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影视《红楼梦》《西游记》魅力探析

时间:2014-06-18 15:10 来源:发表吧 作者:胡芃原 点击:

  [摘要]影视《红楼梦》《西游记》使艺术经典走向大众,走进人生。古代经典之所以受到现代大众普遍欢迎,原因在于,在人生处境、人生态度、人生经验、人心人性等深层面上,古今相通。这些人生深层话题超越时代、超越社会、超越阶级,具有永恒性、普世性、终极性。因此,观赏古代经典,同样可以引导我们认识人生,反思人生,从中受到启发,汲取人生智慧。经典的魅力就在这里,所以它依然活在现代人心里,依然给现代人以启发。

  [关键词]经典魅力;人生处境;人心人性;古今相通

  《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名著,过去一般只在读书人中流传,如今拍成影视了,接受者为芸芸众生、普通大众,仍然受到普遍欢迎。而且,即使到了国外,也依然受欢迎,其“粉丝”真可谓古今中外、男女老幼了。如此受到广泛欢迎,原因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内在深层秘密的。笔者以为,除了直观的影视形式招人喜欢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深层的、内在的思想魅力。观众对其中的世故人情并不陌生,而是“似曾相识”,总感觉和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内心相似相通,因而看他们似乎就是在看身边的人和事,乃至于是在看自己。这说明,就外在形态而言,古典作品中的生活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是就其深层的人生处境、人生体验而言,古人与今人依然相通。

  这种相通,正是人们喜欢古典作品的内在原因。这种相通,少数文化层次较高、具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的人可能有意识,而更多的普通观众是无意识的。普通大众只是喜欢而不知为什么喜欢,只是感觉亲近却不知道为什么亲近。这就需要作一些理论的分析和阐释。

  本文以《红楼梦》《西游记》为例,说明在人生处境、人心人性等深层面上,古今人是相通的。艺术经典的魅力就在这里,所以它依然活在现代人的心里,仍然给现代人的生活以启发。

  一、贾宝玉的困境是文明社会所有人的困境

  贾宝玉的最大特点是喜欢自由,愿意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自在的活,不愿意受任何约束,然而他又不得不接受家庭、社会所加给他的各种各样的约束,他不得不生活于自我与社会的夹缝中。

  首先,贾宝玉不喜欢读书,一听读书就头痛。其实他也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不喜欢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他喜欢的是能自由抒发个人感情和灵性的唐诗、宋词,是歌颂自由恋爱的《西厢记》和《牡丹亭》。

  其次,就人际交往说,宝玉喜欢和姐姐妹妹们在一起,而不喜欢和污浊男人在一起。他的著名言论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所以看见女儿便清爽,看见男人便觉得浊臭。”这里说的是“女儿”而不是“女人”,在宝玉眼里未出嫁的女孩清纯如水,不受世俗污染,所以可爱;而女孩出嫁变为女人就变得势利,面目可憎。宝玉说男人浊臭也不是指所有男人,而是指被功名利禄污染的男人。秦钟、柳湘莲、蒋玉菡重情义,不俗气,就是宝玉的好朋友。

  第三,讨厌仕途经济,拒绝家庭和社会安排的常规道路。贾宝玉是贾府的继承人,这一角色要求他热衷仕途经济这一套,而贾宝玉却偏偏极为反感这一套。林黛玉不劝他入仕,他视为知己,薛宝钗和史湘云因劝他入仕,他立马翻脸要把她们赶出去,可见他对仕途经济的人生之路厌恶到何种程度。

  第四,家庭要求他承担责任,而他却拒绝承担,他沉浸乃至于陶醉在个体心灵的天地里,追求情感的满足。“茫茫人生苦海中惟一的慰藉便是众人的或各人的眼泪,是女孩子爱自己的真情。陶醉在这样的‘情’中,结束痛苦的人生,这就是宝玉的‘主义’,这就是宝玉的宗教,这就是宝玉的价值观。”

  总结贾宝玉的主要特点可以看出,他一生喜欢沉迷于自我而讨厌社会,他始终处在自我与社会冲突的困境中,他一生活得好累,终于忍无可忍,出离红尘遁入佛门。

  细想,贾宝玉身上的矛盾,或者说自我与社会冲突的困境,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也不仅仅是那个特定时代的,而是文明发展进程中整个人类的矛盾、整个人类的命运、文明社会所有人的困境。由此看,《红楼梦》不仅写了过去(那个时代),也写了现在,而且还写了将来——将来的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了个人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如此看来,贾宝玉形象的意义将永远不会失去。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大约都是一个贾宝玉,他的痛苦可能在你身上重演着。不同在于,他在艺术中,因此他可以按作者的安排出家;而你,终于摆脱不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之网,你要在这里挣扎一辈子,由此看,岂不悲乎?

  我们平时总说《红楼梦》深刻,总是不大理解,这里我们通过对贾宝玉的文化分析,证明了这一点。《红楼梦》是永远不朽的,其价值是永恒的,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生活中最深层次的东西。

  二、跟着感觉走还是跟着理念走

  看过《红楼梦》的人总爱问一个问题:你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两个最著名的女主角,各有鲜明个性,各有大批“粉丝”和贴心朋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原因很简单,林、薛二人分别代表了两种人格类型,两种处世态度。这两种人格、两种处世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广泛存在于观众之中,所以她们也就分别获得了与自己相同相似的观众的喜爱。林、薛的区别即观众的区别,也即人群的区别,人生的区别。

  因为观众对林、薛的性格和故事都已经比较或相当熟悉,所以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根据笔者的理解,她们二人性格和处世的最大区别在于,林黛玉立身处世的立足点是自我(或个性、天性、个人),简单说即跟着感觉走;薛宝钗立身处世的立足点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简单说即跟着理念走。

  林黛玉是可以理解的、可爱的,而薛宝钗也是可以理解的、可爱的,可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黛、钗二人的性格及处世态度、生存策略是截然相反的。问题在哪儿呢?怎么理解呢?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