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论人的艺术与艺术的土壤

时间:2014-06-10 16:1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刘玉霞 点击:

  摘 要:人类的祖先,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在自然灾难的摧铩下,为了生存,从被动地躲避灾难,被动地改变生活方式,到主动的、有目的地学会劳动,经历了多么伟大而不可思议的演进。正是在劳动中,艺术开始萌芽、成型。人类追求美、传达美、创造美的天性,亦从未改变过。

  而今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巨浪正翻卷奔腾。宁夏又是一个汇聚了多民族与多种文化精华的灵润之地。故而从事或热爱艺术的人,崇尚美与和谐的人,皆有责任努力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力图在社会上生发出懂艺,习艺,尚艺的和煦春风。崇尚和欣赏艺术的人多了,艺术的消费市场亦会渐成渐大,艺术的春天也就近了。

  关键词:劳动;艺术;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022-03

  1 艺术诞生于伟大的劳动

  人的艺术,是指艺术只属于人类。艺术对人的专属性是基于人在自然中的独特地位而言的。

  在进化史上,人类的祖先也曾属于动物,茹毛饮血,群居而凶残。但是它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劳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经验是知识的源泉①,从茹毛饮血的洞窟生活到学会用火、烤肉、搭建房屋,这种有目的行为活动,就是“劳动”。而劳动的概念——“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也证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科学性。人类的祖先在生活与劳动中,产生了友谊、爱情,也产生过恐惧,认识了敌人。有痛苦、有欢笑、有天灾、有人祸……

  而于自然界漫长的变迁中,洪水、山火、地震、冻饿、杀戮给人类的祖先留下了深刻而惨痛的教训。他们须千方百计地把这些记忆信息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子孙后代少吃一些亏,少受一些伤害,少走一些弯路。

  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是距今三万年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洞壁上围猎野牛的清晰轮廓,仿佛在诉说着史前人类的睿智与勇敢。劳动需要设计、构思与行为操作,而艺术更是离不开这一过程。人类早期艺术活动是和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鲁迅先生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一起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是早期的音乐。倘若用什么记号留下来,这就是文学。”说明这类歌曲产生于劳动的需要。这既是音乐和诗歌的萌芽,又是劳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行为②。艺术是劳动的成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生存的需求、精神的需求,是用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那么,从劳动中生发出来的艺术,也必将服务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

  2 艺术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标志

  艺术起源于人类最淳朴的劳动,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史前文化遗址辽西牛河梁的“红山文化”,有造型精美的泥塑人像,绘制粗犷的烧土、陶器,雕琢生动的各种玉器。这证明了彼时即有制造工艺,有了使用火烧制陶器的技术,而这些精美的玉器在加工之前是需要构思设计,并且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和目的指向。简单的生产生活用具,在早期的劳动者手中已然有了美的痕迹。他们对于纯美的追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在其所创制的各种工具上。

  贺兰山岩画向我们传递了贺兰山一代原始居民的生活信息和劳动状况。岩画中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辛勤劳作、智勇狩猎、虔诚祭祀。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向往,更渗透出一种原始而淳朴的大爱与人文精神。

  无数次考古发现证明,人类的祖先用其所佩带的兽骨、贝壳、玉器、陶器、铜器、丝织品、绘画、洞窟壁画、雕塑、泥塑等等方式表达美,传递美,这更证明了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人类在表达美的过程中,生发出文化艺术。就像歌中唱道的“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人类的求实,务实的经验,文化的积累都是为了传递文明,是对幸福的追求,是一种爱的信仰。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人类除物质生产力”外还有“精神生产力。”

  欧洲的艺术来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但爱神维纳斯、圣母玛丽亚、耶稣及希腊诸神的画像,都离不开人的形象。因为人的智慧、人的勤劳、人的朴实,以及人类那用劳动创造一切的精神,才是最美的。马克思告诉我们“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

  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还是老舍先生的《茶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无论是凡高的《向日葵》还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无论齐白石的《虾》,还是徐悲鸿的《奔马》,都凝聚着艺术家对人类精神与文明的观察和领悟,对生活,对文化的积淀与理解。所以艺术作品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对人类伟大的文明与自身辛勤创造的感悟,是文化、才气和智慧的结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广大劳动人民勇敢智慧的实践,就不会有艺术的源泉,而没有艺术家精心灵动的感悟和千锤百炼的磨砺,就不会有伟大而震撼的艺术。而一切艺术形式,又都是人类精神与文明的伟大体现。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