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妇人霍利·琼斯是导演刻意隐藏其行动及语言的一个人物,观众只能从她的只言片语推断剧情,从而为最终谜底的揭开制造了更大的悬念。琼斯太太首次出场是罗基正在她家的后院检查停在草坪上的车辆,她推开门告诉罗基那是她丈夫的车子,并问罗基要不要买。当罗基说不买之后,她警觉地问“你能告诉我,你来我家干嘛”,一切都表现得滴水不漏,如同一个居家的平常老妇而已。当罗基到她家盘问阿莱克斯有没有在停车场说什么的时候,霍利·琼斯撒了谎,她强调“我就在那,他们什么也没说”,以此来掩饰自己绑架了两个孩子的暴行。在罗基要求单独与阿莱克斯谈话时,镜头中琼斯太太先是有些迟疑,然后从沙发上起身,叮嘱阿莱克斯她就在隔壁,缓慢的动作和呻吟表示她身体的衰老和病痛,这些都是她做的良好的掩饰。在凯勒第一次拜访她家时,她说出了部分实情。她和丈夫曾是虔诚的信徒,会在暑假时开着房车载着儿子到处走,发放传单传播福音。但儿子患癌症死去给他们全家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这些都是琼斯太太说的真话。但她接着编造了收养阿莱克斯走出阴影的谎言,而且冷静沉着、滴水不漏,令凯勒无法找到线索败兴而归。凯勒第二次拜访她家时,琼斯太太已做好了准备,在凯勒自信地说不想伤害她时,琼斯太太已经拿枪指着凯勒了。此时的琼斯太太一脸严肃,一扫之前的羸弱之态,显现出绑架儿童的冷血罪犯的本色。而之后她冷静地驱使凯勒喝麻醉剂、开车、进入洞穴,则完全揭开了她的真面目,影片中的谜案的真相也就此揭开。
二
影片以儿童失踪案件为核心,将案件发生后各方的反应放在“放大镜”下进行仔细观察,由此探讨了人性和信仰危机等严肃主题。安娜和乔伊的失踪,是影片叙事的基础。这种事情,光是听说就会让人十分难受,而影片选择这样的题材,目的是把人性放在极端条件下进行观察。孩子失踪这件事,凡是父母都会产生深刻共鸣。观众虽身处电影院,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所引发的道德冲突的升级,必然会影响观众产生情感的反应。观众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当自身碰到这种情形时会产生何种行为,则会引发观众群体的深思。
影片中,人性成为实验品,而儿童失踪案则是人性的试金石。同样是失踪孩子的家长,安娜的父亲凯勒·多佛和乔伊的父亲富兰克林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两人同样担心孩子的安危,同样都在出力寻找,但富兰克林采取在法律限定范围内行动,他不超越界限,同时相信警方的努力,他的表现是大多数正常人都会采取的做法,因此不是影片重点表现的内容,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个参照的标准。富兰克林做出的惟一不合乎法律规定的事情,就是他在凯勒的劝诱下协同凯勒拷打阿莱克斯,他将这件事告诉妻子南希后被妻子制止。但阿莱克斯的企图逃跑及反抗,使他们默认了凯勒的做法。凯勒是影片重点表现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生还的希望越来越小,在恐惧的驱动下,理性的大厦在他的面前开始崩塌,他采取了极端的做法。在他监视阿莱克斯的过程中,他已经发现了阿莱克斯唱着女孩们被绑架之前所唱的歌曲。若依理性行事,他应该继续跟踪,顺藤摸瓜,很可能就此找到幕后真凶。但急切的心情已经蒙蔽了他理性的双眼,他过于冲动地绑架了阿莱克斯,并对其动用私刑。实际上,这个心智完全被药物摧毁的加伙,可能连他的问题都听不懂。凯勒在心急如焚外加恐惧的情况下,呈现出一种暴虐的倾向, 他每天对阿莱克斯残忍施暴而无法自拔。可见,人性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发展成向兽性转化的驱使,但信仰的力量可挽救人性的堕落,这是影片涉及的另一个严肃问题。
影片中聚焦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关于现代人的信仰危机。它揭示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内在精神紧张和信仰困境。[3]现代社会的大工业、机械化使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疏离,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越来越少,人情也开始变得淡薄、冷漠。在这种情况下,信仰显得更加重要。同样的信仰可以把人们凝聚在一起,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互相帮助。片中的琼斯一家也曾笃信基督教,但家中的独子患癌症去世使他们认为笃信基督并没有带来好运。由此可见,琼斯一家的信仰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这与得病后才着急烧香拜佛有着相似之处。琼斯一家怀疑基督教信仰后,他们做出了极端的行为,那就是要与基督对抗,摧毁那些笃信基督的人的信仰。他们绑架儿童,直接将矛头指向了被绑架家庭的未来,通过摧毁这个家庭的希望来达到摧毁其信仰的目的,可见其用心之狠毒。被绑架的儿童中,除了心智几乎丧失、毫无危险性的阿莱克斯存活下来,剩下一个逃出的就是鲍勃,而鲍勃因为被灌药的缘故,也无法记起那三周发生的事情,毒蛇和迷宫是他仅存的记忆,并成为一直困扰他的魔咒。除去这二人,其他被绑架的16个孩子都死在了这对蛇蝎夫妇的手上。但琼斯先生并未完全抛弃对基督的信仰,因此才有了他到神父那里忏悔以及死在神父的地窖的事件。凯勒也未堕入丢失信仰的深渊,在他知道真相后仍未选择直接对琼斯太太动用武力。但凯勒存在的最大问题则是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尤其是他知道真相后仍选择独自前往解救女儿,这也使他成为琼斯太太的囚徒。信仰在当今人情淡薄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影片的情节无疑展示了这一点。
综上,《囚徒》在跌宕起伏的叙事中塑造了鲜明而丰满的人物形象,同时在叙事中讨论了关于人性和信仰危机等严肃主题。这使得影片的审美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与饱满。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科恩,良辰.《囚徒》:囿于情感与本能的阶下囚[J].电影世界,2013(10).
[2] 张辉.试论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 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