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美声唱法民族化探微

时间:2014-06-04 16:2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徐力克 点击:

  【内容摘要】文章阐述了美声唱法的起源与特点,介绍了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几代美声唱法歌唱家对中国美声唱法民族化所做出的努力与发展。纵观我国目前美声唱法民族化发展的趋势,着重论述了美声唱法要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唱法。并提出在正确掌握美声唱法的技巧外,要更多地演唱中国声乐作品及经典的中国民歌,正确掌握中国语言的发音规律,力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关键词】美声唱法 民族化 中西结合 语言

  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发展于欧洲。美声唱法不仅是一种发声和歌唱的方法,也是一种歌唱的风格与流派。其经历了3个多世纪的检验,蓬勃发展、经久不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艺术是每个历史时期真实生活的写照,不同时期的歌唱风格、形式、技巧内容不同,歌唱的方法也不同。美声唱法在欧洲的历史上也经历了不同发展时期的变迁,最终摒弃了只讲声音不重视歌词、只单纯炫耀技巧脱离内容的歌唱。要求歌者在演唱时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丰富的共鸣色彩,情真意切的语言,声音集中而具有穿透力。这就是表现力较强的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在欧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播到中国仅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一批去欧洲学习美声唱法的中国歌唱家、教育家开始活跃在中国的音乐课堂与音乐舞台上,把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瑰宝带回了祖国。例如:应尚能、黄友葵、周淑安、周小燕等。他们在各个城市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大力推广介绍欧洲古典歌曲、艺术歌曲,以及歌剧选曲的艺术风格、语言文字、技能技巧、表现手法,给我国歌唱舞台注入了新鲜血液与生机。而且在声乐教育方面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喻宜萱、郎毓秀、张权等人,为我国美声唱法的声乐教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一批杰出的作曲家也茁壮成长,如赵元任、黄自等人,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抗战时期,歌唱家和作曲家们以音乐、歌声为武器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激励了抗敌将士的斗志。如作曲家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贺绿汀创作的《嘉陵江上》、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等。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声乐艺术,尤其是美声唱法艺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在声乐艺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际声乐舞台上,我国选手以精湛的演唱,夺得了一个又一个声乐比赛的桂冠,成为一支备受国际声乐舞台关注的队伍。同时,我国又有一批优秀的声乐教育家在成长,使美声唱法在我国生根、开花、结果。

  但是,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发展至今,尚存在着不尽如意的地方,例如,有些学美声唱法的学生或歌唱家在演唱中国美声作品时,吐字不清晰,歌词含混不清,这些都造成演唱或演出效果不佳,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美声唱法为我们中华民族之所用,使美声唱法民族化呢?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我国声乐界目前发展的趋势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笔者认为,要做到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唱法学派,被中国广大听众所接受。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做到:1.正确掌握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法;2.多演唱中国声乐作品及经典的中国民歌。要想正确地掌握好美声唱法的技巧,就要根据自身声音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声音的外国经典艺术歌曲,如意大利的声乐作品,法国、德国、俄罗斯的声乐艺术作品等,而且要大量演唱。只有这样,才能夯实的美声唱法基础。例如,我国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在《怀念我的声乐老师沈湘教授》中说,沈湘刚开始给她打基础时,就是根据她的自身声音条件大量地演唱外国艺术歌曲,使她的声音底子打得更牢固、更扎实。使得她在演唱大作品咏叹调时得心应手,受到同行们的赞许。

  此外,在打好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在掌握好外国歌剧的演唱技巧下,在学习与掌握好中国民族民间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去演绎中国美声唱法作品、中国经典民歌。在保持中国作品原有风格基础上,科学地把美声唱法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在中国声乐作品中,使我们的声音线条更加连贯流畅、柔美,声区更加和谐统一,演唱风格更加鲜明。只有这样我们的歌声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正如我国声乐教育家黄友葵在《论歌唱艺术》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中国的歌唱家,应首先唱好中国歌,……无论演唱任何中国歌曲,感情、风格语言必须是民族的。”

  第二,歌唱这门艺术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中创造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歌唱语言。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声乐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声乐与语言的结合,语言在歌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切歌唱的技法都是围绕着语言来进行训练的。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语言、发声训练的基础是五个母音(元音)a、e、i、o、u,属字母体系的字。中国的语言母音发音的基础是a、e、i、o、u、ü,比意大利母音多出一个ü母音,属方块字,一字一音。中国的语言远比意大利语言要复杂很多。因此,笔者认为,在训练与演唱中国美声作品时,仅用意大利语中的五个母音来训练学生是不够的。

  那么,要想解决美声唱法表现中国语言的矛盾问题,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把吐字的调值,即四声声调把握准确;2.掌握好“五音”,即唇、齿、牙、舌、喉的发音着力点;3.处理好“四呼”,即开、齐、撮、合的口型;4.了解我国传统歌唱理论提出的“十三辙”,有助于对汉字发音规律性的认识,即掌握好十三辙的发音部位与归韵。

  只有这样,才是强化中国美声唱法民族化歌唱的最佳办法,才能吐字清晰,创造浓郁的民族风格、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才能做到声情并茂,与听众产生共鸣,与中国美声唱法民族化更贴近。如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张权在她的《关于演唱中国作品的问题》中所说:“声乐离开了民族的语言要求,这个民族的声乐艺术也就无从存在与发展。”

  总而言之,要想使中国美声唱法民族化,我们不仅要借鉴美声唱法通畅的气息、宽广的音域、致远的穿透力。也要糅进中国民族传统的吐字行腔,达到字正腔圆,才能唱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美声唱法。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