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黑龙江兰西挂钱的现状与传承

时间:2014-06-03 16:48 来源:发表吧 作者:闫海涛 点击:

  【内容摘要】黑龙江兰西挂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诞生于清朝末年,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特点,2007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及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

  【关键词】兰西挂钱 保护与传承

  挂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类特殊表现形式,在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已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象征符号,商代青铜器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图案,西周装饰战车的剪皮艺术,六朝的“团花”,隋唐的“幡胜”,到了清代,挂钱正式成形。清代天津诗人周宝善为其作年俗诗曰:“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点明了挂钱在年俗中的作用。从历代相关的出土文物和文献的记载中,可看出挂钱的发展轨迹。挂钱的名称南北东西各不相同,即使一个省内,一个地区的叫法也不相同。挂钱有着不同的名称,是各地区民族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差异的表现,但都以祈祝新的一年里兴旺发财、多子多福、四季平安、丰寿连年为寄托,有独特的造型、丰富的内涵、淳朴直接的审美观念,充分体现着挂钱的功能、传承价值和“劳动者艺术”的品格。剪挂钱、贴挂钱早已成为东北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兰西挂钱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兰西挂钱源于中原。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东与绥化市相邻,南与呼兰河县毗邻,西与肇东、安达市相连,北与青冈县、望奎县相接。通过兰西挂钱(早期)作品和山东门笺的对比看,形式构造(膛子、边框、穗子)、门笺的大小、纹饰图样、色彩运用都基本一致。如一些古代剪纸的表现手法和纹样,网格、串钱、圆瓣花纹样见于唐代人胜;锯齿和菱形纹样,见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306号北朝墓出土的圆形剪纸(约作于541年),①在兰西挂钱作品中都有出现。资料记载民间老艺人李郝氏、李一剪、李雪涛(李氏三代传承人,原籍山东),孙氏、孙福生(传承人原籍山东)及颜氏、颜宪武(传承人原籍黑龙江兰西)等,都自幼随祖母或母亲学剪挂钱,他们当中既有本地人,也有来自山东、河北人的后裔,挂钱一般都是在家庭中由女性首先相互交流学习并传播开来的。这些挂钱的剪制技艺随着挂钱传承人的文化生活逐渐成长变化,不断由家庭中的后代和喜爱挂钱的兰西人所延续传承至今。

  追根溯源兰西挂钱是由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带,随着民间艺人在清末年间流落到兰西,生根发芽逐渐壮大起来。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同时也留下了历史变迁的印记。20世纪80年代之后,“兰西剪纸”在县文化馆馆长孙福生等人的带领下,挂钱创作渐渐由个体向群体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创作群众150多人,骨干40多人。民间艺人们在保留挂钱传统艺术品质的同时,在文化思想观念上进行变革,融入北方民俗文化,更加重视形式美和意境美的传达,拓宽了兰西剪纸挂钱创作的视野,提高了艺术价值,远远超出了年文化的范畴,在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中广泛应用。多年来,“兰西挂钱”作品曾在哈尔滨、北京、天津、大连和西安等地举办过大型展览,还多次到国外举办展览及销售,100余件作品被国内的天津民俗博物馆、鸡西市博物馆、傅作仁剪纸艺术馆、中国当代民间艺术家作品收藏馆等收藏。

  兰西挂钱经历百余年的历史,深受当地民俗和北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其创作题材的民俗性、内容的功能性、历史的传承性、造型的丰富性、色彩的象征性、纹样的细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增添了诗书字画的语境,同时还保留着淳朴的民间特色以及图文并茂、剪刻技法精湛等方面的特点,沿着传承和创新并存的理念不断发展,形成了“兰西挂钱”自己的独特风格。新世纪以来,兰西挂钱创作成果显著,出版了《中国挂钱图集》《兰西挂钱艺术集》。2007年“兰西挂钱”被列入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兰西县通过复评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挂钱)之乡”,2010年初建立了兰西挂钱博物馆,2012成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特色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同时成立了兰西挂钱产业公司。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兰西挂钱,站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中挖掘兰西挂钱的文化内涵,从造型艺术中分析当地民间的审美观念及审美情趣,在文化现象中体会传统理念、解读民俗文化。

  二、兰西挂钱的传承与保护

  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工程实施的大好形势下,兰西县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传承与保护的计划与措施,尤其是在挂钱方面更加突出,做了许多实事。如兰西挂钱被列入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挂钱为名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挂钱)之乡”,成立兰西挂钱博物馆和挂钱产业公司,成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特色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等。但是,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与专家学者的注意。

  1.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传承的断代

  兰西挂钱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家族内和师徒传承为主,建立了完整的传承谱系。其中70年代出生的传承人只有一人,基本都在60岁以上,兰西挂钱目前的困境是面临青年艺术家的缺失。西方的外来文化和价值观正在侵蚀着中国传统文化,兰西挂钱也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传统的工艺技巧与文化正悄无声息地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陨落。中央民族大学徐万邦教授说:“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保护者和弘扬者,脱离开人民群众来谈保护和弘扬,都将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效。”②目前,国家已经重视教育问题和传统文化的缺失,但还不够普及。在这漫长的几代价值观人生观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仍要克服困难,集中全社会力量将包括兰西挂钱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遗产消失。

  2.兰西挂钱产业化的积极因素

  兰西挂钱产业化充分利用了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地域优势,使传统手工技艺不仅成为一种谋生手段,更成为一种文化致富的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兰西挂钱。市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也给予非常大的支持。一方面保留了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并使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能使之形成产业化规模,为当地政府和挂钱艺术家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兰西挂钱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项目,在经济方面得到发展后,会进一步在民族文化建设上做出贡献。所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将活态传承真正落实到保护工作中,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另一方面可以把这些项目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增加政府专项收入,并用于保护与传承论文网站工作中去。

  注释: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60(6).

  ②徐万邦.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研究的几点看法[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