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探析屈原“事君而不二”之因(2)

时间:2014-06-10 16:58 来源:发表吧 作者:位慧锦 点击:

  3 中正前贤的守节影响

  《离骚》是集中叙述屈原身世、理想、遭遇、痛苦和抉择的重要诗篇,全篇多次提到依前圣而守节的诗句。如:诗人虽“不周于今之人兮”但“愿依彭咸之遗训”维持正直清高;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喻中正之士,执分守节,不随俗人;以“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言士有伏清白之志,以死中直之节者,乃前世圣王之所厚哀;以“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赞扬唐尧、虞舜高尚而义薄云天的品德;以“依前圣以节中兮,喟慿心而历兹”回答女媭的詈责,言己依前世圣人之法,节其中和,喟然舒愤懑之心,历数前世成败之道。虽然“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但自古圣贤不必同时,而要求自己“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九章·惜往日》集中列先贤所为,述屈原之志“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12]忠贞诚信先人人为节操而亡,屈原希望像先贤一样“宁溘死而流亡兮”,让君王醒悟。屈原心中的这些前圣都有着清白之志、中直之节,即使见疑被谤也衷守于故国、不随波逐流。投水而死的前贤彭咸,遭后辛菹醢的比干,不食周食、遂饿而死的伯夷叔齐等中正前贤,他们的守节品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屈原的去留选择。洪兴祖《楚辞补注》云:“且人臣之义,以中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13]赞比干不悔于剖心,忠立而形成,荣显而名著。当屈原徘徊于去国离乡的路口时,前圣先贤身上的中正守节品质照耀到了屈原身上,让他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所要追寻的道路。由此可见,依前圣先贤而守节也是屈原不选择去国离乡的重要原因,在失落心境和艰难抉择中,他看到了一条前人走过的可取之道,于是上下求索坚定地走上这条路。

  综上所述,高洁深沉的内在修养塑造的完美理想主义个性使屈原虽然不合于溷浊世道,内心却对楚国爱之深痛之切;高贵的血统,虽然带来了天生的优越感,但屈原却身负不可割舍的民族血缘使命;遵从前贤而守节,人格尊严上有着不可更改的士人节操,使得屈原执著追求于道义。最终在“君臣以义合,不合则去”的士风中,屈原做出了迥于时代之风的选择,“事君而不二”以死明志,追溯先祖。这样的抉择是痛心的,虽然后人“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悲悼屈原不公的命运,甚至认为屈原本可如龙蛇之蛰退守其身,却不取明哲保身之道,是不明智之举。但屈原屡谏不入遭疏放却不去国的行事,树立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宗亲之忠和母国之怀的自觉典范,以身殉道、明志求索的所为,实现了教育论文身体和灵魂的同一与净化。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张培恒等.贾谊文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3][10]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5][6][9][12][13]洪兴祖.楚辞补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7]黄永武.中国诗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8]赵伯雄.春秋经传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黄灵庚.楚辞与简帛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