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陡坡地
陡坡地中有一类属于一级农业用地,这里适合集约耕种。而其他空闲的一级土壤,可作为森林或公共事业以及游憩活动等开放空间使用。
7.有森林、林地的土地
根据区域特征,这里可用作木材生产基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及游憩活动场所及低密度住宅场所等。
8.没有森林、林地的土地
结合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特征,这里可用作高密度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事业机构及其他开放性空间等。
再以此方法,将社会环境要素胶片叠加,从而分析得出:
1.地域历史价值
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域内,可设有旅游景区、公共事业空间及开放性空间,也应依据其地理位置,决定其建筑密度,既可成为新的商业区,也可成为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2.水域价值
这里首先提出临近天然江、河、湖、海区域,可用于养殖业、农业、林业及旅游业等,亦可因此而形成城镇特色;其次,在人工水域内诸如各种人工湖、护城河等水域,可形成公共事业空间、开放性空间及游憩空间,亦可因此形成高密度住宅地,以此提升空间土地价值。
3.森林价值
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域,可用作森林种植、开发、动植物保护地、游憩及低密度建设以保持其原有自然形态。
4.野生动物价值
在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域,可设立野生动物游憩地,在此采取低密度建设,并以此优势可用作公共事业空间及旅游用地。
5.风景价值
在自然风光景色怡人地带,可因势利导,保持其原有自然风景特色,用作旅游、公共事业及居住区建设,亦可由此而形成新的商业圈以带动经济发展。
6.游憩价值
在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开放性区域内,可以此形成区域特色,形成高密度住宅区、公共事业空间及开放性空间等。
7.居住价值
具有居住价值的区域是指其周边各项公共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空气质量、自然环境良好,远离工业区及环境污染的区域,在此可建设高密度住宅及住宅区的开放性空间。
8.交通价值
在交通便利区域内或交通交汇处,可用于商业圈、公共事业空间、旅游休闲空间及中密度建筑建设。
通过以上8个相关的社会要素价值利用率的分析,并将其与前8个相关的社会要素相叠加,从而分析得出某一区域内定向性价值利用率。这就是“自然叠加法”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所依据的法则,其是在完全遵循自然、生态、社会条件基础上来反映该地域社会的、资源的和美学价值的数据,对于保证该地域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自然叠加法”在金龙山镇建筑环境设计中的部分应用
1.案例概况
黑龙江省阿城市金龙山镇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东部,距哈尔滨市区69公里,距阿城市区36公里左右,总面积200平方公里,金龙山镇南与小岭镇、玉泉镇、亚沟镇相连,北与红星镇接壤,东与松峰山镇相邻,西与阿城原种场为邻,是阿城区的近郊乡镇之一。
2.自然要素分析
金龙山镇建筑环境设计中依托三个主要镇区,即新镇区、老镇区及头道河子区。
分别进行三个等级的适宜分析,得出镇域空间中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及禁止建设区,以最终形成合理土地利用分析图。其中,(1)禁建区:禁建区范围即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具体用地区域为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基本农田、镇域内主要道路及主要道路两侧的防护绿地、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区。(2)限建区: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或已建待还耕用地,或城镇发展预留用地。限建区包括待迁还耕村屯用地、城镇发展预留用地等。(3)适建区:禁建区、限建区和已建区以外的地区为适建区。具体用地是指镇域西部的老镇区、金龙山镇镇区、规划保留村庄、农产品加工区等。
3.社会要素分析
结合三个主要镇区各自特点及相关社会要素,将其进行功能合理定位,通过8个社会要素的3个等级分析,最终得出:
(1)镇域镇村职能利用分析图,其中,①新镇区职能类型为综合型,主要职能为行政文化中心、居住、旅游服务、商业贸易等;②老镇区职能类型为农工贸型,主要职能为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商业贸易等;③头道河子旅游服务区职能类型为综合旅游服务型,主要职能为旅游服务、商业贸易、居住等。
结语
建筑环境设计最好有两种系统,一个是按自然的演进过程保护的开放空间系统,另一个是城市发展的系统。如能将两种系统结合在一起的话,就可以为全体居民提供满意的开放空间。而“自然叠加法”正是遵循这一原则,既将两种系统分别研究,又将两种系统的研究结果合二为一,旨在为人类生存的建筑环境提供一个惬意、理想、遵循自然的可持续性空间。
(注:本文为201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术团组项目“地域文化影响下小城镇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XXTJ04;“阿城市金龙山镇”镇区规划项目为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年实体规划设计项目)
参考文献:
[1]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