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既重视从故事题材、表演形式、演艺方法上求奇立异,同样也注重从现实社会日常生活中寻找非常之情、非常之事。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中指出:“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李渔倡导要创新,奇是创新的表征。他提出:“新,即奇之别名,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又说:“世间奇事无多,常事为多,物理易尽,人情难尽。”但他主张从日常家用之事中寻找和摹写未尽之人情,而反对一味在题材、故事情节上狠求奇怪。李安则不然。纵观李安整个导演生涯,我们可以发现,在其从业之初,他更为侧重将电影镜头对待现实人生,从种族、地域、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来寻找差异性、奇情之美,而后来在其导演经验逐渐丰富后,又受到好莱坞电影模式、大片风格的影响,逐渐开始从故事题材、表演等方面来表现“奇”,“愈变愈奇”。正如明代倪倬《二奇缘小引》所说:“传奇,纪异之书也。无传不奇,无奇不传。”茅瑛亦认为:“传奇者,事不奇幻不传;辞不奇艳不传;其间,情之所在,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不谔奇谔眙者,亦不传。”李安就喜欢在“奇”字方面花心思、下工夫。他创新性地用3D水墨意境来表现奇幻冒险场景,将曾经被评价为“绝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小说《少年派之奇幻漂流》搬上银幕。他选择拍摄“绿巨人”,塑造了一位有着人格分裂、物化表现和戏剧性家事冲突的“超级英雄”,激活受众的惊奇想象力。当然,不管如何变化创新,李安所导演的电影,其故事情节皆能合情合理,符合历史语境、现实生活的一般实情,从没有胡编乱造,率性捏造,也即他能较好地调和电影的“自律”和“他律”,做到“艺术的真实”。
三、尚“和”:李安电影的审美境界
李安受到了中西方尚“和”思想文化的熏陶、浸染和综合作用,将“以和为美”作为电影美学的叙事法则和理想境界。他通过弘扬“和谐”美学精神来调和工业技术发达后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人的内心生活失衡、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失衡问题,正视、反思了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人性分裂、伦理失范、身份危机和价值认同危机等诸多“异化”症候,希冀借助电影叙事来医治工业化、都市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发展导致的生态污染、生活病变、心情忧郁、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等系列“现代病”,帮助人类恢复起“整体”思维、“和合”意识及“和谐全美”观念,最终在梦幻的影像世界中发挥“和谐美学”的力量重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完成人的思想革命、精神启蒙和心理救赎。
李安有着尚“和”的电影审美文化诉求,“和”构成了其电影主题思想、文本内容,成为其影像创意、故事题材选择、素材取舍、角色塑造、台词设计等重要标准。尚“和”文化理念的形成,离不开他对中西方“和谐”美学主潮的较好接受和自觉传承。周来祥先生曾指出,“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西方古典美学的思想主流,其主编的《中国美学主潮》《西方美学主潮》系统地梳理了中、西尚“和”思想的历史演进脉络和主要表现形态,肯定了“和”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社会建设及文明进化的重要价值。李安生长在台湾、工作生活于美国,受到了中西方古典“和谐”文化的深入影响。他自觉地反思种种“现代性”危机问题、考察亨廷顿们焦虑的文明的“冲突”问题,猛省于池田大作所敲响的“二十一世纪的警钟”,最终奉献了《喜宴》《冰风暴》《卧虎藏龙》《绿巨人》《色·戒》《断背山》《少年派之奇幻漂流》等系列佳作,来冥同文化间差异(包括身份文化、性别文化、价值文化等),消除文明的冲突,接续断裂的“和谐文化”血脉,重建人的“和合”意识、“和美”精神。如《推手》探讨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及“和谐”问题;《喜宴》着眼于东方家庭亲情文化与西方同性恋文化对立冲突中的“宽容”和“和解”;《少年派之奇幻漂流》讲述了派在天灾人祸的痛苦打击下,孤身一人与凶猛的老虎由陌生、对抗到相互认同、和谐相处,同舟共济于海上,依靠生命的韧性,顽强生存下来的故事。以“和”为贵、以“和”为美,是整部电影的思想主旨。他的这种文化追求,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
“和”是李安电影叙事的内在法则,这从他对镜头的把握、拍摄的手法、造型与动作设计、环境和背景的选择、舞美的追求、配音的调适、光线的运用及色彩的烘托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以环境和背景选择来说,选择于竹海之上格斗,看似是李安传“奇”的表征,实质上他是欲以竹林斗剑之唯美意境来引导人反思与自然的存在关系。冲突、格斗打破了静谧时空,展现了人难以遏制、平静的欲望,但最终此方水土归于“平和”昭示了自然的力量。田卉群也曾指出:“李安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均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调和。……如《饮食男女》一片中出现四次的街道从车水马龙毫无秩序到秩序井然再到交警指挥的镜头出现,暗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艰难的融合过程中终于获得秩序。”[3]一切见出,“和”终归是李安电影所欲表现的主题。
综上可见,李安贵“情”,其电影美学的内涵就在于写情、演情、言情、移情、宣情、畅情,“情”乃李安电影的“核心”;他亦主张传“奇”,拍摄电影,讲究创意奇、故事奇、表演奇及拍摄手法奇;他又尚“和”,受中西方尚“和”思想文化的熏陶、浸染和综合作用,他将“以和为美”作为其电影美学的叙事法则和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59.
[2] 朱小丰.现代电影美学导论[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195.
[3] 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