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分析《菩萨蛮》时,叶嘉莹逐句分析,在每一句中又对每个字节进行细致地解剖赏析。如在第一句分析中,叶嘉莹点出这句首先点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又重点分析了“堪惆怅”一词的两重含义:分别是外景的旖旎将分别之情衬托的更为凄凉;回想往事却又相逢无计所引发的惆怅。这种分析不同于王国维所代表的古代诗词评论家印象式品读,而是将文本细读带入批评视野,使传统的印象式品读有根有据了,评论变得更为沉实。
三、兴发感动说
叶嘉莹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质素就是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6]也就是说诗歌由外物触发而产生,内含诗人丰沛的感情,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感动,这也就是“兴发感动说”。叶嘉莹也是以诗人的多情和敏感来体会诗词中的情意的,这也使她的评赏取向带有鲜明的主观倾向和感性色彩,这一点说明她是没摆脱传统对她的影响的。而诗词评论的基点也多建立在主体的直观感受上,将这份感性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也正是叶嘉莹评论诗词最为精彩的地方。
叶嘉莹认为真正杰出的诗人总是给读者以独特的感受力。在评论李商隐的诗歌时,她注意到其诗总是要给人一种残缺病态的美,指出李商隐的作品中透露出纤细而敏感的感觉和情感。基于这种阅读的经验,进而分析出李商隐看事物与平常人所见到的仅是事物的外表不同,他所看到的是透视到事物心魂深处,再加上他对文字的独特把握,从而产生了这样阅读感受。
对具体的作家进行分析的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对诗词评论中一些概念结合着具体的作家进行了阐释。如在《从元遗山论诗绝句谈谢灵运与柳宗元的诗与人》中,叶嘉莹首先引用了钟嵘等人的评断,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指出了谢灵运和柳宗元诗中的“风容之美”和“寂寞之心”。但就风容而言,她又指出其区别:风是指诗歌中得以感动人的力量,可以使由于结构、内容和词采,而风容主要指诗词采方面的动人之处。古代文学理论的许多概念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内涵和外延会变得模糊,有的评论家甚至不加解释、不顾读者的理解能力便直接陈述。叶嘉莹这样的对概念的详尽分析,读者就理解了古代文论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从而理解古代文论在含蓄的表达中所透露的魅力。叶嘉莹的诗评风格明显是受到瑞恰慈的文学经验说的影响。“以我的理解,批评就是力求辨析经验和进行评价”[7],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文学作品,但批评的对象是读者的阅读经验,是对“美”的一种评论。叶嘉莹的评论正是以作品所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为切入点,但叶嘉莹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感受的传达,而是使感受能够得以“长青”的理论升华。
叶嘉莹对形式的关注是对传统诗学批评的一个超越。她指出,句法与章法的安排对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的旧诗》中,叶嘉莹尝试从意象、句法、章法结构方面分析比较陶渊明、杜甫和李商隐的诗歌。在词的研究中,叶嘉莹也有意识地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去把握,指出词在形式方面本来就有一种伴随音乐节奏而变化、长短错综的美,是特别适合表达一种深隐幽微的情思的。显然她将内容和形式看成有机的整体了,而这也是布鲁克斯有机整体论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从有机整体理论出发,叶嘉莹认识到《古诗十九首》的美在于它含义的多义性(含混)和感情统一性的有机结合。另外,在叶嘉莹的批评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新批评所用的一些术语,如意象、肌质、架构、张力、含混等,这都显示出叶嘉莹对新批评从心理上的认同。
当然,叶嘉莹也看到了新论文范文批评的不足之处,认为新批评将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客观分析和研究上而置作者于不顾,将其作用全部否定,这样过于狭隘了。对新批评有意识地批判和纠正不能不说是她新批评理论体系形成的种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邦炎.题言[C]叶嘉莹说词[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6.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英)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美)罗伯特·潘·沃伦.什么是新批评[C].新批评[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5〕叶嘉莹.从《人间词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兼论晚晴五代时期词在意境方面的拓展[C].叶嘉莹说词[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叶嘉莹.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C].叶嘉莹古典诗词讲演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7〕(英)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