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学习理论对揭示乒乓球技术中隐含动作要领及规则的作用

时间:2013-08-09 10:59 来源:发表吧 作者:高守清 点击: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概述了内隐学习理论对揭示乒乓球技术中隐含动作要领及规则的认知作用;认为乒乓球技术动作要领及规则的获得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内隐性、记忆的长久性等突出的特征;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内隐学习的潜能。

  关键词:内隐学习;揭示;乒乓球;隐含;动作要领;规则;作用

  中图分类号:G846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对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内隐学习已在许多运动项目技能的获得方面得到重视和应用,但是,在乒乓球技术动作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注重的是学生的外显学习,对内隐学习过程中的无意识参与注意不够。因此,加强内隐学习对乒乓球技术动作教学的理论指导,对我们深刻认知乒乓球技术动作的潜在规律,掌握乒乓球技术的深层次内涵、加深理解乒乓球运动技术学习的规律有着积极性的作用。

  1.内隐学习的概念

  内隐学习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5年在他的《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ofArtificialGrammar)中首次提出来的[1]。Reber指出,人能够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学习(explicitlearning),另一种便是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内隐学习常被定义为学习者在没有学习目的情况下,获得了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结构,但是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知识却很难表述[2]。

  2.乒乓球技术的学习是一种专长学习,操作性知识是自动产生的过程

  有关专长的研究表明,专长的习得有一个必要的准备定律十年规则,即专长的获得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专长习得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刻意练习(deliberatepractice),刻意练习的数量与获得的专家业绩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刻意练习需要学习者在每天持续的训练中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努力对自己的训练进行监控。我国学者漆昌柱[3]在其研究运动专长中认为,熟练者能更好地提前预测到对手的行为,觉察到一些重要的运动学信息,但是熟练者不能准确地对运动专长的众多方面进行自我报告,这是专长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专家的优势在于专业经验的累积以及在广泛的刺激情境中形成的自动化的基本模式。只有通过练习,个人获得的经验知识,起着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的作用,并保持对动作的长期记忆和效应。专家的产生就是在数十年的刻意练习当中,技术、技能、战术的提高,是一种不易觉察的无意识的累积效应,这种效应只能通过实践来获取。

  3.乒乓球技术掌握的内隐性

  乒乓球技术的内隐性是指技术知识的一种类型。直到1958年,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Polanyi[4]首次提出内隐知识(tacitknowledge)这一概念。Polanyi也由此提出他最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由于个人的知识如此深深地植根于那些不能充分表达的经验之中,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体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而难以用文字、语言和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的知识类型[5]。而这种知识类型,在乒乓球技术当中表现优为突出,没有人能够随意提取,它的指向是只有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练习才能理解和掌握。

  具有中国特色的乒乓球项目中的内隐知识主要分布在:项目组织个体、项目组织群体、项目组织单位等不同层面的知识主体之中。表现在乒乓球技术内涵当中。如乒乓球项目的每一板球技术,都包涵5个物理要素:速度、力量、旋转、弧线和落点。5个制胜因素的每一个概念,都有相对的内隐知识,包含着丰富的经验和体验,是个人或团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亲身经历,是对乒乓球"球性"的本质认知。如中国乒乓球界提出了以"快、准、狠、变、转"作为快攻技术打法的技术指导思想;以"转、快、准、狠、变"作为弧圈技术打法的技术指导思想;以"转、稳、低、变、攻"作为削球技术打法的技术指导思想。明确了制胜因素在竞技和技术训练中"如何做"[6]的指导。但是,在各级训练当中,各级教练员离不开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培训。"实际上,几乎任何复杂的技能都是通过外显和内隐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的"[7]。乒乓球技术的学习也不能例外。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