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从《图画日报》管窥清末民初戏评特点

时间:2014-05-20 17:3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诗崎 点击:

  摘要:清末民初戏评在戏曲活动繁荣及报刊媒介盛行的影响下,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是显著,不仅出现了许多知名的戏评人,更为戏曲、报刊媒介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谨以《图画日报》戏评专栏“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为例管窥清末民初戏评的某些特点,对中国早期戏曲资料做出一定的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定妆图画;演出行当;唱念做打

  中图分类号:J89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027-01

  清末民初的戏评主要刊载于相关报刊、戏曲书籍中,大都依据真实戏曲演出活动来评价演员现场表演。《图画日报》中的戏评呈现图文并存的样式,即通过戏曲演员定妆图画的刊载及相关评述,介绍当时戏曲演出活动的真实状况,如上演剧种及剧目、戏曲演员及与戏曲活动相关的社会事件,并通过戏评标准、观众反响看出当时戏曲活动的传播影响。《图画日报》于1909年8月在沪创刊,自1910年4月10日第229号开始刊载“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专栏,介绍清同治以来,来沪表演的知名戏曲演员及拿手戏,连载至同年8月第404号终刊为止,计176期。其中载186幅画,共介绍演员192人。撰文者为海上漱石生,当时上海知名的小说家、剧评家、报刊编辑,其撰文内容一般介绍演员生平经历、师承所在、擅长剧目及特技绝活,包括到沪时间、隶属戏园等信息,文字“要言不烦,切中肯綮”;绘图者为刘伯良,所绘图画有新闻速写性质,具有很强的文献资料价值。

  “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对于清末民初知名演员及经典剧目的展现,介绍剧目186出,演员192人,并简述演员的生平经历、从属师门、所属戏班等信息;其二,对于戏曲演出行当生、旦、净、丑的介绍与展现;其三,对于唱念做打四功的评议,“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的评议对做工的着笔最多,其次为唱工,打、念的评述相对较少;其四,“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在记述演员及剧目的同时,对当时知名戏班、戏园也做出相关介绍,如戏园的成立倒闭、演员的流动,甚至包括与演员、戏园相关的社会事件都有所涉及,具有社会历史价值。

  在“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中的特点之一是对于不同行当分类的不同侧重。在评述的192位演员中,扮演生的人数为最多,旦为其次,净、丑则占较少比重。在各行当的分类中,也并不均衡。在生中,主要介绍表演须生的演员数目为最多,武生、小生其次;旦行中,可分为花旦、正旦、武旦、刀马旦、老旦及彩旦六类,从数量来看,花旦第一,正旦第二,武旦第三,其余则较少;在净中,主要分为架子花脸、铜锤花脸两种,架子花脸占据比重最大;丑中,分为文丑、武丑,其中文丑的表演人物较多。这种在演出行当上的差别一方面源于戏曲行当自身的特点,以评述最多的须生与花旦为例,须生重唱工,花旦重做工,唱做皆为戏曲演出与评论的主要内容,而戏曲故事的发展也多围绕须生、花旦而进行,其受到的关注自然较多。另一方面,这种演出行当的差异也出于其他戏曲演员对名家的效仿,以须生为例,工须生的演员数目众多与当时汪桂芬、谭鑫培的名角效应相关,其原因在于名角效应既能引发观众的观演兴趣,又能促使其他戏曲演员与之一争高下,从而获得声望与收益。这一点在演员的艺名上也有体现,如张松寿所唱各戏皆属汪派,遂将艺名改为小桂芬;小子和因其扮相神韵极似常子和,遂名小子和;二人与汪、常虽不属师徒关系,从其艺名的选取可以看出演员表演方式的特性及名角的宣传作用。

  在“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中的特点之二,是评述中对唱念做打的不同侧重。评议部分对做工极为重视,尤其是对演员身段很看重;对于唱工也加诸笔墨,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而对于念白的评述主要集中在京白的发音上;打工方面虽然将把子功和武功都列在评论内容中,但是明显将武功尤其是特技惊险动作放在显要位置。如对《三上吊》引发的系列事件的相关评述就看出当时上海戏曲演出的商业化带来的一些弊端。虽然在“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的评论中对于戏曲四功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但是共同点在于对神态、情绪的重视。无论是唱念做打,演出的成功与否都会着笔于是否充分体现所饰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除此之外,对于人物扮相也极为看重,尤其是花旦、正旦及小生的扮相,这受到当时观众审美要求的制约。以花旦为例,清末民初女性观众大量出现使得在审美倾向上对人物扮相、服饰化妆、舞美设计等体现形态美感的方面极为重视,而以小子和为代表的京剧旦角艺术创新也为花旦赢得了更大的舞台。

  由“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的评议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戏评活动的总体风格,即延续传统戏评风格,以伶评为主评议四功的戏评活动,主要对演员的擅长之处做出评价,多为褒扬,并没有将戏曲演出活动作为整体来看待,而是突出单个演员的作用,带某种局限性质。

  参考文献:

  [1]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

  [2]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张诗崎(1988-),女,吉林延边人,同济大学,2011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