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德育课需要辨析什么是课堂的误区。一、讲真实可感的,理论不脱离实际。二、讲普通的,更具感召力。三、讲人文的,侧重素养情操。四、讲新闻热点式的,传播正能量。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内容的充实、充分,课容量要大,特别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处的社会现实。政治课堂需要“生活教育”。
【关键词】 政治课堂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5-006-02
美国哲学家、现实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同样也提出了他对“教育”和“生活教育”的认识和主张,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在对学生进行着“生活教育”——德育。
德育课堂应该是“实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有三个系列,以其中《德育·经济与政治》为例,教材内容本身已经太充实了。但是在此,需要辨析什么是政治课堂的误区,什么是积极正面的政治课。
一、政治课堂的误区
在政治课堂上,会看到下面的现象:
其一,讲高深的理论。
概念太深,完全都是理性的,没有感性色彩,或缺乏感性色彩。教师只是让学生在课本上划杠杠,或者自己整板地板书“大一”“小一”的章节题目(标题),虽然是条理明晰的大概念、小概念,但课堂死气沉沉。
其二,讲空泛的实例。
既然是实例,怎么会是空泛的?一是外国的,二是名人的,三是古代的。这样的例子虚而不实,脱离现实生活实际。课堂空洞泛力。
其三,讲“政治”色彩浓烈的观点。
要么是政治说教式,高高在上,是填鸭式灌输;要么是不顾及身份场合,面对学生讲过激的话和事。语言观点偏激,“愤青”式的。这两个极端,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这样的课堂是不健康的课堂。
其四,讲不着边际的废话、闲话。
明白的学生也会看门道,不明白的学生只会看热闹。不要以为“热闹”就是活跃课堂气氛,就是课堂效果很好。东拉西扯,吹牛乱调侃。学生非常高兴之后说:“什么都没有学到。”这样的课堂不脚踏实地,是虚浮,是浮躁。
其五,讲的是“自己看”。
这种完全放羊式的课堂,对学生不闻不问,任凭做什么,只要不出声。这种政治课堂,教师把自己当成了聋子的耳朵。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生活教育”政治课
什么样的政治课是积极正面的德育课,同时又联系实际,受学生欢迎呢?
其一,讲真实可感的,理论不脱离实际。
理论是骨架,如果没有真实可感的具体内容,理论就成了空架子,没有血肉,所以,理论不能脱离实际,实际的是能看到、听到、感觉到、联想到的。学生很不喜欢多讲概念定义,理解定义才是主要的。
其二,讲普通的,更具感召力。
德育课堂的听讲对象是一定的,课堂不能脱离他们的生活,脱离他们的生活现实。多讲讲中国的,普通人的,现当代的,身边的人和事,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感召力。另外,生活中,毕竟普通人大大多于名人。
一位父亲确认儿子得了脑瘤后下定决心要治,而做母亲的劝丈夫放弃,说我们还可以再生,重生一个健康的儿子。儿子刚刚升入初三,十几年的亲情怎么能选择放弃。做母亲的妻子选择了离婚,走了。这位父亲为给儿子治病卖掉了房子,和儿子租住在一间车库里;为给儿子治病,厂子倒了,生活都难以维续,他就从个体老板成了打工者。儿子脱离了危险,但是后续治疗还在进行中。
这位父亲就是学校里一位中专生的父亲,他在书报杂志和荧屏上没名没姓,是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父亲。父爱如山,感恩父母之类的教育,就在学生们自己身边同学的故事中,《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内涵不是昭然若揭吗?在征得这位同学同意后,可以在课堂讨论这件事。
其三,讲人文的,侧重素养情操。
政治课堂不仅是学生学理论,掌握知识,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素养和情操,使之养成优良的为人品性,经济与政治有时联系很紧密。《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曾经停了一段时间,原因是什么?整改。因为这个节目的影响力太大了,一位女嘉宾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节目播出后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宣导了选偶时的金钱至尊。这种经济观点,直接反应出说话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从全社会的角度讲,涉及人伦道德与思想政治因素。
在《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德育课堂上,像这样的内容可以讲,而且要多讲讲,讨论分析。德育课堂上教书育人的职责实在义不容辞。
其四,讲新闻热点式的,传播正能量。
春节过后开学,春晚节目小品中关于是不是该搀扶摔倒的老人,对“感动中国”人物的议论,都是能激发思考的课堂内容。日本安倍的言行呢?韩对日的态度?同样可以是德育课堂内容。
这些事刚刚发生,还很“热乎”,课堂上再加加温,能够很好地散发“正能量”,使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秋收的时候讲播种,播种的时候讲秋收,错季的讲解,像反季节蔬菜一样口味寡淡,没有了新意。
三、设计春季开学第一次《德育·经济政治》课
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德育课,《经济政治》第一课第一节授课内容是货币的定义和货币的职能。课本的“前言”非常好,课堂不可以不读。
这段话其实已经包含学习目标的四个方面: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德育目标。用散文的语言,涵盖了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读书”,书是要读的。
第一次上课,两个课时的步骤是(一)通读课题和前言,明确学习目标;(二)讨论三个题目,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对货币职能的初步认识;(三)研读课文,讲概念定义;(四)巩固授课,当堂完成练习册部分练习,紧扣课文补充判断是非,当堂练习;(五)拓展延伸、教参补充材料的口述;(六)布置作业。
这部分的重点是货币的职能。两个基本职能要重点掌握,三个派生职能了解即可。在认识货币职能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确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态度。
针对这部分的教学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在读过第一课的前言后(课题下面的文段),教师要求学生拿出练习簿,记录讨论题,然后前后左右自由讨论。
第一个题目是:美国人和日本人都强烈要求人民币增值,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提问,教师对发言学生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进行和实效。
讨论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很新鲜,当时的讨论很热烈,课堂上人声鼎沸,争论不休。有人说美国向中国借钱,有人说中国才会向美国借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第一次上课就板起面孔提要求,看见不够好的表现就训斥一通,而是刚上课就讨论,这在于他们实在是很有劲头的事情。(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流通手段)。
第二道讨论题目是,去年春节,在昆山某公司上班的小戴就因为请假三天回家过年,假条递上去了,没有得到批复就回家了。过完年开开心心来上班,结果发现自己被公司开除了。
请你想想这件事的结局是什么?江苏的学生听到江苏的事,开学又是春节刚过,“你们两三年内就要工作,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们遇到类似的事该怎么办?”教师的点拨加上切入实际的讨论题目,学生们怎么会没有兴趣?(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二是价值尺度。)
第三道讨论题目是,你认为货币有哪些职能?
授课之后的巩固工作应该是当堂消化,教师口述补充的是非判断,要求说明理由,让全体学生回答。题目突出强调基本名词,不使学生做作业无从下手,错误过多。
总之,德育课堂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为了达到“生活教育”的目的,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内容的充实、充分,课容量要大,特别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处的社会现实。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