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析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时间:2014-06-04 16:22 来源:发表吧 作者:程飞 点击:

  摘 要:信息素养是当代国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更要利用新课程标准中丰富的信息教育资源,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培养

  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到高速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现在每一个人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在教学中,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还应包括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信息概念和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现在实行的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信息分析方法

  我们可以在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传输和反馈的一系列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和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分析方法的理论源于控制论对反馈过程的研究。我们以大肠杆菌对乳糖的利用说明。大肠杆菌生活在没有乳糖的环境中时,它的与利用乳糖有关的酶的结构基因便被阻遏蛋白所抑特制。当把它转移到含乳糖的培养基上后,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失活,因而激活了结构基因,产生特定的酶,把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从现象上看,大肠杆菌在无乳糖的培养基上几乎不产生与利用乳糖有关的酶,在乳糖培养基上,则产生这些酶,而且数量与需要量相关,这是一种很典型的自动调节的目的性行为。在一引起激素的调节当中,如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调节,当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超出正常值,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从而抑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在信息分析法表明这种形式的反馈可以校准补偿,使得它对任何种类的不变负载都是稳定的。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教学模型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把教师的工作抽象为“情景”的构造,即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合理、有序、动态地组织;教学模型意义建构的主体即学生,通过建构活动平台进行“协作”和“会话”,实现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媒体资源的可控访问以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最终意义的建构。

  教学资源系统可以看作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教材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综合,但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教材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综合,为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要抛弃传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建立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新的讲义与教学大纲。下图显示了基于该思想来组织教学资源系统的要素与过程:我们将生物课中的一节视为一个教学整体,将知识单元作为完整的教学主题,将知识点作为的设计焦点,通过分析和确定支撑知识点的教学信息资源,形成结构类型不同逻辑知识单元,也是实际学习的逻辑起点,经过灵活的整合、迁移和拆装,形成开放的教学信息资源系统。在该过程中,教材和大纲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或形式的变动等其他外因而灵活修改,改变传统大纲的时效性差、指导性差的弊端。通过整合的课程支撑信息资源库是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物理基础,通过该系统应当是开放、动态组织的,所有的课程(知识点)可以应用该库来完成情景的构造。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传统教材中相互复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三、课题组的设立

  “倡导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全部必修和选修模块之中,课题展现的是更加真实,丰富和完整的科学探究情景,学生拥有从选择课题,了解,分析背景知识,理顺研究思路,设计实验流程,规范操作到评价结果的独立自主权,且由于最终需要获取某项“产品”,而具有实战演练的性质。

  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体现出了课题结构如在生物技术模块中设立了6个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酶的研究与应用,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每一个专题下设2-3个课题,顾名思义,课题是必须动手动脑去实践,去解决的问题,由此导入了科学探究实践过程。学生在完成5-7个课题之后,不仅能掌握若干具体的生物技术,而且实践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能够达到课标对科学探究能力的11项初步学会的要求,并训练了科学思维实际操作和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假说—演译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在必修1中有一拓展题“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试常试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这种现象。如有可能,通过查阅资料验证你的假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解释,再寻找证据来验证假说。在孟德尔的碗豆杂文实验中假说——演绎的方法比较典型,必修2中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这些内容让学生体会,领悟其中蕴含的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经过去粗取精的加工过程,来提炼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其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恩山 生物课程标准的研修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吴举宏 概念图及其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生物学通报.

  [3]施良方 学习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