄色自然温暖融汇

  影片中,红色与暖暖的黄色相融交汇,抹去了原有青灰色调的凄凉与突兀,如同碎花一样,零星地分布在影片的回忆之中,实为纯真爱情的珍藏。这让我想起水木年华唱的:“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红、黄色彩的运用,使画面灰色的整体构思与创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导演在《暖》中运用的色彩表现,不但使整部影片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为电影增加了厚重的内涵,使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审美洗礼。

  井河回忆中的故乡画面色调普遍偏暖,给观众一种温馨、柔美、舒适的视觉感,回忆是美好的。同时也是象征着影片中人物一切美好的愿望,在困境中精神的守望及对未来和希望的无限追求。

  画面色彩直接参与了剧情情绪的渲染和深化,使主题得到了升华。影片中,观众在色彩世界中,心里随之漾起,色彩将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换过渡得自然流畅,更重要的是将画面的色彩与影片中人物的情绪,将故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出神入化地传达给观众,并准确地表达出来。红、黄的暖色零星地穿插在片中,红、黄色彩是电影中人物内心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影片中隐喻作用的伏笔。德国剧作家席勒说:“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美的结合与平衡里才可找到。”[4]《暖》片里的镜头在现实与回忆间不断剪切,影片在浪漫与现实里交织穿插,回忆中暖穿着表演时的红色服装,小武生穿的红衬衣,戏班子的演出妆容,林井河穿在白衬衣里面的红背心,台下人头攒动,台上锣鼓声声,吆喝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此时的场景都呈现出一派暖色景象,隐喻着红色代表着热恋,暗示着少女那最为美好和纯真的初恋即将到来。这一设计虽然是服从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但是更有其独特的内涵。此刻红色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丰富而美妙的画面,而且直接参与了主人公情绪的渲染和深化,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之后,暖和小武生在芦苇丛中的轻吻相拥,和煦的微风轻轻吹起芦絮片片,幸福就那样无声无息地悄悄降临。再后井河送给暖的红色纱巾,暗示着井河对暖的承诺,在暖荡秋千时红纱巾随风飘落,这同时也暗示着轻而薄的纱巾,就像他们的初恋一样经不起考验,象征着希望的破灭。新人婚礼上的服饰、苹果、彩绫和胸花;铜镜前的描眉添红,金色的阳光柔柔泛开成暧昧的光圈……这些红、黄色的融汇使用,充分体现了在色彩总体基调中,各局部色调的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四、 结语

  一部电影作品,总会有一个与主题对应的情绪基调产生总的色彩基调,它是揭示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情绪及心灵的有力造型手段,表现出或明快、或悲情、或低沉、或浪漫等。色彩对于电影叙述的作用是如此的重要,既可让记忆变得鲜活,又可让现实变得如此破旧阴冷。《暖》中的色彩变成了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既传递情感,又表现思想,既烘托气氛,又体现风格。色彩提升了影片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井河是愧对暖的,所以他想把愧疚弥补给暖的女儿。暖的女儿身上穿的红衣服和井河手上红黑格子的雨伞,在灰蒙蒙的世界里显得格外明亮,这也可见是导演独具匠心的安排,在小女孩身上我们可以见到绚烂的色彩。花格子的衣服,暗红的裤子,五颜六色贴在窗子上和水瓶中的花糖纸。小女孩是美好的,因为她有无限的希望。井河把那把红雨伞送给了小女孩,这就象征着是送给她一个承诺,一个希望。井河把对暖逝去的感情寄托在这个小女孩的身上,象征着天不老,情难绝。主人公、导演、观众大家都有共同美好纯真的祝福和愿望。影片《暖》中,虽然有冰冷,有绝望,有残酷,但仍然处处透露出暖暖诗意的画面和氛围。

  [参考文献]

  [1] 瓦尔特·赫斯,编.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M].宗白华,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134-135.

  [2] 王世德.美学新趋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101.

  [3]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A].名人名言录[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2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