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在到底应该遵循传统还是发展创新上争论了很久,但是真正的方法应该结合两者走稳健的道路来创新。
关键词:中国画,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133-01
在现在的大学中国画课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的东西太多,太杂,只是初步涉入一门课就草草结束。比起专业性质的美院而言综合性大学里面这样的问题更加严重。
在专业性美院中,国画本科生侧重于临摹学习。基本不创作,比较注重基础,以古人的名画为依托进行临摹学习,打好基础。而在综合性大学的国画专业中。大部分老师则提倡在创作中带基础学习。所以这就引发了一场打底应该重视传统还是重视创新的争论。
四川大学国画专业山水画老教授段七丁老师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传统是一座有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大山,而创新只是近几年才起来的小山坡,就算我再大山上插一面小旗子,也会比小山坡上插一面大旗子的海拔要高。”
是的,在我的意识中也是传统很重要,如果我们不重视传统,一摸上手就是搞创作,那么,我们就只会用当年集训美术时的素描和色彩去画中国画,没有研究过传统中国画中的用色,用墨,没有研究过笔法,颜料的属性,不懂中国工笔画的三矾九染,就不能画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力透纸背,不能染出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透的颜色。有的到了大四毕业,交上去的工笔画还用了很多混合色,颜色脏了,效果更像是水彩,色彩要达到透,要像是从纸里面长出来的。甚至有些老师让学生摒弃了用墨色勾线,直接用铅笔在宣纸上勾勒就紧接着上色。要知道“骨法用笔”是六法之首。如果失去了墨线,那么我就觉得这幅画失去了它的骨架。
在创作中带基础学习,嗯,这个方法固然好,是一举两得的权宜之计,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适合本科生,因为现在国画专业的本科生,我们本也是经历了高考时的色彩和素描美术集训出来的,甚至在进大学之前对国画更是一无所知,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是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国画更是前人留下来的国学精髓,他们总结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画学习体系,甚至在宋代更是达到了工笔花鸟的顶峰时期,现代也不可超越。
那么前人用了这么几千年的时间筛选淘汰最后留下来的东西固然是目前最好的,对传统当然要继承,创新也应当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当代人的审美进行造型改造和技法上的创新。当然是在保留传统成熟的技法和造型能力的情况下。
传统是更早传统的创新,创新是以后创新的传统,创新和传统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两者又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对现在阶段适应的一种表现。自古以来,中国的画家们,始终坚持创新这个传统。然而,凡是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造创新的成功画家,在他们当时的年代,往往都被视为反抗传统而遭到非难和指责。现在拍行绘画作品屡创天价的八大山人和石涛被他们同时代的人指责得一无是处,独创隶楷参半六分半书的郑板桥却被视为野怪乱黑,融汇贯通中西绘画技法的徐悲鸿,被人指责为没有中国传统,一代大师林风眠被时人指责为搞形式主义,传统绘画理论与实践俱佳的傅抱石被认为离经叛道,等等。今天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仍然存在着许多截然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传统已经过时,还有的认为中国的绘画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传统技法和表现形式,这是不能改变的。等等。这些认识在实践的检验中只能证明是片面的。
所以说,创新一定是要站在传统的肩膀上,绘画业如同音乐作品,必须要有好的理论支撑,才能创造出经久不衰的作品,那些只是注重创新的,就算再新奇,也只会是昙花一现,成不了传世之作。
绘画风格是绘画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呈现出来的绘画特色。绘画风格包括个人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个人风格。绘画修养不同,造成作品风格各异,这也为创新提供了契机。例如同样题材的绘画,由于画家修养不同会形成不同绘画风格。同是画马唐代韩干的马丰满雄健,宋代李公麟的马桀骜不驯,当代徐悲鸿的马则又奔放洒脱神采飞扬。所以,在中国画的创新中,对风格的包容就是对创新的期许。
自古以来,中国画创新一直是画家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我认为要从传统中去汲取创新的基础,从其他艺术中寻觅创新的灵感,从社会生活中得到创新的激情,从对人性的领悟中把握创新的尺度。中国画创新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画家格调和品位,激发健康的情感,创造出崇高的审美境界。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创作心态,提高自身的绘画修养,勇敢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有可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向成功。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