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麦克白的噩梦源自他对人性的亵渎(2)

时间:2014-05-22 16:25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丽捷 点击:

  (一)女巫与鬼魂的形象设定

  影片中,三位女巫伴随着雷电而出,看到麦克白的凯旋露出了诡异阴森的笑,而且发表出“美即丑丑即美”的令人心生疑惑的奇怪言辞,给整部影片都带上了一种诡异的色彩。

  在三位女巫看到麦克白后,就蛊惑地说出了对麦克白的预言。这种古老神秘的预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推动了麦克白性格与思想的转变。她们会按自由意志出现,又会与空气融合,诡异地消失在人面前。在女巫第三次出现的时候,更是将恐怖气氛推向高潮。伴着雷鸣与自然各种阴森的声音,女巫们在黑暗中唱着黑幽灵之歌,她们作法召唤幽灵与鬼魂,帮助麦克白找到答案,也让麦克白陷入慌乱。

  文中的另一恐怖角色,是班柯的鬼魂。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很多人已经不再将女巫和鬼魂写在文学作品之中了,但莎士比亚个人是很信鬼魂说的,因而在他的许多知名作品,例如《哈姆雷特》,也包含了鬼魂的身影。班柯鬼魂的出现加深了麦克白的恐慌,鬼魂在戏中没有台词,被一种阴森的嘲笑所代替。他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麦克白宴请大臣的宴会上,他不说一言,而是瞪着麦克白,让麦克白在人前说出了“疯话”而失仪。第二次,班柯鬼魂随着众多面容惨白狞笑着的小王子们而出,这不仅让整个剧的外部环境更加阴森恐怖,也直接预告了麦克白的苦心孤诣最终沦为一场泡影。

  (二)生命的频频消逝

  《麦克白》整场戏剧都在杀人与死人中演绎。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人文主义的崇尚者,他个人思想中充满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而本剧一直在生命消逝的节奏下进行。文章开始于苏格兰叛乱,亦结束于苏格兰第二次平乱。

  仁慈的邓肯国王被自己信任的麦克白杀死,麦克白堕落后杀死了曾经共事的朋友班柯,麦克白夫人在杀死邓肯后陷入精神分裂并自杀,王国上下人心惶惶,最后麦克白只能沦为众叛亲离、含恨而死的下场。

  战场,暗杀,决斗。文中的主要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弥留了作者对死者的惋惜与怜悯。

  三、《麦克白》的悲喜剧根源

  准确而言,《麦克白》不仅是一部悲剧。

  (一)《麦克白》的喜剧点

  就结果而言,《麦克白》的结局是大快人心的,残暴的统治者终于被推翻,而本该继承王位的马尔康王子终于回归,麦克白终于为自己的暴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莎士比亚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在文中处处流露了“惩恶扬善”的思想,也指明了麦克白所犯下的罪过。根据《圣经(旧约)》,麦克白违反了“不可杀人”,“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图别人的房屋、财物,并他一起所有的”,这其中自然就包括邓肯的王位与班柯子孙的王位。麦克白与其夫人在得到王位后没有度过一天消遣的日子。麦克白夫人由于过度的恐惧与自责陷入了精神错乱之中,在梦中说出了杀死邓肯国王的话,最后精神崩溃自杀。麦克白在杀死邓肯、班柯、麦克德夫的家人后,终于得到了枭首的报应。正义的守护者麦克德夫、法克爵士、王子马尔康最终杀死了叛贼,抢回了王位,这一结局无疑告诉了读者“恶有恶报”,不仅揭示了麦克白的悲剧原因,也宣扬了社会正义与公平,满足了社会群众对人性中公平正义的需求,表达出对邪恶势力的愤恨。

  因此,《麦克白》在美学上符合了人性的需求。

  (二)《麦克白》的悲剧点

  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曾将悲剧定义为“平凡的人去演绎比自己更伟大的人”,鲁迅则将悲剧解读为“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那么,麦克白悲剧在何处,通过影片的演绎,会看到其根源在于麦克白对人性的亵渎。

  苏格兰刚刚被麦克白平乱,平乱后的他获得大功并被国王加爵,此时,戏剧出现了“第一把剪刀”,把暂时的美好剪碎,那便是三个女巫的出现。在三个女巫说出预言后,麦克白心中的野心被一点点激发出来,并将此事告知给妻子。麦克白夫人是麦克白转变的“第二把剪刀”,她刺激麦克白,并鼓励麦克白杀死国王,杀死班柯,使麦克白一步步走向堕落。而最让人揪心的是“第三把剪刀”——麦克白自身的堕落,他会在杀死人后忘记了悔改与害怕,转而仍说自己不够狠,他鼓动刺客去杀死班柯,甚至最后自己妻子的死都只能让他说出:“迟早总是要死的,总要有听到这个噩耗的一天。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由此可见,麦克白到最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人,而这样心中毫无畏惧的人是可怕的,他对权力的渴望甚至超过了他对生命的重视,彻底沦为了权力的奴隶,并最终死在了权力的手上。

  莎士比亚是同情麦克白的,他并没有把麦克白塑造成纯粹的奸雄。在麦克白堕落前,他用了大量鲜活的词汇去形容他夺目的战绩,他骄人的地位,此后,他加强了对权力的渴望,并逐渐地将野心付诸行动,从此沦为奸雄,令人惋惜。

  结局虽大快人心,而亡者的逝去更加让人揪心。邓肯的仁慈,麦克德夫家的和乐,甚至麦克白曾经的战绩与英雄气魄,这些都随着麦克白的堕落与死亡终结。莎士比亚推崇人性:邪恶势力是无法战胜人性中的善的,只有依靠正直的行为,才能解开残暴势力的枷锁。

  麦克白无疑是无畏的,正是无畏才使他逐渐变得可怕,最后灭亡。一个人连所惧怕的东西都没有,在他的人性中全部是“自我”的恶性膨胀,还有什么可以限制他呢?人性中包含了对困难的无畏,然而并不是所有事物的无畏,这样的人必将因野心与欲望而灭亡。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孙乔.人性的污秽的现实主义的解读[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0).

  [3] 电影麦克白[OL].电影网,http://www.m1905.com/.

  [作者简介] 王丽捷(1978— ),女,吉林九台人,硕士,吉林医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