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少林寺》中,《少林少林》一歌,作为主题歌,带有佛教音乐的特点,庄严肃静,暗含一定的力量。能够体验出故事的发生地点、人物。插曲《牧羊曲》则轻松、甜美,很好的吻合了天真、纯洁、质朴地无瑕姑娘形象。两首歌曲在风格上具有截然相反的对比效果。这主要是根据电影情节的需要而创作的。电影的主题是少林寺的众僧们为保护唐王与当时的朝廷军队在进行殊死搏斗,主题是沉重的,而具体到无瑕姑娘,她作为一个农村姑娘,又确实是一个天真、质朴、活泼可爱的,所以她的主题当然不同于整部电影情节的主题。这样的例子在电视剧《西游记》中也有体现。《敢问路在何方》是一首表现相对沧桑的主题歌,但在《女儿国》这一集中,插曲《女儿情》却是表现对爱情的无限甜蜜的向往。也是主题歌与插曲形成强烈地反差对比。主题歌有时也会与插曲互为配合,加深主题歌所要揭示的主题内涵。例如电视剧《红楼梦》中,主题歌是《枉凝眉》,表现凄婉、哀怨的情感,而插曲《黛玉葬花》则更加凄婉、哀怨,进一步加深了主题歌所要揭示的电视中的故事内涵,预示着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更加悲剧化。
三、有声源与无声源
影视歌曲在影视中以两种形式出现,1、歌曲由剧中人唱出的,被称为有声源。2、歌曲由剧外人或者叫配唱出来的,叫无声源。有声源和无声源产生的艺术效果有很大的不同。
有声源的效果类似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独白。独白指的是人的自思、自语等内心活动。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独白的特点是发自内心,真实,深邃,情真意切。它的作用是能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歌曲《秋收》唱道:“清清的流水蓝蓝的天,山下(那个)一片米粮川。高粱谷子望不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东家在高楼,佃户门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老人折断腰,儿孙筋骨瘦,这样的苦罪没有个头”。由于在序幕部分,音乐只有歌曲《北风吹》的旋律,而没有歌词,所以这首《秋收》就充当了主题歌的角色。从歌曲中,我们可以听出蕴含着以下几个意思:1、体现出老百姓对家乡的热爱;2、地主与佃户之间的潜在矛盾;3、佃户的悲惨命运。在这首歌的开始部分,镜头不断地移动,青草、小河、大树,农田,在多人的哼鸣声中,镜头中出现一群正在吃草的羊,羊群中走出来杨白劳,一张嘴,略带沧桑的歌声就传了出来。作为电影的主人公之一,一出现就安排他唱出主题歌,其实就好像是他在放羊时的内心独白。这样既加深了他作为主人公的视觉印象,也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也暗示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果然,在年三十晚上,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按了指印以后,杨白劳回到家,在喜儿睡着后,泪流满面的唱到“喜儿喜儿你睡着了,爹爹叫你你不知道,你做梦也没想到,你爹我有罪,不能饶。”这一段仍然是内心独白,因为房间再没有了其他人。在唱完这一段歌曲后,又使用戏剧中独白的表现手法,自言自语一番后,喝下卤水后,脱下唯一一件棉袄,盖在熟睡的喜儿身上,踉跄地爬出门外。第二天,雪还在下,喜儿发现爹爹已经死在雪地里。《杨白劳》这首插曲在对杨白劳当时的心情刻画是非常精细的,这一段独白似的唱段,现在也已经成为经典唱段,成为男中、男高音音乐会重要曲目之一。
无声声源很象文学、戏剧中的旁白。旁白就是非剧中人物对剧中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加以解说。它的特点是运用外来的人声对剧中的故事情节、它的功能是通过旁白,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表达特定的情感,启发观众思考。旁白本身就是电影独有的一种方法,只不过是用歌唱的形式替代了说话的方式,形成了无声源的歌唱方式。
电影《少林寺》主题歌《少林、少林》就是在一队官兵的行军过程中响起来的,伴随着马蹄声,歌声越来越清晰,但唱歌的人始终没有出现。这首歌的出现方式不同于《白毛女》中的主题歌《秋收》,《白毛女》中,杨白劳一出现在画面上,他就唱出了主题歌,可以清楚的知道主题歌就是杨白劳由心而发的内心独白。更为有趣地是,《少林、少林》这首歌是在朝廷军队行军的过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主题歌唱的是关于少林寺,而画面出现的则是少林寺的矛盾冲突方,突出显示出故事情节的悬念性和少林寺的神秘性。早期电影同名歌曲《渔光曲》,歌词朴实、真实:天已明,力已尽,眼望着渔村路万重。腰已酸,手也肿捕得了鱼儿腹内空。歌曲不是由打渔的渔民唱出,而是由渔民的女儿唱出。歌曲节奏舒缓、速度适中,形象地刻画了渔船在海上颠簸起伏的情景,深刻地反映出旧中国渔民的悲惨遭遇。
如果说有声源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听他(她)说感受,那么无声源给人的审美感受就是感受他(她)的感受。显然前者更为直接,后者需要一定的欣赏能力,从而造成审美的间接性。
参考文献:
[1]费邓洪.对我国电视剧歌曲若干美学问题的探讨—兼论中西文化对我国电视剧歌曲的影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J].2001(12):04.
[2]祁君.倾听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音乐美,前沿[J].2012(12).
[3]朴玉敏.浅析影视歌曲的作用及其影响,电影文学[J].2009(12).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7]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8]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潘明栋,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