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数字时代胶片影像的生存空间(2)

时间:2014-06-17 15:57 来源:发表吧 作者:罗斌 代钰洪 点击:

  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诞生,所有的暗房效果都能在电脑上实现,而且,使用电脑特效比暗房来得更方便快捷,于是暗房便渐渐成为一个麻烦的代名词,人们逐渐疏远甚至抛弃了这门技术。于是,随着数码相机的推广和普及,胶片拍摄逐渐退出主流舞台,导致彩色胶卷已经无处冲卷,绝大部分彩色摄影创作已无可奈何地转向了数码相机或者数码后背,传统胶片摄影无可奈何地逐渐被数字技术赶下了主流舞台。正是数字技术的大幅兴起,迫使大批相机名厂转型的转型,破产的破产,收购的收购,重组的重组,归根结底是数码相机拍摄的成本更廉价化,成像更加直观,携带更加方便,让摄影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人都能使用的技术,这也一直是相机发展的趋势和目的。

  胶片靠艺术家的感知实现创作目标,而数码靠技术和数字来控制影像。胶片摄影有别于数码拍摄不一样的质感和颗粒,正是由于胶片摄影有着独特的质感,无数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另外,胶片没有像素之说,它完全还原了镜头所瞄准的景色,清晰度高。相反,数字设备则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即便是像素很高的相机,画面还是由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组成的,在色彩的表现上,不能像胶片摄影一样细腻地体现场景的细节和氛围,在光线变化、影调等各方面都没有胶片拍摄的包容高。归根结底数码拍摄的照片强调后期的再次创作,适合梦一般的超现实题材;胶片拍摄追求原始的创作本质,二者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取代。

  三、存储介质制约着传统胶片摄影的发展脚步

  胶片独特的质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追捧的主要因素,也正是由于胶片特有的属性制约着传统摄影的发展。胶卷靠卤化银产生化学反应来实现曝光,其感光元素的数量达到分子数量级,成像层次丰富、效果细腻的特点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胶片的感光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对处在远处和近处的光线下具有相同的成像效果。而数码摄影的感光元件属于物理光电变化,随着光线的远近、光压强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数码相机在拍摄场面较大的风光时没有胶片拍摄的效果好,但是在拍近处景物的时候差别较小。

  其次,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调整空间很大,从100~6400的高宽容度ISO值,能给拍摄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使用感光度为800的胶卷拍摄的照片颗粒就相当粗了。如果是室内拍摄,现场光线较差且不能使用辅助闪光灯照明的情况下,数码相机可以通过提高ISO感光度的方法获得较好的拍摄效果,胶片就无法拍摄了。数码相机的光敏原件敏感度高,可以自由地设置相应的ISO值,所以,数码摄影具备很弱光线的拍摄优势,因此数码相机在弱光下也能够拍摄出较好的影像。这样就很容易拍到一幅精彩的照片,而胶片相机就一筹莫展了。

  胶片拍摄的单个胶卷容量是很有限的,一个胶卷能拍摄的照片数量在36幅左右,一张4G的数码相机存储卡可以存储两千张2M大小的图片,接近100个胶卷的拍摄容量。同时,数码相机存储卡可反复多次使用,而一个胶卷只能使用一次,使用胶卷拍摄要不时的更换胶卷,特别是在抓拍现场时常常会因为更换胶卷而错失机会,影响拍摄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数码摄影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却正以独特的魅力改变传统的摄影观念、摄影技巧和摄影方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码让这个世界拍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使影像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让一个新的读图时代如期而至。从影像的传播角度来看,摄影已经进入了数字传递的全新时代。无论是作为摄影工作者还是摄影艺术家,都要去面对这个现实,并适应这个不可抗拒的现实,跟上这种发展的趋势。如果没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摄影的发展速度不可能这么快。现在采用数码技术,拍摄的数码照片立即就可以公布于世,这种技术对图像传播带来的巨大优势,是胶片拍摄无法达到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传统摄影备受冲击,但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和本质,使得胶片拍摄仍保持着极强的生命力。

  所以,今后的影像可能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比较普及的、大众的数字技术拍摄,还有一种是比较传统的胶片摄影。数码拍摄与传统胶片摄影的更替正在进行中,在摄影这块领地上它们还要竞争一段时间,就像摄影技术的诞生并未导致绘画表现手法的消亡,它们只是在使用工具上的变革,而不是最终取代。将来,传统胶片摄影的比重会越来越少,采用银盐方式冲洗的照片会逐渐取而代之,但完全被取代是不可能的,胶片拍摄及冲洗工艺一定会保留下来,让人们永远的怀念和研究。

  摄影作品的好坏最重要的因素是镜头后面拍摄的人,无论数码摄影还是传统胶片拍摄,照片的风格、情感、趣味始终是摄影追求的最终动力,所以,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不要过度追求相机的档次,更不必盲目地追求图像后期处理软件的特效效果,过度使用电脑后期特效处理出来的图片会失去摄影的真谛。摄影的文化价值始终在于作品对人的情感寄托、审美品位以及人类理想和观念的展示。因此,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无数论文范文摄影爱好者用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感动世界、启迪人类,在给我们物质文化生活带来愉悦的同时,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措,使人类朝着更加文明的明天迈进,这才是摄影人最为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参考文献]

  [1] 汤力.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比较分析[J].美术大观,2010(07).

  [2] 李西莉.新媒体环境下的数码摄影话语[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3] 刘冰.最后的守望——数码时代的黑白摄影[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4] 李凌恒.摄影在数字环境下的艺术创作与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6).

  [5] 张伟.数码摄影技术对于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意义和影响[J].大众文艺,2012(1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