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西乌珠穆沁旗地区晚古生代复式向斜构造特征

时间:2014-05-26 16:3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冯桂兴 孙肖 吴洋 点击:

  [摘要]西乌珠穆沁旗地区晚古生代复式向斜发育于晚古生代地层中,核部地层为中二叠统哲斯组一段,向南北两侧两翼地层依次为中二叠统哲斯组二段,大石寨组一段、二段,寿山沟组二段,由10个次级褶皱组成。褶皱轴向北东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

  [关键词]复式向斜 晚古生代地层 寿山沟组 大石寨组 哲斯组 贵利斯腾达郎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5-87-2

  1区域地质背景

  西乌珠穆沁旗地区晚古生代复式向斜构造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一带,测区内显示南北宽约35km,东西长约40km,走向北东向,由10个次级褶皱组成。

  近年笔者主持或参加了“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该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下达。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调查区一级构造单元为华北板块(Ⅱ),二级构造单元为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Ⅱ1),三级构造单元为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Ⅱ11),四级构造单元为索伦-西乌旗晚古生代增生陆缘(Ⅱ11-1);南侧与艾力格庙-锡林浩特地块(Ⅱ11-2)紧密相邻(图1)。

  古生代时期,测区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或蒙古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构造域的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台南缘增生带与华北地台北缘增生带的最终碰撞接壤部位南侧。二叠纪时,测区处于坳陷(裂谷)发展时期,挤压与裂陷作用交替发生。裂陷盆地内相继充填了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和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哲斯组海相-海陆交互相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2复式向斜构造

  区内复式向斜褶皱构造形成于海西晚期,发育于晚古生代地层中。调查区较老地层寿山沟组、大石寨组分布于南北两侧,较新地层哲斯组分布于中间部位,构成了一个轴向北东向的复式向斜——贵利斯腾达郎复式向斜。褶皱轴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与区内主干断裂为同序次构造,但由于后期岩浆侵入蚕食、强烈构造破坏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部分保存不完整。测区内保存相对完整的褶皱构造有10个(图2),多为较开阔的对称褶皱,枢纽走向北东向。

  寿山沟组中主要表现为紧闭线性褶皱、同斜褶皱等,且多以劈理面再褶皱为主,伴随片理化带;大石寨组火山岩较为坚硬,褶皱构造不太发育,表现为寿山沟组和哲斯组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褶皱构造相对紧密,局部地段发育片理化带,局部断裂构造发育;而在哲斯组中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构造、宽缓褶曲。

  以下对区内晚古生代代表性褶皱构造进行重点描述:

  2.1贵利斯腾达郎复式向斜(Fo8)

  贵利斯腾达郎复式向斜从南至北贯穿全区,核部发育于测区中部贵利斯腾达郎一带。核部地层为中二叠统哲斯组二段细碎屑岩,向南北两侧地层依次变老,分别为哲斯组一段、大石寨组一段、二段、寿山沟组二段。褶皱轴向60°,轴长12.5km,两翼近于对称,次级褶曲发育,地层倾角在35~60°之间。由于后期断裂带的破坏和其北东端地层倾角变陡,整体形态连贯性差,多处被断层切割分离。复向斜向北东方向翘起,浩热哈达一带转折端地层倾角在28~40°之间。复式向斜北西翼,在西乌珠穆沁旗以东寿山沟组地层中发育三向三背,自北向南依次为包尔陶勒盖背斜(Fo1)、布冷郭勒向斜(Fo2)、乌兰沟背斜(Fo3)、布冷乌拉向斜(Fo4)、巴嘎塔萨尔亥背斜(Fo5)和何布特向斜(Fo6),在西乌珠穆沁旗南哲斯组地层中发育了温都来背斜(Fo7),轴向在35~45°左右,为较开阔的褶皱;复式向斜南东翼,在寿山沟组、大石寨组、哲斯组地层亦发育了一个向斜(Fo10)、一个背斜(Fo9)(表1)。

  2.2布冷郭勒褶皱组(Fo1、2、3、4、5、6)

  位于测区东北角,为贵利斯腾达郎复式向斜的北西翼,由三个向斜(Fo2、4、6)和三个背斜(Fo1、3、5)组成,发育于寿山沟组二段细碎屑岩地层中,褶皱轴向55-70°,轴长2.0—4.7km,两翼地层倾角35-65°,为较宽缓对称褶皱,其中Fo1、Fo5背斜核部发育同序次北东向逆断层,褶皱轴部伴随劈理化和片理化。褶皱南西端被第四系覆盖,发育不完整(图3)。

  2.3巴音鄂勒黑特向斜(Fo10)

  该向斜位于测区南部巴音鄂勒黑特一带,为宽缓对称褶皱,轴向60°,延长4.8km。两端及南东翼均掩盖,出露较差。向斜核部地层为中二叠统大石寨组一段蚀变安山岩,南北两翼为寿山沟组二段泥质粉砂岩、泥岩不稳定层状灰岩。南西翼地层倾角30~45°,北西翼为30~40°。向斜南东翼发育4条北东向逆断层,北西翼发育1条北东向逆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基本一致,褶皱与断裂为同序次构造。褶皱劈理面以再褶皱为主,伴随片理化带(图4)。

  3结论

  测区属于天山-兴蒙古生代造山带东段,晚二叠世时,受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加剧拼接的影响本区主体处于挤压构造环境,基底断裂有继承性活动。到晚二叠世晚期随着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最终拼接成一体本区裂谷带盆地也彻底消亡,并褶皱回返,伴随有岩浆侵入。测区复式向斜构造即为此时形成。

  参考文献

  [1]沈阳矿产地质研究所,西乌珠穆沁旗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4.

  [2]内蒙古地矿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2.

  [3]地质矿产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西乌珠穆沁旗幅1:20万地球化学图说明书,1995.

  [4]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司,火山岩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地质出版社,1987.

  [5]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资料处,内蒙古自治区成矿区区划成果摘要汇编,198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