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从英汉对比角度谈《兰亭集序》的翻译

时间:2014-06-09 16:53 来源:发表吧 作者:黄欣 点击:

  摘 要:本文从英汉对比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笔者在翻译《兰亭集序》过程中运用的译法及原因。笔者详细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并着重分析了 “形合与意合”的句法差异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英汉差异;形合;意合

  在英语学习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翻译,研究两种语言的特点是必要的。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而汉语则是典型的分析语。从英汉语言的句法特点来看,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注重意合。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就应该把握好两种语言的侧重点。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录。通过文言文能更好的研究古人的语言、习俗、社会文化等,也是其他国家和民族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文言文的特点是:单音节为主,言文分离,行文简练。其文体种类繁多,与现代英语在谴词造句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在英译时既保存其原有的表达形式,又留有中国文化的内涵;既符合欧美人的思维,又不让人误解其作者的原意呢?翻译不仅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更是一门艺术,是用语言来表达的一门艺术,是科学性的再创作。中国古典名篇《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不仅是为后世争相临摹的书法精品,更是一篇情感真挚、见识高远、文辞简练的优秀散文,因此流传了一千多年。本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了笔者在翻译《兰亭集序》中应用的译法及其原因,对文学翻译以及经典古文翻译做粗浅的探讨。

  英语句子注重显性接应,具有完整的结构,以形显义,其形合手段包涵三种情况:一是频繁使用关系词和连接词,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或状语从句;二是大量使用介词;三是其他连接手段,如词类的形态变化,代词的广泛使用 it 和 there 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汉语造句注重隐形连贯,按照逻辑事理排列词句,注重功能和意义,强调以神统形。主要靠短句的连串,句子内部意义的连贯等组成。其意合手段主要有:语序法、缩紧句、一些典型的修辞手段,如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等。

  汉语和英语在句法上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所以生存意识格外强烈,形象思维也异常突出,比较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体现在语言上,则偏重心理,注重句子的内在联系及整体语义,往往忽略语言形式和词汇形态,这就造就成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相反,西方文化却倡导“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科技意识比较发达,抽象思维明显,而且更加注重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因此这种分析性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就使英语呈现出重形合的外在特征。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这一特点在《兰亭集序》英译中有充分的体现。

  1 《兰亭集序》中的语序及其英译

  “列座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

 在文言文中(或汉语)中按照事情的内部逻辑陈述其内容:“大家依次坐在它的边上,虽然没有乐器吹奏出美妙的音乐,那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阐述内心的哀情。”高名凯指出:“汉人平常说话不喜欢用太多没有基本意义的虚词,只是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来,让人去了解这两个事情或两个意思之间所产生的关系如何……不过这并不是说汉人说话不合逻辑,因为不加虚词,我们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上句译成英语后,不但用来介词“despite”、“by(doing…)”“with”和“seated by…”分词作状语,还对句子顺序作了适当的调整。翻译的时候,译者就需要依据语境推导文言文中的逻辑关系,在英语中用连接手段把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楚地直接表达出来。又如:“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于。这段译文尽管语句顺序没有大的改变,但也用到了“while”、“once”、“so…that…”等连接手段。由此可见,文言文中流水句较多,意念相间,语言求形散神聚,重意合。相比而言,英语句式紧凑严谨,语义逻辑关系层次分明,主从分明,结构严谨,句与句之间形态标注明晰,语段呈聚集性扩展,而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是靠着各种关联词组成复合句的。

  2 《兰亭集序》中“修辞手段”的运用及英译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以上两个汉语句子都运用了排比对仗的修辞手法,局式整齐、匀称,当翻译成英语时,第一句用了“some people…some others”和连词“while”,使得句子结构清晰完整。第二句用“it”作形式主语,还用到了“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这些译文都体现了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形式的特点。

  在《兰亭集序》的翻译中,笔者深切地感悟到,当译者进入翻译世界的时候,尤其是向英语读者讲述中国文化的时候,首先还是应该考虑到保留语源文化,忠于作者原文的“信”字诀。与此同时,要考虑到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在表达方式上要尽量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照顾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的确比较大,尤其是源于各自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像中文古籍英译这样的工作显得难度相当之大,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尽力求同存异,通过翻译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播而又不失原汁原味。

  参考文献

  [1] 方婵.从形合与意合谈《兰亭集序》的翻译[J]. 文学教育,2011年03月.

  [2] 杨威.从英汉对比角度谈《兰亭集序》中的四字结构的翻译. 剑南文学,2012年.

  [3] 刘嫣.浅析英汉思维模式与翻译——看林语堂《兰亭集序》之思考[J].大众文艺,2010年.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